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最后更新: 2020-05-24 19:15:21
哈萨克斯坦通讯社记者:下午好!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请问中方将采取哪些措施恢复同“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合作?
王毅:哈萨克斯坦是最早同中国开展“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我愿意回答你的问题。疫情对“一带一路”合作确实造成了一些影响,但都是暂时的,也是局部的。从整体和长远看,经过疫情的考验,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将更加牢固,动力将更加充沛,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带一路”的基础来自于为各国人民带来的切身利益。7年来,中国同138个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展开了2000多个合作项目,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此次疫情期间,“一带一路”的许多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都为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一直在坚持运行,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三分之一的电力。在本地区大面积断航停航情况下,中欧班列1-4月开行数和发货量同比上升24%和27%,累计运送近8000吨抗疫物资,成为欧亚大陆之间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路”。
“一带一路”的动力来自于各国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7年来,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尽管遭到疫情冲击,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逆势增长11.7%,贸易额增长3.2%。中老铁路、匈塞铁路、柬埔寨双燃料电厂、埃及新行政首都项目稳步推进,一大批暂时停工的项目最近也开始复工复产,这些都将为各国战胜疫情、恢复经济提供强大助力。
“一带一路”的前景来自于不断开辟新的合作领域。疫情之后,各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需求也会大幅上升。中方将与沿线国家一道,大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适时举办“一带一路”视频高级别会议,更好维护各国人民的健康与安全。我们还会着力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新动力源。
总之,中国与各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的信心不减,决心未变,我们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将“一带一路”打造成一条发展之路、合作之路、健康之路。
深圳卫视记者:今年中国与东盟国家在10+1、10+3、澜湄合作框架下互动密切,成果也很显著。请问王国委,中方对推动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有何规划和期待?
王毅:回顾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历史,无论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国际金融危机,每一次危机都让中国东盟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合作更加强劲。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与东盟非同寻常的友好感情和深厚互信。我记得2003年SARS疫情发生后,第一个多边国际会议就是中国和东盟举行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一样。2月20日,在中国—东盟抗击疫情特别外长会上,外长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高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东盟加油!”这一画面至今还在感动和鼓舞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民众。
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东盟合作逆势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和东盟的货物贸易总额增长6.1%,突破1400亿美元,东盟第一次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这是我们在共同挑战面前为彼此发展前景投出的“信心票”。正如一些东盟国家外长们所说,那些无法将我们打倒的事物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经历风雨之后我们会更有力量。
风雨过后必是彩虹。中国将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支持东盟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心地位,与东盟国家秉持“互信、互谅、互利、互助”的精神,推动双方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加快复工复产合作,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我们将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的规划对接,拓展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我们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推动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提高经济一体化水平。我们将推动建立地区公共卫生应急联络机制和防疫物资储备中心,提高公共卫生合作水平和应对危机能力。我们将发挥好中国—东盟菁英奖学金等旗舰项目作用,促进人文交流。我们将加强蓝色经济和生态环保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造福地区人民。
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是双方关系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我们相信,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东盟关系将更加成熟自信,双方建设更为紧密命运共同体的步伐将更加稳健有力。
韩联社记者:半岛对于东北亚安全稳定至关重要。您认为未来半岛局势应朝着何方向发展?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表达了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对话的意愿。在此背景下朝美对话应该如何发展?在此过程中中方将会发挥何种作用?
王毅:韩国朋友每年都提半岛问题,这说明你们对这个问题确实高度关注。我认为朝美之间保持沟通与对话是化解双方矛盾分歧、推动解决半岛问题的重要前提。还是那句话,谈总比不谈好。中方乐见朝美领导人能够保持互动,希望朝美早日恢复有益的对话接触。但同时,增进朝美互信、打破半岛僵局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也就是说,真正解决半岛问题,既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
我们看到,过去几年朝方在缓解紧张局势和无核化方面采取了不少积极举措,但令人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到美方的实质回应,我们认为这是导致朝美对话陷入停滞的重要原因。目前,围绕半岛核问题的不确定因素有所积累。中国与俄罗斯早已在安理会共同提出了政治解决半岛问题决议草案,并已多次建议安理会启动对朝制裁决议可逆条款的讨论,从而帮助缓解朝方的经济民生困难,为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营造条件。我们希望包括美方在内的各方予以认真考虑,不要再耗费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半岛核问题解决思路已经明确,那就是坚持无核化与和平机制“双轨并进”,尽快制定“分阶段、同步走”路线图,不要再流失解决问题的难得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近期,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更加突出。美台实质性关系有所提升。请问王国委,中方是否担心涉台问题会对中美关系产生进一步负面影响?
王毅:2300万台湾民众是我们的骨肉同胞,我们始终关心台湾岛内的疫情变化,牵挂台湾同胞的健康安全。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精心照顾在大陆的台胞,也悉心扶助身在海外的台胞。对于台湾同胞未来的防疫需求,大陆方面会继续全力以赴。
基于一个中国原则,中国政府与世卫组织已就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做出了妥善安排。台湾地区与世卫组织及其成员分享抗疫信息、开展专家合作交流的渠道是完全畅通的,从来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或者是所谓的防疫缺口。台湾当局罔顾民生福祉,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恰恰是台湾当局自己关闭了两岸协商处理涉外问题的大门。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中国与所有建交国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我们坚决反对以防疫合作为幌子与台湾当局开展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违反一中原则为台湾谋求所谓国际空间,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对“台独”分子“借疫谋独”予以鼓励和纵容。
两岸实现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阻挡。我们敦促美方充分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奉劝美方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国内政治的算计;正告美方不要试图挑战中国的底线,不要误判14亿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
新加坡《海峡时报》记者:王国委好!一些专家指出,近两个月以来,当东南亚国家及美国疲于应对新冠疫情之时,中国则在加大在南海的活动以期实现其战略目标。您对此如何评价?近期中国在南海的活动是否会影响“南海行为准则”磋商?
王毅:认为中国利用疫情在南海扩大存在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正在集中精力同东盟各国开展抗疫合作,双方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彼此的互信得到进一步增强。一艘艘船只、一架架飞机装载着抗疫物资在南海往来穿梭,南海正在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携手抗疫的合作之海、互助之海。反倒是少数域外国家却还在不断地向南海增派军机军舰炫耀武力,频频挑拨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处心积虑破坏南海得来不易的稳定局面,这样的行为居心不良,令人不齿。
最近几年,在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不断趋稳向好。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海上搜救、海洋环保、海洋科考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也在加速有序推进,目前已进入案文第二轮审读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已就早日达成“准则”形成明确共识,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是坚定的,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干扰。中方将继续同东盟各国加强协作,尽早重启因疫情而暂停的“准则”磋商,并且积极探讨新的海上合作方式,切实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 原标题: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 责任编辑: 霍思铭 
-
江苏发布全面复学复课最新通知: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
2020-05-24 19:02 -
美参议院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证监会回应
2020-05-24 17:24 -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05-24 17:05 2020两会 -
重磅微视频《决战倒计时》
2020-05-24 17:0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
2020-05-24 17:00 2020两会 -
王毅谈台湾问题提三个坚决反对
2020-05-24 16:35 -
政协委员在人民大会堂自曝家人被恐吓,爱港发言上热搜
2020-05-24 16:26 香港 -
王毅:给世卫泼脏水的人只会弄脏他们自己
2020-05-24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维护国家安全历来是中央事权”
2020-05-24 15:58 香港 -
港区代表呼吁设立国安法庭,法官不得有外国居留权
2020-05-24 15:54 香港 -
王毅:平均每个美国人获中国出口口罩近40只
2020-05-24 15:45 2020两会 -
香港多位司局长发声,支持制定“港区国安法”
2020-05-24 15:29 香港 -
独家V观丨总书记同政协委员共商国是话脱贫
2020-05-24 15:12 2020两会 -
微镜头·习近平“下团组”辩析民营企业进退之难
2020-05-24 14:29 2020两会 -
声漫|习近平: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2020-05-24 14:28 2020两会 -
李克强语重心长说:不要小看小小的核酸检测迭代技术突破
2020-05-24 13:40 2020两会 -
“这些指标比GDP更贴地气,留一点‘弹药’给明年”
2020-05-24 13:21 2020两会 -
港财政司司长:国家安全法将有助维持营商和投资环境
2020-05-24 13:19 香港 -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再次“下团组”,阐述新形势下“中国策”
2020-05-24 12:13 2020两会 -
港保安局局长:恐怖主义正滋生,支持建立国家安全法律制度
2020-05-24 11:47 香港
相关推荐 -
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评论 199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评论 34“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评论 400“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评论 75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评论 1最新闻 Hot
-
美官方披露:华盛顿撞机同类险情3年15000起
-
特朗普不给豁免,澳总理“认怂”
-
菲总统马科斯首次发声
-
被中方反制敲醒了:讨好美国整中国,没好果子吃
-
特朗普放狠话:对特斯拉施暴就是国内恐怖主义
-
涉案货值近百万元!杭州一地集中销毁假冒品牌箱包、服装、烟酒
-
郑州双层巴士过隧道因超高被削车顶,官方通报
-
哈佛宣布:暂停招聘教职员工
-
美媒急了:为何美国总是输给中国?
-
已谈4小时,俄方表态
-
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
颜宁回应“任职山大”
-
“迫害!这是公然侮辱菲律宾主权”
-
“30多国齐聚巴黎,唯独没叫美国”
-
“听到这些机器人来自中国,他们常感到惊讶”
-
又一位顶尖数学家从美回国:我一直梦想这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