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不想喝粥才是传统,不喝粥才是爱国
(本文首发于央视网《见识》栏目,作者为刘远举)
前几天,张文宏从增强抵抗力的角度出发,谈了一些他的意见。他说:抗体要产生,靠什么?全部是蛋白质,“中国的小孩早上要吃鸡蛋牛奶和三明治,不要吃粥”。结果却引发争议,一些人说他崇洋媚外。就在昨天,张文宏回应喝粥争议,说,“我知道很多网友批评我,但粥还是不能喝”。
科学问题,科学解决
张医生被网友骂,是触碰到了传统养生学的逆鳞。但张医生的这个坚持,是对科学的坚持。早餐吃什么好,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能随意政治化。
养生大仙们总觉得汤越稠,就越好,但那不过大部分是水。除了流质可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之外,并无意义。而且,甚至有害。
在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布的“健康饮食金字塔”中,白米饭高居塔尖,与红肉、加工肉类、牛油、含糖饮料、盐等不健康食物并列。米饭不健康,是因为每100克谷类含糖可高达76克左右。不仅如此,它的升糖指数还高达87,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诱因。研究显示,浸泡、增加水量以及延长蒸煮时间,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和导致餐后血糖反应明显上升。
所以,米饭不健康,粥更不健康,是确切的科学事实。
当然,另一方面,健康饮食的关键在于总量控制和均衡搭配,并不是说吃米饭不好。金字塔将谷类分为了全谷类(全麦、糙米)和精制谷类(白米、白面),位于最上端的只是精制谷物,全谷类还是放在最下层的。也就是说,粗粮是健康的,但精制谷类,还要适量。
不喝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追求
张医生的话,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满满的正能量。这番话的背后,要追寻起来,会令人在感到沉重之后,又感到自豪的。
实际上,中国人吃肉吃蛋,也是传统。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吃鸡蛋的呢?在南京博物馆里,有一个褐色的陶罐,里面装载了数颗还带泥土的鸡蛋。这一罐鸡蛋,所在的时期是西周,人们称呼为“西周鸡蛋”。这是人们目前发现中国最古老的鸡蛋,距今已经约有3千年历史。
吃鸡蛋虽然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但回顾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人放开吃鸡蛋,却是在改革开放后。
1983—1996年间,中国人均鸡蛋占有量快速增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12.8%,1992年,中国人均鸡蛋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997—2008年间,这个增速放缓至2.5%,在2008 年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此后,占有量基本平稳了,2008—2011 年间,年均提升0.7%。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鸡蛋生产国,一天能吃掉10亿个鸡蛋,2011 年鸡蛋人均占有量为18kg,远高于全球平均的9.3kg,仅次于日本19.4kg,居世界第二。
吃肉是中国人的传统,但中国人放开吃肉,还是在改革开放后。
1978年以来,中国肉类食品产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快速发展。1981年,全国肉类总产量为1260.9万吨,1990年增长至2857万吨,2000年增长至6125.4万吨,2008年增长至7278.7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
生产增加了,消费也相应增加。60年前,中国人年均肉类消费水平是4公斤,2008年全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上升到54.8公斤,从凭票定量买肉到"想吃就吃",中国人均肉类消费60年来增长了近13倍,折射出百姓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
与之相对的是,中国人吃的米饭变少了。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110.0公斤,比1956年下降36.6%。
可见,少吃饭,多吃肉,一直是我们的追求,只要能实现,人们立刻会做出选择。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我历经千辛万苦,才爬到食物链的顶端,你却叫我不吃肉。同样的,为了不喝稀的,中国人历经千辛万苦,现在,一句不喝粥怎么就成了反传统?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肉禽蛋类的人均占有量稳步增加,粮食消耗量下降,都反映出人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善。如今,中国人讲究的是“限盐减油”“营养配餐”“精粗搭配”“科学烹调”,这其中自然包含要少吃升糖指数高的粥。
吃肉吃蛋,比喝粥好,是客观的科学事实。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分析了1979年至2000年16个省市,7至17岁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多项指标后,得出的结论:这20年来,中国城市男、女生的身高分别增长了6.2厘米和4.8厘米,农村男、女生的身高分别增长7.5和6.1厘米。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已经接近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青少年身高、体重指标上的快速增长,与中国人吃肉、吃蛋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营养状况的充分改善,使中国的人口素质大大提高。
可见,所谓喝粥的“传统”背后是民族的千年饥饿记忆。早餐不要吃粥,意味着中国人告别了饥饿的历史,迎来了丰衣足食的现代生活。
这才是朴素的爱国主义。
标签 张文宏- 原标题:不想喝粥才是传统,不喝粥才是爱国
- 责任编辑: 李天宇 
-
习近平: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 主力军
2020-04-23 13:3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陕汽集团
2020-04-23 13:33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三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
2020-04-23 12:35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习近平:国有企业是复工复产的生力军、主力军
2020-04-23 11:52 聚焦安全返程复工 -
北京拟提高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罚款,最高200元
2020-04-23 11:38 -
“五级书记”同框,大有文章
2020-04-23 09:22 扶贫攻坚战 -
国家卫健委:新增确诊10例,其中本土4例
2020-04-23 08: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央决定大规模开展核酸和抗体检测
2020-04-23 08:3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孙杨仍在坚持训练,被曝已入选中国游泳队奥运集训名单
2020-04-23 08:16 东京奥运会 -
黑龙江新增省内3例、俄罗斯输入1例
2020-04-23 08:0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上海新增1例境外输入病例
2020-04-23 07: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原阳县委书记就“打记者”致歉:责任人已停职调查
2020-04-23 07:38 -
沈阳开展“拉网式”排查
2020-04-23 07: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因原油宝倒贴事件,中行某市分行领导被约谈
2020-04-23 06:36 能源战略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大唐不夜城步行街
2020-04-23 00:4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陕西行丨走进西安交通大学
2020-04-23 00:42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在西安考察调研
2020-04-23 00:3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在西安考察调研
2020-04-23 00:27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在西安考察调研
2020-04-22 23:55 -
男班主任让13周岁女生叫“老公” 官方:开除
2020-04-22 23:28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91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1“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1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31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