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贬低“四大发明”就遭停课处分,是不是太过分?
关键字: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ID:xiake_island)
这两天,又一“有生之年系列”问题荣登知乎热搜榜单:
“一高校老师因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遭停课两年,你怎么看?”
本文图片均源自微信公众号“侠客岛”
事情尚要从6月中旬说起。
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在课程QQ群“创新的本质2019”和学生讨论论文选题时称,“‘四大发明’在世界上都不领先,也没形成事实上的生产力或协作”“中国古代没有实质上的创新”。
随后,有学生在群聊中“回击”郑文锋侮辱“四大发明”,并质疑其学术水平;聊天记录截图稍晚则被曝光于网络,引得网友纷纷就此事“引经据典、著书立说”。
7月16日,电子科技大学发表声明,依据《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取消其评奖评优、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资格,停止教学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
网友找出《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相关条例
8月21日下午,郑文锋表示同意学校的处理流程和结果,不希望再有人追究与跟踪此事——“我要好好做科研了,这事就过去了”。
鉴于事情已经成了高热不退的公共话题,不管郑教授怎么觉得,岛叔觉得还是要说两句,不对,是三句:
讨论“四大发明”的相关问题,应该属于学术论争;学术话题可以争对错,但不宜对当事人打板子,上纲上线就更不对;大学教育贵在启发,贵在碰撞,应该营造、保护争鸣的局面。
课程QQ群聊天记录截图
失范?
“四大发明”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文化常识了,是中国智慧给世界做出的杰出贡献。
而对于它的质疑,也老早就有。比如2006年,余秋雨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就认为“四大发明”的地位被高估,“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在他看来,中国古代的第一发明应该是天文历法。
当年的余先生没有因这番言谈受到什么处分,为啥郑文锋就要停止教学?
校方的理由是,有师德失范行为。
什么是师德失范行为?岛叔为此特地去翻看了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逐条对照下来,能套上的大概只有这句: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看网上的QQ聊天截图,感觉郑老师的话实在是硬邦邦的,不仅与“委婉”毫不沾边,还近乎全是“都听我的”、“不要你觉得”。至少可以说是因为缺乏“人格魅力”、学生没被他感染,才会落得个被举报的结局。
好吧,岛叔实在编排不下去了……相较之下,校方的说法其实是更难以服人心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有这么一句: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郑老师的做法如果不算是维护学术尊严,那算不算学术自由呢?
“四大发明”的提出,是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从李约瑟把它总结出来后,叫好的、反驳的、解释的、拔高的论文或文章,数不胜数。在这种学术讨论、相互诘难中,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相关问题越辩越深、越辩越明。
郑老师在与学生谈论该话题时,完全可以、也应该畅所欲言。学生同意也好,反对也罢,都是正常的。
而此次事件中,有当事班级学生反映,聊天记录系由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作业的部分学生设计曝光、举报,截至发稿,此说法尚未被确实。
其实,正确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同意的找证据证明,反对的找证据反驳,哪里有上纲上线、说老师侮辱“四大发明”的道理?
把聊天记录四处散播、经营舆论,究竟是何居心?
岛叔想起了前段时间岛友群里近乎“同款”的聊天截图外传事件,有些人将群聊内容随意公之于众、再大扣帽子。且不说其观点是否正确,这种做法至少在道德上是有瑕疵的,会让人在公共空间讨论时产生“寒蝉效应”。
何况是在难得一片净土的“学术圈”——做学问的话,绝对不该是这个做法。
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科的一大特点,即是其价值评判机制的“复杂”。
唐诗谁不会背上一二十首?康熙乾隆的故事谁不能讲上几个?孔子孟子韩非子谁不晓得?但要想深入就难了,而且要命的是,标准并不划一——数学上,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但李商隐的《无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人言言殊。
因此,文科教育重在启发,重在碰撞,至于碰撞出什么奇思妙想、古灵精怪都没关系,只要言之成理就是收获。
照本宣科的老师,组织的考试容易通过,但学生学不到新东西;喜欢在课上讨论,给学生提供新思路、新想法的老师,往往能让学生的大脑真正动起来。对于当下的情形而言,后者无疑是少的;也正因其少,更应该大加鼓励。
古史辨派的领头人顾颉刚,上课时就怕学生没有想法,特别喜欢学生跟自己辩难。一有这样的学生,他就鼓励其把想法落在笔端,找材料去写成文章。尤其有一点,顾颉刚会把自己和某个学生的私下讨论印成讲义,发给班上所有同学,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
这就相当于顾颉刚把和学生的聊天记录公之于众。如果哪个学生对其不满,完全可以把这白纸黑字拿出去宣扬他是学阀。但如是挟私报复之下,恐怕不是师德有亏,而是要叹一句学生“太过聪明”。
话说回来,这次的事情究竟为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舆情不断?
一方面,四大发明是否是根本上的创新,我们不急于下学术定论;但能背着“四大发明”的筏子、处处施压,倒确实是一种创新应用,“小题大做”之下,还乱了尊师重道的画风。
另一方面,如岛上所历,类似舆情红线早已不在少数、也引人人自危——现在有一个趋势,就是不少单位、机构对舆情避之唯恐不及,一旦网上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息事宁人,或是赶紧处理当事人,或是停掉课业,造成真正不可逆的伤害。
然而,如果处理得太草率,不能服众人之口,不是会形成更多更不利的舆情吗?揣着指南针却误入了歧途,凭着来历不明的火药把“学界太平”轰上天,最后众人皆以沉默来自保,耽误的又是谁的前程?
不管舆情闹出了什么动静,实事求是才是最好的指导思想。有了实事求是,就什么都不怕了。
- 原标题:【解局】贬低“四大发明”就遭停课处分,是不是太过分?
- 责任编辑:张大卫
- 最后更新: 2019-08-24 07:54:37
-
人民日报:第三轮反制说到做到
2019-08-24 07:52 中美关系 -
90后妈妈杀死8月大女儿,称怕死后无人照顾她...
2019-08-24 07:38 -
港龙空勤工会主席被炒,香港“泛民”组织叫嚣包围国泰城
2019-08-23 22:58 香港 -
上海迪士尼:“不接受调解”说法不符合事实
2019-08-23 22:50 -
女司机用防狼喷雾喷交警,已被北京警方刑拘
2019-08-23 22:29 依法治国 -
香港高院批准港铁临时禁制令,有效期至下周五
2019-08-23 22:27 香港 -
稳增长、迎进博、促健康……今天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提到了这些关键词!
2019-08-23 21:24 上海观察 -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港铁正在申请临时禁制令
2019-08-23 20:51 香港 -
蔡英文金门“巧遇”马英九
2019-08-23 20:50 台湾 -
微纪录片《穿越历史长廊 探寻文化伟力》
2019-08-23 20:17 -
习近平:确保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 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2019-08-23 20:10 -
他今天被释放?中方回应
2019-08-23 20:08 香港 -
外交部新闻司添新人,这次是“网红”
2019-08-23 19:59 中国外交 -
国泰航空:吴敏儿非国泰员工,其立场与国泰无关
2019-08-23 19:40 香港 -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今天的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会听了这个辅导报告
2019-08-23 19:39 上海观察 -
习近平在视察空军某基地时强调 牢记初心使命 提高打赢能力
2019-08-23 19:06 -
国台办:一年来,已向金门供水近390万吨
2019-08-23 18:58 两岸关系 -
暂停内地居民赴港旅游?文旅部回应
2019-08-23 18:52 香港 -
明天又要堵机场?港警:禁制令已延长,切勿以身试法
2019-08-23 18:34 香港 -
三大运营商否认“4G降速”传闻
2019-08-23 18:1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