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网评:赢得防疫抗疫和恢复经济双胜利
最后更新: 2020-02-20 15:13:22作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教授 周绍杰
“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深入、外部经济环境压力增大,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但是,总体上来讲,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趋势日益明确。然而,受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一些人对中国能否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能否实现两个“翻一番”产生疑问。因此,有必要对此次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性质进行判断。
疫情对于经济影响的性质取决于疫情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疫情爆发后,随着对疫情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及社会的广泛动员下,疫情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救治能力也显著增强。因此,可以基本上判断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属于短期冲击。如果政策措施得力,其经济影响是短期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这是由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动力足的这些基本特点决定的。
首先,经济体量越大就越有能力应对局部地区遭受负面冲击影响。中国经济体量大,而且属于超大规模经济体。按照汇率法计算,中国经济规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9年,中国人均GDP按照汇率法计算超过1万美元,正进一步迈向高收入国家。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而且经济增长仍旧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将意味着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愈来愈高,并且越来越有能力应对国内局部地区遭受的负面冲击。实际上自2003年SARS以来的几次局部重大危机事件,尽管对中国发展造成损失,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发展趋势。此次疫情的影响也是一样。
其次,韧性强的直接表现是经济增长受冲击的波动较小。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韧性强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经济增长速度没有经历大起大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表现优异。中国经济之所以韧性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齐全。例如,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表明中国国内本身就拥有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而且,相当一部分行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嵌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体系中。此外,中国经济韧性强还在于消费和服务业部门对促进经济增长所具有巨大的潜力,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消费和服务业部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不断增大,使得中国经济能够有效应对经济冲击。因此,韧性强可以使中国有效应对新冠病毒疫情这样的冲击。
再次,动力足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越来越强。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一方面,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中国全球营商环境排名持续快速攀升,从2017年的第78位一跃升至2019年的32位。一方面,中国的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不断提高,全球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世界第34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14位。制度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为中国经济注入了充足的动力。而且,这两种动力仍将持续发力,推进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迈上中高端。显然,这一趋势不是疫情的短期冲击可以终止的。
尽管此次疫情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但是,从现在疫情的影响来看,疫情的影响涉及了所有地区和相当一部分行业,影响范围不可谓不广,我们需要加以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疫情在春节期间爆发后,全国各地因为采取疫情防控手段,对消费和生产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一方面,春节黄金周的消费受到极大限制,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需求受限导致的经济损失。需要指出的是,这类消费需求将在疫情结束后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从而降低春节黄金周消费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春节过后,疫情导致返工复工受到限制从而导致生产受限导致的经济损失。由于返工复产受阻,一部分人由于不能及时返工收入遭受损失,进而会影响消费需求。此外,返工复工受阻使得广大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业企业,由于员工不到位、原料供给不足、缺乏新订单、生产供应网络断裂等因素的影响,将面临着生产经营紧张的局面,甚至有可能破产倒闭。这是当前疫情影响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因此,尽管新冠病毒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属于短期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但是,短期冲击的大小还是取决于如何应对疫情、如何做好经济工作。在疫情急剧扩散阶段,限制经济活动有利于防止疫情传播,虽然引致了短期经济损失,但总体上有利于降低疫情导致的经济损失。然而,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的条件下,就没有必要把防疫抗疫和经济活动对立起来看,继续限制经济活动将产生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在坚决防止疫情扩散的前提下,防疫抗疫工作将逐步转向以病人救治为主,而救治压力最大的地区主要是湖北地区。其他诸多已经有效控制疫情的地区,在继续加强社区管理、生产管理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实现返工复工和恢复正常生活秩序,而不是采取公共交通停运和延迟复工申请审批等方式限制正常的经济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做好“六稳”工作就要求各地区在抓好防疫抗疫的前提下,尽快落实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地区的返工复工。而这有利于保障“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并且对落实经济“六稳”至关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稳就业”位于“六稳”首位。在当前条件下,积极支持企业返工复产就是促进“稳就业”,这是个大局问题。在疫情急剧扩散阶段,需要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统一部署、全国一盘棋,阻断疫情快速传播;在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控制的阶段,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应当把防疫抗疫和返工复工等结合起来,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实现正常生产经营,并积极提供各类优惠政策,通过减租减息减税减费等方式为企业减负和降风险。同时统筹好这两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压力测试。
- 原标题:【光明网评】赢得防疫抗疫和恢复经济双胜利
- 责任编辑: 赵挪亚 
-
这就是打不垮的武汉人!
2020-02-20 15: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在疫情大考中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0-02-20 15: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张忠德:医生最大的价值观是帮助病人
2020-02-20 15:1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光明网评】对平凡而伟大的“逆行者”,要致敬也要爱护
2020-02-20 15:1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外交部:希望国际社会共同反对 抵制阴谋论等“政治病毒”
2020-02-20 15:08 中国外交 -
战疫情丨连日来全国治愈出院的患者不断增加
2020-02-20 15:0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特写:这对党员夫妻,每天与新冠病毒“零距离”较量
2020-02-20 14:5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需抓好五个“要”
2020-02-20 14: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江汉方舱医院106人达出院标准
2020-02-20 14:5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看看古代中国人如何防疫
2020-02-20 14: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14亿人在战斗,每个你都算数!
2020-02-20 14:5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光明日报评论员:实事求是 精准防控
2020-02-20 14:48 -
镜头里的“疫”瞬间④:武汉协和又有31名重症患者痊愈出院
2020-02-20 14:4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3天大排查期限已至,做得如何了?
2020-02-20 14: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演小品、唱黄梅戏…方舱医院医生感慨:医患关系回来了
2020-02-20 14: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CT不再作为临床诊断标准,回到了原点?
2020-02-20 14:0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科学家:新冠病毒无症状时会从口鼻排出,如流感般易传播
2020-02-20 13:5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武汉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干部下沉社区典型问题
2020-02-20 13:5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全国疫情向好,这个省会却宣布封锁主城区
2020-02-20 13: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山西小伙独守长江二桥30天,只为每晚点亮“武汉加油”
2020-02-20 13:37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评论 233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评论 127“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59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105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2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称要把这改叫阿拉伯湾”,伊朗谴责:我们也没反对阿拉伯海
-
巴外长证实:歼-10击落印军“阵风”
-
“中国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终结”
-
“接到指示,美情报机构加强搜集力度”
-
“双方出动125架战机,交火距离一度超过160公里”
-
门票价格从10元上涨到85元?西安碑林博物馆回应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乌克兰央行行长:考虑放弃美元
-
美联储:就是不降息
-
法方证实:至少一架阵风战斗机被击落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敌人哀嚎,印军引以为傲5架战机,化为灰烬”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戴维·珀杜宣誓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特朗普出席就职典礼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