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桑花开幸福长,读懂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最后更新: 2020-08-31 20:50:20“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当前西藏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召开6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是继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党的治藏方略之后,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历经5年,党的治藏方略体系内涵不断丰富。
五年前,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放到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上来。这次座谈会,总书记再次强调了这一要求。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回信中指出,“有国才能有家。”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山陡路险,交通闭塞,是我国人口最少、人均面积最大的乡。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玉麦乡仅有桑杰曲巴一户人家,被外界称作“三人乡”。几十年来,桑杰曲巴和他的女儿卓嘎、央宗在玉麦接力坚守,谱写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
习近平在给卓嘎、央宗姐妹回信中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每周一的清晨,西藏隆子县玉麦乡村民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幽深的河谷。
习近平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巴吉村,雪山脚下一栋栋整齐漂亮的藏式小楼,展现着村里的幸福生活。
1998年与2011年,习近平两次赴藏考察调研时,都来到了巴吉村。2011年那次,习近平走进了村民格桑旺久的家。“坚持因地制宜,广开致富门路,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增加收入,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甜。”时隔多年,习近平的殷殷话语,格桑旺久始终记在心间。
2016年年底,巴吉村6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2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4万元,巴吉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八一镇巴吉村村口
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西藏的环境很脆弱,在发展经济时要注重生态保护,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2015年1月,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20世纪70年代,为了缓解草畜矛盾,一群牧民赶着牛羊,从西藏那曲市申扎县向北迁徙300多公里,来到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繁衍生息,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迁徙,建设了我国海拔最高的县双湖县。
2019年底,双湖县2900人向南跨越近千公里,搬迁到了海拔3600米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迁徙。这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规划的一部分。退出的土地,将“归还”给大自然。
曾饱受风沙侵扰的雅鲁藏布江山南段,如今已形成一道长160多公里、平均宽约1.8公里的“绿色长城”,成为极高海拔地区群众远离恶劣高寒天气的新家园。
△雅鲁藏布江岸边的绿树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都强调了“老西藏精神”。
为了西藏的发展,20多年来,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援藏干部带着党中央的深切关怀,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内地汉族干部吴雨初,两次进藏援藏。第一次进藏,吴雨初22岁,他从最偏远基层的乡文书做起,经历了风雪、扬沙、严寒、饥饿、高原反应和孤独。16年之后,他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浓得化不开的情谊。
吴雨初记得,有年冬天,他在草原骑行,被寒风吹得浑身僵冷,跌落在一顶帐篷边。帐篷里一位阿妈脱下他的靴子,将他冰冷的双脚揣进袍襟,用体温为吴雨初暖脚,他才免于被截肢。“我从没从哪本书里读到过这样真实的崇高。”
2011年,57岁的吴雨初申请辞掉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回到雪域高原,对散落在茫茫高原上的牦牛文物遗存,进行系统的搜集、挖掘、研究、整理,建起“填补国内空白”的牦牛博物馆。
△2019年5月23日,吴雨初在藏北考察牦牛。
格桑花开,幸福路长。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各族儿女与全国人民一起携手同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原标题:格桑花开幸福长,读懂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 责任编辑: 黄涛 
-
深度对接 浙江自贸区聚集万亿级油气产业集群
2020-08-31 20:27 行走自贸区 -
屹立中部改革开放前沿 河南自贸区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0-08-31 20:22 行走自贸区 -
湖北自贸区打造中部有序承接转移示范区
2020-08-31 20:18 行走自贸区 -
五年筑造多元空间 横琴成为内地澳资企业聚集“热土”
2020-08-31 20:11 行走自贸区 -
曹妃甸片区,筑起河北沿海创新高地
2020-08-31 20:07 行走自贸区 -
“三年三步走” 探寻自贸试验区的“四川方案”
2020-08-31 20:04 行走自贸区 -
开足陆海统筹引擎 广西自贸区边贸“桥头堡”优势凸显
2020-08-31 19:40 行走自贸区 -
上海两周出现3例台湾输入性病例,国台办回应
2020-08-31 19: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黑龙江自贸区奏响最北对外开放窗口新篇章
2020-08-31 19:26 行走自贸区 -
图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发挥“五特”优势 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2020-08-31 19:22 上海自贸区 -
开放前沿 云南自贸区打造中国“西南之极”
2020-08-31 19:19 行走自贸区 -
平潭:全国首创!台湾青年服务台胞台企
2020-08-31 19:15 行走自贸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2020-08-31 19: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身负7条人命 “女魔头”被提起公诉
2020-08-31 18:33 依法治国 -
邓炳强:超20人涉违反香港国安法被捕
2020-08-31 17:42 香港 -
51万港人踊跃报名检测,“揽炒派”被“打脸”
2020-08-31 17:05 香港 -
捷克参议长访台,外交部:绝不会听之任之、坐视不管
2020-08-31 16:27 台湾 -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2020-08-31 16:2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2020-08-31 16:1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港铁“太子站遇难者”,在英国“复活”了
2020-08-31 16:11 香港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78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3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45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1“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评论 97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