-
河南一中学“整体捐政府”,又一场变革到来?
转制序幕拉开
7月初《通知》的出台后,一些地方出现“公参民”学校“民转公”的转制浪潮。
据山西太原市教育局7月17日消息,今年,太原9所“公参民”学校将转为公办学校,并设立过渡期。过渡期内,运行管理机制保持不变,校名不变,现有教师、职工的聘任、管理机制不变,现有教师、职工待遇不变,以及招生方式不变。
上述学校2021年新招高中学生和原有在校生,全部执行公办学校的收费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新招学生和原有在校生全部免收学费。
《太原晚报》介绍,对于当地民众来说,9所学校多数都是好学校,是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就意味着,9所学校转公办后,家长可以不用交高额学费就可以“上好学”,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7月28日,河南周口市淮阳区政府召开淮阳一高“民转公”工作筹备会。会上,淮阳第一高级中学校长王业生递请《淮阳一高关于学校捐献报告》,拟将学校整体捐献给政府,以回报社会。
8月1日,周口市淮阳区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淮阳第一高级中学(公办)招生方案的通知》。通知对“民转公”的淮阳一高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作出规定,要求该校应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就近、免试”的招生入学政策,确保实现公开、公平和公正。
8月2日,江苏徐州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通知》,将理清管辖范围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中公有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数量和名单,配合教育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不得新增设立公有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近一段时间,除太原、周口、徐州外,全国多地的“公参民”学校着手“民转公”转制程序。7月2日,四川眉山天府新区恒邦嘉祥外国语学校停止招生,学校将由民办校转为公办校;自今年4月以来,重庆市已有至少10所“公参民”学校确定拟转为公办。
改革势在必行,但也将面临问题
教育界人士、在杭州高校任教的夏教授向观察者网表示,“公参民”学校在当时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确起到了很大作用。首先,这种办学模式减缓了地方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和财政压力的问题,可以让更多的人“有学上”,也可以让有更高需求的人“上好学”。
此外,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住房的压力,因为一些人可以不通过购买“学区房”就可以就读一所比较好的学校。
但在发展十几年后,“公参民”学校在一些地方因为学费昂贵而变成了“有钱人的学校”,加之这类学校通常掌握着较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加剧教育不公现象的出现。
近年来,各地还出现了“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公办学校品牌”的办学模式。一些公办中小学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合办各类民办校,就读的家庭需购买“学位房”,或者缴纳上万元的择校费用。
央媒曾发文点名吉林长春、重庆等地出现类似现象,不仅通过高收费、高价学位房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加剧了社会焦虑情绪。
《新华每日电讯》点名重庆、长春等地“名校办民校”的房地产乱象
对于7月初出台的《通知》文件,夏教授表示,这实际上宣告了“公参民”教学模式的终结,在两年缓冲期后,“公参民”义务教育学校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他告诉观察者网,对于现在的地方政府来说,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是明确要优先保障的。根据《通知》要求,其中一部分义务教育“公参民”学校将转为大众可以负担起的公办学校,从而会促进教育公平和减轻教育焦虑等社会问题。
《通知》的出台,不仅是为理顺“公参民”学校体制机制,还有助于完成国家减少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占比的政策要求。
但夏教授提醒,《通知》在接下来的具体实施阶段,还将面临不少困难。首当其冲的,便是“公参民”学校的教师待遇和编制问题。
夏教授指出,一些公立学校当初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时,将原有的一部分师资放到了民办学校,一是为了保证教学水平,二是为了提高民办学校的竞争力。这就造成了一个现实——在很多“公参民”学校,有一部分老师有教师编制,另一部分没有。
但如今,“公参民”学校面临两个选择,整改后维持民办,或转成公办。如果学校维持民办,那原先有编制的老师只能选择放弃编制或离开学校;如果转成公办,如何安排没有编制的老师又成为一大难题。
更为重要的是,师资的变动,难免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夏教授说,《通知》给了两年的缓冲期,但对于处在升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教育谁来负责?这个问题同样也非常棘手。
那么,整改“公参民”学校是否会对地方财政造成压力?夏教授认为,对于多数地方政府来说,教育投入已不成问题。但他担忧,一些学校“民转公”后,会造成现在民办学校附近的房价升高,出现新一批次的“学区房”。
夏教授还表示,短期来看,“公参民”学校会出现师资流失的问题,但路子走顺后,教学质量不会出现较大变化。对于当地整体的教学水平,受到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因为学校之间的竞争依旧存在。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齐倩 
-
重庆大学通报一教师坠亡情况:未发现其遗书所反映的问题
2021-08-07 07:18 -
南京警方通报5起疫情防控相关案件
2021-08-06 22: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省委书记:到过郑州二七区的务必在两天内落地查人
2021-08-06 22: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新增6例确诊、10例无症状
2021-08-06 21: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河南开封新增4例确诊:均为排查涉郑州六院关联人员时发现
2021-08-06 20: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朱芝松任浦东区委书记、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
2021-08-06 20:01 -
坐门卫室玩手机、不查苏康码,南京一防疫公职人员被处分
2021-08-06 19: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成台湾凤梨最大出口地,美媒又阴阳怪气
2021-08-06 19:07 台湾 -
美国务院批准对台军售,国防部回应
2021-08-06 18:58 两岸关系 -
孙春兰赴郑州调研:对院感实行零容忍
2021-08-06 17: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北京:重大突发事件最迟应在5小时内向社会发布
2021-08-06 17:13 -
四川一人因吃酸菜鱼感染“SB250”病毒死亡?警方辟谣
2021-08-06 17:13 网络谣言 -
不当言论不断,韩总统候选人支持率被反超
2021-08-06 16:54 三八线之南 -
微博下线“饭圈”重要地盘“明星势力榜”
2021-08-06 15:33 明星那点事儿 -
郑州:全市居民小区(村)实行闭环管理
2021-08-06 15: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地铁11条线路推出“弱冷”车厢,乘客可按需选择
2021-08-06 15:22 上海观察 -
“四川女医生遭网暴自杀事件”宣判
2021-08-06 15:03 网络谣言 -
小学期末不再考英语?上海市教委:并非新规
2021-08-06 13:52 中西教育 -
山东日照新增海港输入确诊7例、无症状3例,均系中国籍
2021-08-06 13: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扬州警方:核酸检测现场推搡视频系网友拼接伪造
2021-08-06 12:20
相关推荐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73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43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评论 55“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评论 154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评论 100最新闻 Hot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通用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
普京送给特朗普的肖像画长这样
-
美欧倒逼肯尼亚“转头”,“中国又拿下一局”
-
和特朗普一起“孤立中国”?欧盟拒绝
-
“特朗普把科研领导权让给中国,10年才能恢复过来”
-
鲁比奥要重组美国务院:在大国竞争时代,难以履行使命
-
又变了!特朗普:无意解雇鲍威尔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