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岁女孩被27岁“男友”网络性侵 母亲报警
(转自中国青年报,作者胡春艳、张晋川,原题:警惕网络性侵未成年人“暗流涌动”)
如果不是偶然看到女儿的微信聊天记录,张美做梦也想不到,13岁的大女儿在家上网还能出事。
微信的另一端是一个27岁的男网友。两人在网上相识,聊得火热。张美在女儿的微信聊天记录里翻到两人许多私密照片。最让她吃惊的是,这些照片的背景,就是自己家。
在张美的追问下,女儿坦白了,那是她在网上认识的“男朋友”。趁母亲带弟弟出去补课的间隙,“男朋友”会主动到她家里。
张美随即报了警。
近日,在天津市妇联发布2019妇女儿童维权典型案例活动的现场,围绕当前妇女儿童维权等重点、难点问题,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律协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建言献策。
“通过互联网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比例逐年上升,其作案手段更多样、也更隐蔽。”天津市妇联权益部部长刘海燕结合近年来向妇联求助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分析,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性侵、隔空猥亵、网上传播裸照等案件时有发生。由于其不易察觉、取证困难,未成年受害者往往难以获得法律援助。
很多案件直接证据少、定罪难
因一些琐事和父母发生争吵后,12岁的刘亦只身跑出了家门。在马路上“流浪”到半夜1点多,刘亦才想起来自己没带手机,身上一分钱也没有。这时,一名20多岁的男子在她附近下了出租车。刘亦想找他借手机给家里打电话,没想到“羊入虎口”,被该男子猥亵。
案发18小时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办案民警管峰告诉记者,因为案发地在居民区附近,警方运用了智慧警务搜索系统、网络监视系统以及生物检材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同类型案件中属于侦破较快的”。但他同时表示,“更多的案件取证非常困难,直观证据很少,定罪往往很困难”。
《“女童保护”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18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317起,受害儿童超过750人。被公开的案例仅为实际发生案例的冰山一角。
上述27岁男网友与13岁女孩的案件就存在取证难的问题。管峰介绍,起初证据链并不充足,警方想尽办法固定了相关证据,拿出照片,犯罪嫌疑人才认罪。管峰指出,未成年人涉世未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成年人与未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行为的,均涉嫌强奸罪”。
刘海燕指出,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多证据容易过时,“甚至有的案件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很难发现,而且没有足够的证据”。
全国政协委员陈忠红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提案》,她通过长期调研发现,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更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往往嫌疑人和被害人之间存在着特殊关系,加之未成年人缺乏自保能力,更加存在客观证据、直接证据少,被告人一般不认罪的特点。
互联网性侵案件多发,男童受害人数上升
王强刚升入初一时,通过一个网络交友平台认识了社会青年孙兴。
一次放学后,孙兴把王强带到校外,对其实施了猥亵,并拍摄了裸照。之后,在继续约王强出去的尝试失败后,孙兴把王强的裸照发给了他的同学。
王强的母亲发现情况后,以王强的口吻和孙兴聊天。为了对其进行威胁,孙兴再次通过手机发送了王强的裸照。拿到证据后,王强的母亲立即报警。
刘海燕指出,男童被性侵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也更具有隐蔽性,维权面临更大的困难,“媒体公开报道的男童被性侵案例少,并不能说明男童面临的风险低”。
据调查统计,在2018年媒体报道的317起案例中,网友作案39起,占比18.57%,是该年度案例中,施害人统计中排在第二的作案群体。同时,在39起网友作案的案例中,有16起是在网络聊天平台、社交视频平台等网络平台上发生的,不法分子诱骗儿童发送裸照、裸体视频、进行裸聊、猥亵等。
而家庭缺乏对子女的有效监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刘海燕表示,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乖乖在家,就肯定不会出事,其实不然。“在互联网上,未成年人很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陈忠红也提到,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给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侵犯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案件会因证据不足等原因,导致犯罪事实无法认定,给受害人及家人带来无法摆脱的痛苦,又因此类案件涉及未成年人受害人,取证难,犯罪嫌疑人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受害人依然面临着再被侵害的危险,存在着极大的社会危险性。
一味苛责成绩极易导致儿童成长期性格缺陷
据调查统计,2018年公开报道性侵儿童案例的750名受害人中,7岁至14岁占比58.67%;而12岁至14岁年龄段的占比31.87%。
在管峰看来,12岁至14岁年龄段的群体比较特殊,更需要社会的保护,他们自以为长大成熟,但其实心智发育仍不健全,缺乏分辨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对性的认知和人性的复杂处于懵懂状态”。
管峰建议,家长要及时向孩子普及性知识,要多沟通,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一味苛责成绩极易导致儿童成长期性格缺陷”。
天津市河东区妇女法律心理帮助中心咨询师王列娜注意到,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往往源自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她曾接触过一个案例: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但对其学习要求非常高,导致孩子越来越压抑,逐渐产生恐学、厌学的心理。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引导,不仅影响其自身的生活、学习,还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管峰建议,性侵的防范需要多管齐下。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入相关法律常识的教育,特别应教会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全社会也应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让未成年人学会遵纪守法,一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敢于并有能力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原标题:警惕网络性侵未成年人“暗流涌动”
- 责任编辑: 龙玥 
-
法制日报刊文分析丽江反杀案:为何不是防卫过当?
2019-12-31 08:23 依法治国 -
农业农村部公布新一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
2019-12-31 08:18 转基因 -
央行数字货币稳妥推进 与人民币有何区别?
2019-12-31 08:17 人民币国际化 -
武汉Zara门店全关闭 正门被贴上封条
2019-12-31 07:39 -
羁押5年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贪污案一审开庭
2019-12-31 07:11 依法治国 -
上任前夕,这位区议员被预约逮捕
2019-12-30 23:23 香港 -
山东龙口黑色污水直排大海 官方回应
2019-12-30 22:4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民航总医院通报杨文医生被害事件
2019-12-30 22:33 医患关系 -
李强到这所以上海城市名命名的大学作形势报告,寄语学子,寄予厚望
2019-12-30 22:21 上海观察 -
大陆女生撕毁乱港海报,被判有罪
2019-12-30 21:01 台湾 -
香港“法轮功”组织一号人物简鸿章病亡
2019-12-30 20:48 -
云南检方:退伍女兵反杀醉汉系正当防卫
2019-12-30 20:30 观察者头条 -
-
习近平对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作出重要指示
2019-12-30 19:26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31日晚7时将发表新年贺词
2019-12-30 18:12 -
暴力杀医案犯罪嫌疑人被审查起诉
2019-12-30 17:49 疑案追踪 -
海康威视总部员工自杀坠楼,初步疑为抑郁所致
2019-12-30 17:45 -
IMF再次肯定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19-12-30 17:44 香港 -
全国人大:出口管制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19-12-30 16:34 依法治国 -
耿爽提醒:手伸得太长,容易闪着腰
2019-12-30 16:18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评论 219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评论 47“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评论 29“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评论 36“众叛亲离!要是再发生911,谁还同情美国人?” 评论 218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竟对中国征收34%“对等关税”
-
又改了!特朗普对中国小包裹下手
-
特朗普官宣,道指期货重挫超1000点
-
美财长威胁上了:别急着报复
-
解放日?“对于市场而言这是‘屠戮日’”
-
交割日已到,香港各界再批:长和“卖港”不得人心
-
鲁比奥警告欧盟:不要将美国排除在外
-
又摊上事了,这回还有华尔兹
-
“世界变了”,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巨头瞄准中国市场
-
德外长插一脚:美乌能不能签,先得给欧盟“掌掌眼”
-
候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炒作:若与中国打持久战,我们还有很多不足
-
知名华裔教授失联两周?“异常而危险的信号”
-
“中国对美反制,巴西看到了机会”
-
共和党人也不满关税,“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
韩网民强扯“中国间谍”喊美军介入,驻韩美军急了
-
美国航运巨头发话:我们有很多中国船,这钱得美国人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