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
最后更新: 2021-02-15 19:23:54导读由于天问一号入轨精度较高,原计划在12日进行的火星轨道修正被取消,直接进行今天的“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这一次,天问一号等于做了个“侧手翻”,从横着绕火星,变成竖着绕。这样就能看到火星的南北极。
央视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日17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捕获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探测器上的3000牛发动机点火工作,将轨道调整为经过火星两极的环火轨道,并将近火点高度调整至约265公里。
据了解,天问一号2月10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后,研制团队对轨道数据进行了判读和评估。由于天问一号入轨精度较高,因此取消了进行原计划在2月12日进行的火星轨道修正,直接进行今天的“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控制。
天问一号进入火星轨道后,飞行轨迹是一个绕着火星的椭圆形,远火点则是这个椭圆轨迹上距离火星最远的一点。“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就是将天问一号的绕火星飞行路线从“横着绕”变成“竖着绕”。这样天问一号就能够对火星的两极进行拍摄,从而完成对火星全球的遥感成像任务。
从“捕获”到“落火”之间的几个月时间,“天问一号”做些什么?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顺利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
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介绍,天问一号会陆续完成这几个动作。
首先要实施进一步的变轨。让“天问一号”从当前的低倾角大椭圆轨道,变为倾角接近于90度的“极地轨道”,让“天问一号”环绕火星飞行的每一圈都经过南北两极,实现对火星各区域的探测覆盖。
其次要实施着陆准备,包括对预设着陆点——乌托邦平原区域使用轨道器携带的相机进行探察,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做准备。
在确定“落火”时机之后,“天问一号”需要先下降高度,在着陆器和巡视器的结合体脱离之后,轨道器将抬升高度,转入中继轨道,为巡视器与地球之间搭建信息中继传输通道。
被称为“恐怖七分钟” 的“落火”
杨光宇介绍,在火星表面着陆,比在地球表面或在月球表面着陆更为复杂。火星大气压力只有地球的0.6%~0.7%。航天器在进入火星的过程中,一方面无法依靠大气降低到安全速度,同时又必须考虑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冲击。
“天问一号”采取防热盾+降落伞+反推发动机三重方式实施“落火”。第一阶段依靠防热盾,在减速的同时防止与火星大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破坏探测器,降低到一定的速度后展开降落伞,进一步降速后适时抛弃防热盾和降落伞,开启反推发动机,三种手段必须非常完美、无缝衔接。在火星探测“绕、着、巡”三项目标任务中,最难的是“着”的过程。
标签 天问一号- 原标题: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远火点平面轨道调整
- 责任编辑: 于文凯 
-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扩建,发现古墓3500余座
2021-02-15 17:40 考古 -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2021-02-15 16:06 扶贫攻坚战 -
《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
2021-02-15 15:05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调查:过去一年单身和已婚人群幸福感几乎没有差距
2021-02-15 14:11 -
-
-
最高检:有不法分子将假疫苗走私至境外,败坏国家形象
2021-02-15 13: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春佳节,感悟习近平心中的家与国
2021-02-15 12:18 -
武汉,别来无恙!
2021-02-15 12:16 -
总书记的一周(2月8日—2月14日)
2021-02-15 12:13 -
《自然》:两款mRNA疫苗对新冠病毒变异株效力稍降
2021-02-15 10:5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江西一订婚仪式上摆巨额现金彩礼,被黑榜通报
2021-02-15 10:13 -
是谁把雪域高原从炼狱变为人间?
2021-02-15 09:54 -
安徽宁国一直升机坠毁,机场回应
2021-02-15 09:49 -
习近平这样“典”亮春天 |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2021-02-15 09:34 -
祝福中国丨牛气冲天
2021-02-15 09:31 -
焦点访谈: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温暖人心
2021-02-15 09:28 -
31省区市新增1例本土病例,在河北
2021-02-15 09: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石家庄新增本土1例,年初二发热
2021-02-15 08: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埃及出土一座5000多年前的啤酒厂
2021-02-15 08:18 考古
相关推荐 -
“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33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33“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85“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评论 193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