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在非洲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愿望是造福世界人民
-
陆雨聆吹吹更健康
【文/观察者网 陆雨聆】对很多人来说,饥饿都已经是一个颇为遥远的话题。但在非洲,短短的10秒里,就可能有一个人因饥饿离开这个世界。
然而,因为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这个问题如今已经得到了一些改善。13年的“援非”之路中,袁隆平及其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得杂交水稻比当地的品种最高增产300%之多。
为什么要在非洲做这些事?袁老用英文坚定地回答:“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
昨晚(1月11日)播出的央视《主持人大赛》节目中,来自CGTN、被誉为“一开口就是满分作文”的选手邹韵,讲述了袁隆平的这段故事。
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拥有世界第二长的水稻种植历史,仅次于亚洲国家。然而由于水稻种植技术落后,管理粗放,极大阻碍了产量,如今的他们每年需要进口数十万吨大米。
2006年,袁隆平带着他的援非杂交水稻团队来到了马达加斯加。在中国表现良好的杂交水稻,却遇上了不少困难。
比如,基地里没有自来水,只在很远的地方有一口井。他们只能用大铁桶把水收集起来,用明矾沉淀两天,再烧开了才能使用。
那边的水质有多差?
随行的小翻译,全身都长满了小疙瘩。
生活上的问题团队可以克服,可是他们又遇上了另一大阻碍:
当他们满怀热情地告诉当地人,要帮助他们种产量可观的杂交水稻时,当地人却充斥着
“不相信、不理解、不了解”,觉得这是“魔稻”,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更严峻的技术难题摆在了他们眼前。
比如说当地有一种青蛙,不爱吃害虫,就爱吃水稻;还有一种变色龙,虽然不吃水稻,但喜欢在成熟的稻田里“冲浪”,压倒大批水稻导致减产……
但团队一点一点全部克服,直到他们的肤色和非洲人不分伯仲。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的试种大获成功,种植面积达到两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7吨。
要知道,当地水稻原本的产量仅有每公顷2.5吨。
2017年的一次水灾,又让马国农业专家们亲眼看到,当地的水稻都倒了,只有中国的杂交水稻屹立在那里……
- 责任编辑: 陆雨聆 
-
莫道浮云终蔽日——台湾“大选”结果当何以看待
2020-01-12 09:15 台湾 -
“立委”选举:民进党61席过半,国民党38席
2020-01-12 09:05 台湾 -
联播+ | 一图速览!习近平这样引领科技强国梦
2020-01-12 08:51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联播+ | 嘱意谆谆 习近平这些话“典”亮共产党员初心
2020-01-12 08:5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为中国挖出3000平方公里国土,厉害了天鲸号
2020-01-12 08:14 -
中国自己的卫星电话来了 一年1000元可打750分钟
2020-01-12 07:52 科技前沿 -
外交部回应台湾选举结果:反对“台独”的立场不会变
2020-01-12 07:11 台湾 -
台湾“大选”结束,国台办发表谈话
2020-01-12 00:30 台湾 -
洪秀柱:党主席要为败选负最大责任
2020-01-11 21:51 台湾 -
蔡英文连任,韩国瑜承认败选
2020-01-11 21:18 台湾 -
吴敦义辞去国民党党主席
2020-01-11 21:13 台湾 -
2019年全国接报火灾23.3万起 伤亡人数近七年来最少
2020-01-11 19:59 -
西藏首次立法保障民族团结
2020-01-11 19:53 依法治国 -
自觉对标看齐、锤炼初心使命、始终严于律己!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今天传达学习这个重要讲话精神
2020-01-11 19:43 上海观察 -
广州地陷3名失联者遗体全部找到
2020-01-11 17:53 -
老师让孩子给爸妈出考卷,结果好像不大OK的样子…
2020-01-11 16:17 中西教育 -
2019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这6个项目入选
2020-01-11 16:02 考古 -
港府发言人:特区政府有宪制责任在本地实施国歌法
2020-01-11 15:40 香港 -
缓刑期救了两名落水女孩,他获减刑
2020-01-11 15:36 依法治国 -
不再流行“渣渣辉”的手游广告们,竟然越做越好玩了?
2020-01-11 15:05 趣读
相关推荐 -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