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这次展览,我们问了问台北故宫
关键字: 祭侄文稿【文/观察者网 童黎】
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颜真卿《祭侄文稿》明天(16日)将在日本展出,出借该国宝的台北故宫博物院15日下午接受观察者网采访,否认有关出借过程不合规的质疑,并告知了参观者需要遵守的要求。
该院新闻部门还称,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出借一事并无争议,并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押运、布展工作则由台湾方面负责。
在此之前,有人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文化交流,也有民众因为日本丢失借来文物的“前科”,远赴日本展出对脆弱书画类文物的损坏,以及怀疑台北故宫出借程序不合规等问题,而对该展览计划产生了不满情绪。
台北故宫内部无争议,外部分歧大
15日下午,台北故宫博物院新闻联络人回应观察者网称,关于出借《祭侄文稿》一事,当时台北故宫内部对此没有争议,并反问“请问为什么会有争议?”
他随后强调,展出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在博物馆硬件、文物保存环境和展览展示规划上,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博物馆。
但台北故宫曾透露,《祭侄文稿》等文物2015年12月由冯明珠前院长签核同意出借,2年半后,林正仪前院长正式签了约。台北故宫方面此次未正面回应这是否属于正常推进速度。
图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除此以外,新闻联络人15日还向观察者网确认,《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押运工作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负责,布展也由台湾研究人员亲手处理,在温湿度控制等方面会有一定的作业规范。
尽管博物院内部没有争议,但外部分歧明显。此前有台当局“立委”质疑,“这么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更有台湾网民询问是否“对日本太大方”,为何不见公开说明,就突然外借。
有台湾古董收藏家在媒体发文指出,这类纸本文物,本身就属极脆弱、极易损的国宝,可谓“展一次伤一次”,其重要性不言可喻。文化交流确实重要,但未必要出借《祭侄文稿》这种国宝等级的文物,何曾见过或听闻法国卢浮宫将镇馆之宝《蒙娜丽莎的微笑》出借。
微博网友@某个张佳玮 也认为,“纵然是台北到东京,一路郑重无比地运输保存,然而阳光的紫外线会让纸本泛黄褪色发脆。尘埃虫卵会让纸本风化。水蒸气更是不能沾。换言之,除非这帖完全搁真空里,否则是必然会受损的。”
台湾名嘴黄智贤15日上午还发文称,《祭侄文稿》已在库房休息十年,要出来,当然要放在台北故宫,这是最万无一失的做法。纸质脆弱,温度湿度光线,搬运,都会伤害,外借风险太大。
她还从台湾的角度考虑称,放在台北,全世界的书法研究者,都会来台北看《祭侄文稿》,不是有利于台湾观光?
不过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一方面,肯定了东京展出《祭侄文稿》时所给予的高规格;一方面,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向澎湃新闻提出,所有的展览都会有些微的伤害,“但其实存放在那里也会有些微的伤害,俗话说‘纸寿千年’,其实纸寿并不止千年,《平复帖》就1600多年了,也展过不少次,只要不是太频繁的展览,有一定休养期,做好保护,这些文物当然都是应该适当展出的,文物展出的直面性与教育意义是巨大的。而且,博物馆馆际之间互通有无很正常,我很希望《祭侄文稿》有一天能到上博展出。”
想看《祭侄文稿》,得守这些规矩
被问及《祭侄文稿》展厅对参观者的要求时,台北故宫向观察者网发来了一张截图,并称为了文物保存、维护安全,展场内需配合相关安全措施。
截图除了显示禁止拍摄、饮食等标识外,还写明展示室内的温度、湿度、照明是遵守作品保护相关的国际基准和惯例,以及展品借出人的要求来管理的。因此,展示室的环境不是特别舒适,希望各位参观者理解。
台北故宫博物院提供
该颜真卿真迹已有上千年历史,其展出条件曾引起不少人担忧。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童黎
- 最后更新: 2019-01-16 08:46:23
-
三款社交APP同日“围剿”微信?
2019-01-16 08:24 互联网大佬 -
“造城市长”耿彦波卸任 被称现实版李达康
2019-01-16 08:24 -
-
成都的车可以在引擎盖上煮火锅了?
2019-01-16 07:48 西南城事 -
班费供教师吃喝沐足 郴州教育局回应
2019-01-16 07:32 -
有人让我劝中国人不要移民,当时我这样说
2019-01-16 07:31 中国模式 -
调查组:华林酸碱平涉嫌传销 负责人被控制
2019-01-16 07:12 依法治国 -
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被查
2019-01-15 20:36 廉政风暴 -
台北故宫称《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符合程序”
2019-01-15 20:09 台湾 -
“以前不许外媒旁听庭审,有意见;现在允许去,也有意见”
2019-01-15 20:07 依法治国 -
《求是》发表习近平重要文章
2019-01-15 19:53 -
习近平对新时代政法工作的这些要求要牢记
2019-01-15 19: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双喜”临头:熊娃误把痰盂当帽子戴…
2019-01-15 18:44 中国雷人秀 -
选举大败后 蔡英文开追大陆宫斗剧
2019-01-15 18:12 台湾 -
美国老太太边看中国电影边流泪:这种场景我们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2019-01-15 17:59 这就是中国 -
小学有194个博士家长 校方:因位于科教创新区
2019-01-15 16:18 -
男子救猫被困15米高大树 猫纵身一跃走了...
2019-01-15 16:07 趣读 -
“有没有认真学中国法律?”
2019-01-15 15:45 依法治国 -
自习课丨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2019-01-15 15:33 -
男子教训霸座男 被判4个月拘役罚6万
2019-01-15 15:31 愤怒的中国人
相关推荐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64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19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9“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