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慌!气溶胶中招概率比遇交通事故还要低
2月8日,“科学网”公号发布的《新冠病毒气溶胶传播尚待明确,专家建议“宁信其有”》引发广泛关注。
当天,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也指出,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也能通过气溶胶传播?不少网友瑟瑟发抖,表示“再也不敢开窗户了”“只能选择蹲在家中不出门”。
对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生物气溶胶研究专家要茂盛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指出:“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钱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黄忠伟也就气溶胶传播的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
《中国科学报》:有消息证实,新冠肺炎病毒除了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这些传播途径的区别是什么?
要茂盛:病毒传播感染主要有3种途径。不同情况下,这3种传播途径的主导地位有所不同。
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患者触摸过的物体表面暴露,包括电梯按钮、扶手和厕所把手等,然后通过手接触鼻子等暴露。
但是,接触传播导致大规模疫情暴发的可能性比较小。
飞沫传播在近距离交往的场景下具有主导作用。距离患者2米之内,当他咳嗽、打喷嚏时,健康人暴露风险会非常大。
当然,飞沫传播也相当于一种气溶胶传播,是一种由人喷出来的、携带病原体的气溶胶。
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气溶胶携带病毒浓度往往比较高,因此健康人一旦暴露,感染几率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呼吁大家戴口罩。
在开放空间如公园等,病毒飞沫传播占主导。
气溶胶传播,在封闭和半封闭空间,与飞沫传播是同样重要的传播途径。
在通风条件不好且又比较狭小的空间里,假如有一个患者,他的呼吸、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浓度会马上累积起来,很快升高。一段时间后,在其内的健康人的感染几率会非常大。
因此,考虑和重视气溶胶传播应当是在通风条件不好的封闭或者半封闭这个具体情况下。
《中国科学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病毒会在气溶胶中有较高的活性?
钱华:紫外线、温度和湿度都和病毒在气溶胶中的活性相关。
一般来讲,有些病毒喜欢高湿,有些喜欢干燥。不过,我们人类最喜欢的40%~60%湿度,是病毒不喜欢的。
《中国科学报》:哪些具体的地方需要格外重视气溶胶传播?
要茂盛:比如,在汽车和办公室环境中等,没有足够通风情况下,又比较狭小。
特别极端的环境是在汽车里面,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应当被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去考虑。
教室也是需要考虑的环境。例如,在一间教室里有两三个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病毒气溶胶累积后,没有及时通风,气溶胶传播感染的几率就很大。
地铁、飞机、高铁的通风情况相对较好,车厢和机舱都在持续与外界交换空气。
其中如果有患者,其他健康人通过气溶胶感染的几率会随着与患者所处的距离或者气流方向有关。比如距离患者越远,也不面迎气流的方向,感染的几率就低。
当然,吸入病毒不一定就会感染,要看吸入的剂量与活性,剂量低且活病毒少,感染可能不会发生,不同病毒情况不一样。
《中国科学报》:那么,气溶胶传播在开放大气空间中让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有多大?
要茂盛:患者排放的病毒气溶胶在开放环境中快速稀释,浓度显著降低,活性受到影响,被吸入的几率与剂量都大幅度减少。
在附近没有近距离患者飞沫时,健康人感染的几率比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都低。
钱华:气溶胶传播病毒,远距离的感染风险远低于近距离。
气溶胶远距离传播,感染风险除了和个人抵抗力相关,也和带病毒气溶胶浓度、病毒在气溶胶的活性和暴露时长相关。
人呼出的带病毒气溶胶,首先以飞沫形式出来。
小的飞沫会很快蒸发干形成飞沫核,若病毒在飞沫蒸发干的过程中还具有活性,这些带病毒的飞沫核被易感人吸入,或者接触到眼结膜、鼻粘膜、口粘膜就有可能形成感染。
通风可以稀释带病毒气溶胶,降低传播风险。
《中国科学报》:如果开放空间里,有一个患者经过了某个地方,同时还伴有咳嗽、打喷嚏后,路过这个地方的人,感染几率如何?
要茂盛:在开放空间里,病毒传播感染以飞沫传播占主导。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要首先排除存在近距离的飞沫传播。
那么这个场景应该描述为:一个患者在某处打了一个喷嚏,另一个健康人在“不久后”路过这个地方。
接下来,他“恰好”吸入了经气溶胶传播的病毒,由于病毒的浓度经大气稀释后已经降至很低,也许就是一个、两个病毒,不足以侵害人体。
结果是,他不但被感染概率很低,还有可能在体内产生抗体,增加这个健康人的抵抗力。
另外一种情况是,患者经过的地面上的扬尘再悬浮,浓度相对较高。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注意,但感染几率也比较小。
《中国科学报》:那么,确定气溶胶传播,需要担心的是像汽车、办公室、教室等这种半封闭或者封闭环境,而开放环境是不需要过度担心的?
要茂盛:对。考虑感染的几率,需要考虑病毒的浓度与活性。
在公园、户外这种开放环境中,对于相隔患者距离比较远的健康人,病毒很快被稀释,浓度会显著减少。
即使吸入,应该也是小概率事件,剂量不足以导致感染,不需过度担心。
当然,如果靠近医院比如雷神山医院,病毒排放源浓度强且持续,附近的空气存在风险,需要考虑。
黄忠伟: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气溶胶中的病毒浓度将会迅速降到很低水平,感染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如果在公共场合,人和人之间的距离要远一些,戴口罩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认为公众不用太恐慌,事实上空气中本身就有一些病毒,一般对人体没有太大危害,影响不到我们的健康。
《中国科学报》:公众应该如何做好通风,防止室内气溶胶感染?
钱华:第一,自然通风的通风量很大,开开窗,病毒稀释到一定程度,风险就很低了。通风效果跟当天的风速风向、开口大小和室内外温差相关,现在季节通风量应该很大,有条件最好多频次开窗,如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
家里有新风机的开新风机,有净化器的开净化器,净化器会过滤气溶胶,包括带病毒气溶胶,同时注意不要去触摸滤网。
第二,卫生间中也要注意。
现在有研究表明粪便也带病毒,冲马桶时,盖上马桶盖再冲。每个地漏灌上水,把水封做好,防止楼下的气溶胶上来。
第三,电梯间通风很差,又是小空间,一定要带口罩、小心触摸。除此之外,要勤洗手、勤擦洗、与他人隔开距离。
(作者 | 甘晓 高雅丽)
- 原标题:别慌!气溶胶中招概率比遇交通事故还要低
- 责任编辑: 张晨静 
-
直播:国务院就重要生活物资生产保供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020-02-09 14:33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开放发展的中国经济扛得住疾风骤雨
2020-02-09 14: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人民网评:为了人民的利益,继续奋勇争先
2020-02-09 14: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华网评:让更多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
2020-02-09 14:29 聚焦三农 -
人民日报客户端:病毒面前,人类没有旁观者
2020-02-09 14:29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稳字当头,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2020-02-09 14:2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减损失降成本助中小企业渡难关
2020-02-09 14: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元宵节:中国多城亮起最美灯光,为武汉加油!
2020-02-09 14:1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家人闲坐 灯火可亲 愿一切小别离都有大团圆
2020-02-09 14:0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天津:绝不让宝坻百货大楼成第二个华南海鲜市场
2020-02-09 13:5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过去一个月,内地给香港输出了1700万个口罩
2020-02-09 13:55 香港 -
上海12小时内新增1例,累计293例
2020-02-09 13:5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无锡:湖北浙江广东河南安徽江西等7省人员,一律劝返
2020-02-09 13:38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空气中是否有新型冠状病毒?还能开窗通风吗?
2020-02-09 13:0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0-02-09 13:04 新冠肺炎抗疫战 -
如果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或者楼里有隔离的人,传染的风险有多大?
2020-02-09 13:00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按照现在的防护手段比如戴口罩,能否有效防止气溶胶传播?
2020-02-09 12:5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
让科学防治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
2020-02-09 12:34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33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评论 112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107“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
越南总理:越美首轮谈判本周三举行,维持全年8%增长目标
-
“最美教师”邓滢,履新职
-
五一出游哪里人最多?河南接待游客6450.3万人次
-
美防长“动刀”美军高层,至少砍20%
-
以色列要全面占领加沙?“等特朗普结束中东之行……”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