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基础科研青年挑大梁
最后更新: 2020-01-12 15:37:23新华社1月12日消息,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44.6岁,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52.5岁……在近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记者了解到,此次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当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进一步呈现年轻化,超过60%的完成人为年龄不足45岁的青年才俊。
此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揭晓的获奖结果表明,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科研领域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始在基础研究领域挑大梁,是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蹲得深爆发力才强,助跑快才能跳得更远。不少获奖团队科技工作者表示,要进一步聚焦基础研究,筑牢科技创新的根基,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尊重和褒奖。
“探索未知的征程不会一片坦途,要尊重规律、宽容失败,鼓励科研人员自由驰骋、大胆尝试。”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认为,要加大财政稳定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完善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支持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
时代呼唤,激发青年创新潜能。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是35岁。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专家李陟认为,要为35岁以下科研人员挑大梁、担重任创造更多机会,在重大科技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在科研实践中锻炼青年人才,使我国科技事业青蓝相继、人才辈出。
(记者陈芳、胡喆)
- 原标题: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平均年龄不到45岁 基础科研青年挑大梁
- 责任编辑: 霍思铭 
-
期刊回应"论文大谈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撤稿
2020-01-12 14:13 中国雷人秀 -
操场埋尸案庭审细节:最后陈述中,他乞求政府放留他一命
2020-01-12 13:43 依法治国 -
清华发布高水平AI人才榜单:中国位于第二梯队
2020-01-12 13:13 人工智能 -
河南正与北师大、人大等对接,争取设立分校
2020-01-12 12:58 中西教育 -
人民锐评:历史大势不会因一场选举而改变
2020-01-12 12:19 两岸关系 -
陈水扁宣布退出台湾政坛
2020-01-12 12:15 台湾 -
学校发3000多斤猪肉奖励学生,旁人投来羡慕的目光
2020-01-12 11:16 中西教育 -
台“立委”选举:民进党获61席 国民党获38席
2020-01-12 10:54 台湾 -
李国庆又换了个节目吐槽俞渝去了...
2020-01-12 10:40 中国雷人秀 -
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用英文回答
2020-01-12 10:33 暖心闻 -
莫道浮云终蔽日——台湾“大选”结果当何以看待
2020-01-12 09:15 台湾 -
“立委”选举:民进党61席过半,国民党38席
2020-01-12 09:05 台湾 -
联播+ | 一图速览!习近平这样引领科技强国梦
2020-01-12 08: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联播+ | 嘱意谆谆 习近平这些话“典”亮共产党员初心
2020-01-12 08: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为中国挖出3000平方公里国土,厉害了天鲸号
2020-01-12 08:14 -
中国自己的卫星电话来了 一年1000元可打750分钟
2020-01-12 07:52 科技前沿 -
外交部回应台湾选举结果:反对“台独”的立场不会变
2020-01-12 07:11 台湾 -
台湾“大选”结束,国台办发表谈话
2020-01-12 00:30 台湾 -
洪秀柱:党主席要为败选负最大责任
2020-01-11 21:51 台湾 -
蔡英文连任,韩国瑜承认败选
2020-01-11 21:18 台湾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