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为科技创新“划重点”
最后更新: 2021-05-29 12:46:445月28日,一场科技盛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第二次出席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在这场共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总书记强调了哪些重点呢?
△联播视频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时隔五年,两场科技盛会再相遇
在当天的大会上,习近平首先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达了节日问候,因为两天之后——5月30日,就是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个节日起源于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科技三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当时在会上发出了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当年年底,5月30日被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人民大会堂(总台央视记者郭鸿拍摄)
两院院士大会原本是每两年举办一次,去年因为疫情原因没有举办。去年5月29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习近平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他在信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大会现场(总台央视记者石丞拍摄)
28日的人民大会堂,“星”光熠熠。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来了。去年9月,就是在人民大会堂,敢医敢言的他被颁授“共和国勋章”。钟南山在院士大会结束后告诉《时政新闻眼》,接下来他将投入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目前手头有20多个攻关课题,多数与新冠肺炎诊疗有关。
△钟南山院士(总台央视记者史伟拍摄)
张伯礼院士也是去年给总书记写信的25名科技工作者之一。28日当天,张伯礼向《时政新闻眼》透露,目前他正在做重大新药研制,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他做了一个生动比喻:“卡脖子”不好受,卡了你呼吸道怎么喘气?
△2021年2月25日,张伯礼院士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结表彰会上讲话。(图/视觉中国(000681,股吧))
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去年10月曾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过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问题。戴琼海院士也来自清华大学。今年4月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时,他曾为总书记作过讲解。
△薛其坤院士(左)与戴琼海院士(右)(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卢心雨拍摄)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技工作者们用爱国情怀、学术造诣和科学视角,让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矗立在祖国大地上。
“攻坚战”与“主力军”
在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当天约3000人参加大会。(总台央视记者耿小龙拍摄)
去年8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曾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此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先后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图/国家航天局)
打赢攻坚战,离不开主力军。在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多重要?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今年工作提出了八项重要任务,其中列在第一的就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28日的大会上,总书记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资料图)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包括哪些力量?总书记在28日的大会上是这样说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
前不久,习近平在福建考察一家光学镜头制造企业时说了令人振奋的一句话: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总书记的这一思考由来已久。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可以探索搞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英雄不论出处,谁有本事谁就揭榜。”今年3月,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被明确写入了“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0年5月30日,李兰娟院士(中)获颁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图/视觉中国)
在28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书记强调,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要研究真问题,形成真榜、实榜。他指出,要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要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李玉院士团队选育的木耳,帮助陕西柞水县脱贫致富。这是“榆黄蘑”品种。(图/视觉中国)
要善于做“减法”
28日当天,习近平总书记有一段话尤其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他在谈到人才问题时说:“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时间花在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
现场的掌声代表着人们的心声。在每次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几乎都要谈到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的问题。
在2014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C919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制造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民用飞机。这是去年12月C919在武汉天河机场试飞。(图/视觉中国)
在2016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他当时谈到,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可谓切中肯綮。
△2021年5月,贵阳,参会者在数博会上观看一款能浇花、递送饮料、踢球的智能机器人。(图/视觉中国)
在2018年的大会上,总书记强调,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当时也是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正如总书记在今年的大会上所说,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
△2021年3月23日,凌晨4点,星空闪耀珠穆朗玛峰。(图/视觉中国)
在2014年6月9日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建党百年之际新的召唤。
- 原标题: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为科技创新“划重点”
- 责任编辑: 孙启敏 
-
深圳盐田将进行全区全员核酸检测
2021-05-29 12: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佛山新增1例确诊:1岁
2021-05-29 11: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广州:这些区域停止非日常生活必须活动
2021-05-29 11:2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从民生码头出发,回望那段历史的落幕
2021-05-29 11:17 -
三星堆将联合金沙遗址申遗
2021-05-29 10:25 -
钟南山:中国新冠疫苗覆盖率年底可达80%
2021-05-29 10:1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兰州杀医案罪犯杨肃原被执行死刑
2021-05-29 09:23 依法治国 -
31省份新增确诊16例,其中本土2例在广东
2021-05-29 09: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不把光刻机卖给中国,大概3年后中国就能掌握这个技术”
2021-05-29 08:41 -
第一观察|总书记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一个重要定语
2021-05-29 08:3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广东新增2例本土确诊和8例无症状感染者
2021-05-29 08: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钟南山:突破技术瓶颈要靠自己,从不指望国外
2021-05-29 07:52 -
证券日报:一年升值11.7%,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抢跑了吗?
2021-05-29 07:51 人民币国际化 -
外交部驻港公署严正表态
2021-05-29 07:33 香港 -
港府向WTO提交首份书面陈述:直指美国
2021-05-29 07:24 香港 -
上海今天与中国移动签署“十四五”战略合作协议!李强龚正会见杨杰一行
2021-05-28 23:12 上海观察 -
BBC又“红媒”了一把?
2021-05-28 23:08 两岸关系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2021-05-28 22:3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2021-05-28 22:3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为绕开大陆领空,疫苗航班延误1小时?台当局回答说…
2021-05-28 21:42 台湾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24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2“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89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