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山东临沂:沂蒙精神代代传承
最后更新: 2021-03-22 08:28:15春日的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满目苍松翠柏,鲜花含情。革命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堂内巨大石质联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英名。
离纪念堂不远的地方,一群来自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小红色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练习讲解。经过专业人员的指导培训,他们将在烈士陵园清明节的纪念活动上作义务讲解。
2021年3月18日,临沂一小的小小红色讲解员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排练。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山东临沂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其中120多万人拥军支前,10万多名烈士英勇牺牲。
2021年3月18日,小小红色讲解员在位于烈士陵园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学生们在学习讲解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红色教育。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听取沂蒙地区革命战争历史介绍,并会见了当地先进模范和当年支前模范后代代表。
“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会长于爱梅仍然激动不已。
2021年3月19日,于爱梅在临沂市沂南县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讲解沂蒙精神。新华社记者杨文 摄
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1939年至1943年,王换于带领全家办起战时托儿所,抚养40多名革命后代长大成人。于爱梅的母亲张淑贞是王换于的得力助手,也是沂蒙山区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沂蒙红嫂”。临终前,张淑贞把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共计18939.8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是沂蒙精神的特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王换于和张淑贞的影响下,于爱梅积极投入弘扬沂蒙精神的实践中。
2016年,于爱梅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承担起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重任,现有会员300余人。走访慰问部队哨所、各地开展宣讲报告,年近七十的于爱梅足迹已遍布大半个中国。
2021年3月5日,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女党员聆听于爱梅(右二)讲红嫂拥军支前故事,很多党员被感动流泪。杜昱葆 摄
于爱梅给记者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90多岁的抗战老兵任阿姨省吃俭用,将自己的大部分生活津贴拿出来交党费、做公益,而她自己,连10元的水果都不舍得买。
于爱梅既崇敬又心疼,对任阿姨说:“现在生活好了,您该享福了。”但任阿姨满足地说:“我很幸福啊,能吃到大米白面,自己还能见证国家的繁荣富强……”
这段往事更加坚定了于爱梅的决心:一定要把抗战老兵的家国情怀宣传出去,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让沂蒙精神之花开遍全国各地。(记者杨文)
标签 习近平- 原标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红色足迹篇|山东临沂:沂蒙精神代代传承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高福:希望国内2022年初基本达成群体免疫
2021-03-22 07:4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盗版《流浪地球》牵出百亿赌资 警方破获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
2021-03-22 06:57 依法治国 -
哈尔滨全链条治理生产经营焚烧冥币: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
2021-03-21 21:03 -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总书记这样说
2021-03-21 20:37 -
【每日一习话】使我们的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2021-03-21 20:35 -
习近平向哥伦比亚民众发表视频讲话
2021-03-21 20:32 中国外交 -
黄河大堤内出现大量死猪 内蒙古回应
2021-03-21 19:20 -
元首外交领航:书写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华章
2021-03-21 16:33 中国外交 -
“美国害怕的事发生了”
2021-03-21 16:32 -
西安确诊患者已接种疫苗为何仍感染?专家解答
2021-03-21 16: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疾控:打过疫苗后仍需戴口罩
2021-03-21 16: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新冠疫苗已接种7495.6万剂次
2021-03-21 15:1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内蒙古达拉特旗段黄河大堤内多处现死猪,哪儿来的?
2021-03-21 13:57 -
有人在北京南海子公园草地里放置猎夹?警方:嫌犯已被刑拘
2021-03-21 13:35 依法治国 -
外交部:中美之间进行了坦诚、深入、长时间、建设性的沟通
2021-03-21 13:26 中国外交 -
我们的传家宝丨五四精神
2021-03-21 12:1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31省份新增确诊12例,均为境外输入
2021-03-21 09: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的确干了损害中国的事情,有什么不能骂的?”
2021-03-21 09:21 日本 -
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来了!计划2022年通车
2021-03-21 09:00 高铁世纪 -
网友P图大赛又双叒开始了
2021-03-21 08:44 考古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