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国粮仓”靠得住吗 ——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
最后更新: 2020-04-03 16:07:19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题:“大国粮仓”靠得住吗
——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当前,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外都对粮食问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2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天下粮仓”能让人放心吗
问: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外都对粮食问题高度关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如何?
答: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有能力应对风险挑战,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而且主要装中国粮。
粮食产能稳定,产量保持在历史较高水平。通过贯彻“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生产取得历史性的“十六连丰”,粮食产量连续5年达到1.3万亿斤以上。
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加强粮食市场和物流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高效运行、活力迸发的市场格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加快推动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转变。
精心组织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中央事权粮食政策执行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情况“两项考核”。粮食安全保障法立法连续两年纳入中央一号文件,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储备安全管理条例》加快制定和修订,依法管粮依法治粮迈出坚实步伐。
问:总库存防线牢靠吗?
答: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粮食总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小麦、稻谷库存均能满足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成为应对突发事件、市场保供稳价的安全防线。
2019年,扎实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摸清了“家底”。粮食储备发挥了重要“压舱石”作用,国内粮食市场保持了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的良好态势。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从中长期来讲,我国的粮食产需仍将保持紧平衡态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不断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布局,切实创新强化粮食执法监管,确保国家储备粮数量实、质量好、调得动、用得上,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战“疫”米面顶得住吗
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省份在粮油保供稳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切实履职尽责,以迎接大战大考的高度自觉,扎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切实维护区域粮食安全,确保了全国粮油市场稳定有序。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和协同联动。建立湖北与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周边五省粮油供应联动保障机制,加强对毗邻省份和在地央企的统筹调度,保障湖北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粮油供应。湖北省、武汉市等重点地区和城市大米、面粉、食用油等库存量可满足30天以上消费需求。
二是加大粮油市场监测频率,建立粮油市场日监测日报告制度,动态掌握粮食加工、运输、配送、供应、价格状况,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完善预警机制,紧盯供需异常波动,不断优化调度方式。
三是适时调整地方储备原粮轮换节奏,加大轮出力度;用好用活大米、面粉等小包装成品粮储备,及时增加市场供应。北京、天津、四川、贵州等省市多措并举提高成品粮源保障能力。安徽、福建、新疆等省区督促指导各地市增加成品粮油库存。
四是扎实有序推动粮油企业复工复产。各地加快推动粮油企业复工复产。截至4月1日,37家粮油保供协作机制重点加工企业已全部开工,5388家全国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已复工4649家,小麦日加工能力达到46.5万吨,稻谷日加工能力达到48.7万吨。
囤米抢面有必要吗
问:近期个别国家采取限制粮食出口措施,是否会对国内粮食供应产生影响?
答:综合分析研判国内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情况,我们认为,个别国家限制出口,对国内面粉、大米等口粮供应基本没有影响,我们有信心、有能力保障国内粮食供应。过度恐慌、抢购粮油,大可不必。
从供给情况看,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特别是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连续多年产大于需,有少量进口主要是为了品种调剂。以2019年为例,大米和小麦全年进口量仅占当年产量的1.8%和2.3%。应该说,即使不进口也不影响国内口粮供应。
从库存情况看,我国在部分主产区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由于产大于需,近几年政策连续启动,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库存,稻谷、小麦都能满足1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因此,保障国内口粮供应是有实力和能力的。
从市场体系情况看,目前我国粮油市场较为活跃,市场主体多元,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稻谷30亿斤、小麦16亿斤。总体看,物流配送、供应投放网络健全,粮油产品供给是有可靠保障的。
问:今年夏粮形势如何?
答:我国夏粮品种主要是冬小麦。今年以来,各地积极落实中央提出的“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要求,采取措施抓实抓细夏粮田间管理,稳定夏粮生产,力争再获丰收。
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连年启动,政策性库存创历史新高,主产区普遍高装满储。从今年情况看,夏粮收购面临一定仓容压力。要通过加快库存消化、加大腾仓并库力度、增加储粮设施等措施,确保有仓收粮,确保收购顺利进行。
- 原标题:“大国粮仓”靠得住吗 ——专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
- 责任编辑: 黄涛 
-
请为湖北商品“拼一单”
2020-04-03 16:07 -
【地评线】中安时评:清明时节思英烈 舍生祛“疫”是青山
2020-04-03 16:06 -
杭州:六天带动消费近十亿元
2020-04-03 15:58 -
“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抗击疫情,我们是青年志愿者!
2020-04-03 15:57 -
【战“疫”说理】疫情防控中如何有效实现经济复苏?
2020-04-03 15: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清明时节逢疫情,外出祭扫牢记七大建议
2020-04-03 15:4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穿越时空的思念——社会各界祭奠抗美援朝英烈侧记
2020-04-03 15:49 抗美援朝 -
中国向阿塞拜疆提供抗疫物资
2020-04-03 15:45 -
浙江省教育厅公布开学时间
2020-04-03 15: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东:高中毕业年级4月15日开学
2020-04-03 14:4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三个比喻解读习近平此次浙江之行
2020-04-03 14:43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这两次通话,习主席提到三个关键词
2020-04-03 14:36 中国外交 -
凯迪拉克司机在北京五环路飙车肇事,刑拘
2020-04-03 13:46 依法治国 -
隐瞒出境史致40余人隔离,河南郭某鹏被判一年半
2020-04-03 13:21 依法治国 -
“操场埋尸案”相关公职人员渎职犯罪案二审维持原判
2020-04-03 13:02 依法治国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化危为机
2020-04-03 11: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日报评论:他们越“甩锅”,我们越要自信开放
2020-04-03 11:2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日报评论:他们越“甩锅”,我们越要自信开放
2020-04-03 11:1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喝醋能消灭新冠病毒?假的
2020-04-03 11: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相关推荐 -
“看看美国关税大棒,再看看中国海南…” 评论 34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评论 726“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评论 303“华尔街不少人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 评论 176“拿出关税昏招,特朗普今后要负总责” 评论 160最新闻 Hot
-
“尹锡悦别再扮演总统了,先向人民道歉”
-
“首次准备解除武装,避免刺激特朗普”
-
全球股市巨震,特朗普还要一意孤行
-
美媒紧盯:中国,60天了…
-
美部长:百万美国工人将“拧着小螺丝”造iPhone…
-
马斯克嘲讽“哈佛经济学博士”,纳瓦罗回怼:他就是个卖车的
-
华尔街铁粉变脸:特朗普,收手吧!
-
马来西亚总理领头:东盟要“抱团”
-
美“对等关税”没提俄罗斯,白宫回应
-
“欧洲200欧元,非洲才3美元,我们正面临‘碳掠夺’”
-
美财长试图安抚:股市短期波动,别慌
-
“最好的反击就是不反击?中国是个罕见的例外”
-
一开盘,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也都崩了
-
勒庞呼吁支持者:效仿马丁·路德·金
-
美股暴跌,美财长:怪DeepSeek…
-
“特朗普这么做就是干涉法国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