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汇丰调查:国际人才移居中国内地晋升更快
最后更新: 2019-09-20 10:07:24汇丰18日发布的全球移居人士调查显示,中国内地是国际人才追求事业发展最理想的海外目的地之一。在内地工作的海外移居人士,不仅有机会比移居前更快获得晋升,而且可支配收入也普遍提升。
逾四成人带着子女举家赴华 逾六成人对中国内地的社会治安感到满意
中新社当天报道称,汇丰全球移居人士调查至今已开展12年,该调查邀请受访者分享其在海外移居的体验,包括财务状况、生活和家庭情况等。参与本次调查的全球移居人士(18岁以上)逾18000位,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37%)的受访国际人才表示移居中国内地之后在工作上晋升更快,在本次参与调查的全球市场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尼西亚(45%)。此外,移居内地的受访国际人才中有四成(41%)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平均年收入则达到了11.5万美元,在本次调查中位居前列。
作为移居目的地,中国内地在事业发展方面拥有诸多吸引力。汇丰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认可自己在内地的生活和工作体验,认为有益于职业发展和学习新技能。正因如此,具有流动性的国际人才来到内地后往往会比原计划居住得更久,其中近半数(49%)受访者表示期待在这里事业更上一层楼。
除了适合事业发展,中国内地在家庭生活方面同样对于国际人才具有相当吸引力。汇丰调查显示,来内地工作的国际人才中,很多(43%)是带着子女举家来华,高出全球受访市场的平均比例近10个百分点。
在日常生活上,大多数(61%)受访者表示对中国内地的社会治安感到满意,觉得这里很安全。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本次调查的全球平均水平(48%)。然而,在内地生活也并非完全轻而易举。汇丰调查显示,中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也因此被生活在内地的移居家庭的孩子们视为最大的挑战。
2018年4月2日,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举行了外籍人才永久居留身份证发证仪式,为包括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库尔特·维特里希在内的6名外籍人才颁发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图源:中新社
来自欧洲的他们不约而同选择在上海创业
另据上海市网信办旗下微信公号“上海大调研”报道,“我叫Alex,曾英国伦敦做了7年律师。我想打造一款乌兹别克斯坦版的‘淘宝’,让家乡人民每年也能‘剁手’。”
“我叫Peter,来自俄罗斯莫斯科。我妈妈是知名律师,爸爸是国际金融投资家,在不少国家都有公司,别人都认为我是俄罗斯‘富二代’。我现在是个‘国际倒爷’,做家具进出口、艺术投资、信息咨询生意,利润一点不低。我喜欢‘红票子’,也超喜欢上海。”
“我叫Cori,来自法国小镇蒙比利安。中国人好像很喜欢去法国的小镇旅游,我的家乡靠海,非常漂亮。但相对于法国,我反倒喜欢和女朋友留在上海,这里有我的事业,机会也更多。”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选择在上海创业。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上海合同吸引外资项目5597家,其中位于松江经济开发区的“酷豆湾”孵化器吸引外资企业落地269家(取得营业执照)。小小一栋9层楼的孵化器,启动运营约两年,已完成全市吸引外资项目数的4.8%。实际上,“酷豆湾”正是“需求导向”的产物。上海酷豆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骞说,根据他们对超过6万名外籍人士的访谈资料,不低于98%的外籍人士有在中国创业的动机和尝试。
外国年轻人来沪创业的领域五花八门,但许多人不约而同表达一个想法:上海现在到处是机会,未来会更好。
学者:中国正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
中新社此前报道,第三届全球人才流动和国际移民学术研讨会7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中国正逐渐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
张秀明站在国际移民发展的背景下梳理了新中国70年来的国际迁移历程。她表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前往世界各地留学、定居、家庭团聚、结婚、投资等等,形成了新移民群体。
而进入21世纪后,“出国难、难出国”现象成为历史,中国人向外迁移的类型和方式更加多元化,高层次移民越来越多。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回归迁移现象也更加显著,留学回国人数几乎呈直线上升趋势,回国(来华)投资、定居等也越来越多。
张秀明指出,与中国人向外迁移相对,中国境内的国际移民数量也在增加。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外国人入境中国人数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18年,外国人入出境首次突破9000万人次,达9532.8万人次(外国公民6099.7万人次,外国边民3433.1万人次),同比增长11.6%。
从外国人来华留学情况来看,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18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中国31个省(区、市)的1004所高等院校学习。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张秀明表示,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国政府适时调整和完善出入境政策法规,组建专司移民事务的国家移民管理局,并积极参与国际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不仅是移民来源国和过境国,也正成为越来越有吸引力的移民目的地国。”张秀明认为,人口的国际流动不仅是全球化的结果,也是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更加开放、包容、平等、共赢的姿态对待双向移民,拥抱世界。
- 原标题:汇丰调查:国际人才移居中国内地晋升更快
- 责任编辑: 奕含 
-
香港消防处:正追查这3名“内鬼”
2019-09-20 10:07 香港 -
深圳近30万年薪聘中小学老师,带薪假超165天
2019-09-20 08:55 中西教育 -
名校毕业生转行做月嫂 考五六个证月入过万
2019-09-20 08:48 -
五张海报,看总书记考察过的这些美丽乡村
2019-09-20 08:44 -
创作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2019-09-20 08:39 -
港铁红磡站附近复修大致完成,月台已可使用
2019-09-20 08:22 香港 -
民警破坏军婚被判1年2个月,明知是军嫂仍同居
2019-09-20 07:50 基层治理 -
一颗牙500,“美牙”怎么这么贵?
2019-09-20 07:50 -
很多人问我他是不是李世民后代,我能说什么
2019-09-20 07:45 科技前沿 -
记者举报排污电话遭泄露,山东应急厅就“举报保密”下发通知
2019-09-20 07:40 基层治理 -
联合声明提“双普选”?人民锐评:荒唐
2019-09-20 07:37 香港 -
山东:“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
2019-09-19 22:13 -
何君尧:名下马匹暂停参赛,直至动乱平息
2019-09-19 22:10 香港 -
习近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9-09-19 21:11 -
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红色基因
2019-09-19 21:10 -
这项工作事关“最柔软的群体”,市委市政府今天这个现场推进会划重点
2019-09-19 19:54 上海观察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印发:加强新型载运工具研发
2019-09-19 19:24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
港府澄清:《中英联合声明》未规定“双普选”
2019-09-19 19:14 香港 -
医生拒给产妇剖宫产遭家属殴打,打人者被判9个月
2019-09-19 18:55 医患关系 -
死活不让“女儿”读南大,陶虹一扭头就真香…
2019-09-19 18:49 中国电视剧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