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学人论疫 ①|疫病史话
最后更新: 2020-02-27 15:38:04【编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自发生以来,已不仅是一场医护人员与疫病的战斗,还牵动着经济、法律、文化等社会各个领域。为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特别拍摄制作“学人论疫——你需了解的社会科学知识”4集主题系列短视频,邀请专家从历史、社会、法律、心理四大领域,介绍、解答本次疫情所涉及到的社会科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更好地让人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破除疑惑,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
第一集《疫病史话》
主讲嘉宾:高晞(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古至今,疫病与我们人类形影相伴。考古学家在四千年前古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身上,已经发现了寄生虫病和梅毒的痕迹。在中国的甲骨文中也有“贞有疾年,死”这样的记载。
疫病,以一种微妙而复杂的形态,影响着人类文明演进。当人类处于文明早期的时候,人们居住在空旷、原始的田野中,处于游牧状态,这个时期疾病的传染幅度比较小。当人们进入到城市、进入到拥挤的场合,疾病就滋生了。历史学家就曾经说,疾病的滋生地是城市。如今,全球化又使疾病更快速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去。
疫病怎样改变了我们的历史?
流行病和恶性传染病不仅会肆虐人群,甚至会毁灭国家和民族。对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最大的,受到历史学家、文学家广泛关注的是14世纪在欧洲爆发的鼠疫。因为患者吐出来的血是黑色的,所以这种病又被称作“黑死病”。
这场鼠疫导致了当时世界1/3的人口死亡,有将近一半的欧洲城市毁灭。从1350年到1400年,欧洲人均寿命从30岁下降到了20岁。
中世纪以前,疫病暴发往往会被认为是上帝对人间罪人的惩罚。但是,当这场大规模爆发的鼠疫横扫欧洲时,主教、商人、贵族,都难以幸免于难。所有人在疾病面前都是平等的。这也使得原来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控制受到了冲击。
历史上如何防治疫病?
当欧洲鼠疫爆发的时候,医生教导病人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去对付疾病,他们还到患者家中消毒房间,焚烧尸体和衣服,清洁城市。那时的医生还设计了一种防护服。他们从头包到尾,鼻子上带着一种特殊的香料避免毒气侵入,手上戴着手套。这跟我们现在疫区医生的防护设备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要通过国家干预和行政手段来处理疫病危机。意大利政府设立了防疫委员会,专门管理病人。他们还设立了隔离区,在隔离区中甚至父子都不能相见;把尸体运送到城外去焚烧;建立了封城制度,所有要进入城区的外来人员,都必须进行检查。
最最典型的是,当时还设立了海关检疫制度。1383年,在马赛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海关检疫。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场鼠疫是由贸易带来的,因此在港口地区设立了远离港口的检验区,要求外来船只在海面上停留30天,期间如果没有发生任何情况,才能进入港口。后来把30天延长到40天,我们称之为“四旬斋”。
中国第一个口罩是谁发明的?
到了19世纪,鼠疫开始在亚洲和中国出现。最早是在云南。1894年,在香港再次爆发了大规模鼠疫。1910年,在中国东北哈尔滨,再次突发鼠疫。这个时期,正值跟我们现在相同的一个情况——春节期间。大量劳工通过铁路,从哈尔滨回到了关内,即刻把疾病带到了天津、北京,影响到济南,致使疫情一度无法控制。
天津和北京的驻华使领馆开始封锁使馆区域,禁止华人进入,同时要求清政府对东北的鼠疫疫情做出反应。在这样的国际外交压力下,清政府派遣了当时的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帮办(相当于副校长),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带着助手来到哈尔滨抗击鼠疫疫情。
伍连德到了哈尔滨,首先采取了隔离措施,同时要求所有进入疫区的中国人采取防护措施。他们要戴手套,穿白衣服,还要戴好他特制的一种口罩,因为那时是没有口罩的。但当地的俄罗斯医生和西方医生并不认可这种口罩,认为这是对病人的不尊重,而且表现了医生的胆怯。当时有一位法国医生,不戴口罩就进入到疫区探查病人,结果第二天开始咳嗽、发高烧,六天之后死亡。这样一个案例,使西方医生意识到了口罩的作用,于是大家就都开始戴口罩,而这种口罩就被称之为“伍氏口罩”。
伍连德在哈尔滨采取了四项措施:
第一是隔离患者。把所有疑似病人和患者收归到一个地方,分成四个区,每个区有士兵和警察值守,有卫生官员定期检查。
第二是阻断交通,进行交通封锁。同时对所有过往人群,他采取的手段跟我们今天极为相似——测量体温,检查身体。
第三个措施就是消毒。对所有感染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消毒。
第四是伍连德在哈尔滨的首创,就是火葬尸体。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尸体是不可以焚烧的,大多采取土葬。在这个时期,伍连德要求打破这个传统习惯。他集结了200多名工人,大规模集中焚烧疫尸。
在伍连德及其团队的努力下,这场疫情在三个月后得到了控制。
疫病教会了我们什么?
19世纪末期,西方医学突飞猛进,使得人们找到了传染病的致病根源。但这百年以来,依然有大规模的传染病在全球爆发。而二十世纪以来的传染病都是全球性的,最典型的是在1918年至1920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这次流感从欧洲波及到美洲,导致数千万人死亡。
进入到21世纪,我们为现代医学发展欢欣鼓舞的同时,依然面临着传染病的肆虐。2010年爆发的海地霍乱,到2017年已经造成将近一万人死亡。而2013年爆发的埃博拉疾病造成了一万三千人死亡。
人与瘟疫的博弈,也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它表现在五个方面:
首先,它使人类获得了对新的疾病的认知。由原来对疾病的未知,到对有些疾病的已知,甚至现在科学家可以慢慢地预知一些新的疾病的来临。
第二,相信科学,不要迷信。只有科学能够对付疾病,只有科学能够挽救人类生命。
第三,教会人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懂得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第四,推动国家完善公共卫生体制和体系,加强社会安全立法。
第五,尊重医护人员。从古至今,每当疫情爆发,无论是有方法还是没有方法,医护人员总是站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历史应当记住他们。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email protected])
标签 新冠肺炎抗疫战- 原标题:视频·学人论疫 ①|疫病史话
- 责任编辑: 张致远 
-
联播+|习近平主持的这次重要会议,强调了两件大事
2020-02-27 15:2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谢谢你们,生命的摆渡人
2020-02-27 15:2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日本奶奶给武汉姑娘寄165个口罩: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
2020-02-27 15: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党的领导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根本保证
2020-02-27 15: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国专家: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前所未有 战“疫”之路前景乐观
2020-02-27 15:1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毛青:那山一样的身影
2020-02-27 15:0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抗击疫情,这是中国军人的战斗效率!
2020-02-27 15: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老运动员”,不上跑道心不甘
2020-02-27 15: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日记:社区中的“网格英雄”
2020-02-27 15: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是我家,一起来守护”
2020-02-27 15:0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各部门加大力度帮扶住宿餐饮文旅等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2020-02-27 15: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以系统集成治理赢得疫情防控大考
2020-02-27 14: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推动应急管理专业化、制度化、智能化
2020-02-27 14:57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
2020-02-27 14:5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中国经济:化危为机,机从何来
2020-02-27 14:54 -
基础电信企业实施多项资费减免优惠,支持一线医务人员
2020-02-27 14: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战“疫”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2-27 14:52 -
上海追踪到宁夏中卫病例在沪63名密切接触者,已集中隔离
2020-02-27 14:48 上海观察 -
研究发现:年龄和C反应蛋白可预测患者新冠肺炎死亡风险
2020-02-27 14: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钟南山:我们曾预测六七万人确诊,投到国外权威期刊被退回来
2020-02-27 14:39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198“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59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119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4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38最新闻 Hot
-
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
特朗普拒不付钱,加州又扯中国
-
黄仁勋:错失中国市场,损失巨大
-
特朗普:很遗憾
-
“加拿大永远不卖”“永远别说永远”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第二轮投票通过,默茨正式当选
-
18名议员跑票,默茨意外未能当选德国总理
-
苏丹宣布:与阿联酋断交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