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上海考察的这些细节,温暖、感人
关键字: 习近平央视网11月8日消息,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11月7日《新闻联播》、V观等报道充分展现了总书记关注百姓民生、深受群众爱戴的诸多细节,人民领袖的亲民形象感染着每个人。
察看托老所 关注老有所养
11月6日上午,习近平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与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亲切交谈,并祝他们生活愉快。
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是虹口区设置的35个市民驿站之一。为满足居民社区生活各方面需求,虹口区努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
在托老所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几位年龄在79至92岁的老年居民正在制作手工艺品,总书记亲切向他们问好,并与他们一一握了手。老人们激动地握着总书记的手,向总书记描述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有位老爷爷和总书记握了三次手。
习近平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党中央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
习近平的关怀,使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幸福写在每个人脸上。有位老奶奶感激地说:“我们托主席的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这关系到老年人口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晚年幸福,也关系到他们子女工作生活,是涉及人民生活福祉的大事。总书记近年来到各地调研也常常关注当地的养老情况,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市民驿站里,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党员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习近平十分感兴趣,仔细听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并不时询问有关情况。一位小伙子向总书记介绍说,参加公益活动对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新时尚。习近平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新闻联播》视频画面中,墙上的“一切为了人民”“倾听民声”字样格外醒目。
垃圾分类事关每个人,是一件全民参与的事情,关系到中国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垃圾分类的进展折射了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垃圾分类成为新习惯、新风尚、新规矩,文明行为就能逐渐养成,生活环境就能得到改善。
从“厕所革命”到垃圾分类,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连着千家万户,而这些也是总书记心中牵挂的“大事”。
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
在市民驿站,习近平还叮嘱工作人员,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就在社区。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把社区居民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
总书记一直关心社区工作,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为民的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牵挂,不断满足百姓提出的新需求。
临别时,闻讯赶来的居民簇拥在总书记身边,争相同总书记握手。一声声“总书记好!”叫得真切响亮。总书记上车后仍打开车窗,微笑着向大家挥手。
纵观总书记近年来基层调研,他总会走到群众中去,面对群众谦和可亲、平易近人,让人内心倍感温暖。
城市管理如精细绣花
6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通过大屏幕了解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运营情况。
习近平强调,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7日下午,习近平在听取了上海市委和市政府工作汇报后,对上海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其中第四点就是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要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更加注重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管理上海这样一座超大城市,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城市治理搞得好,社会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
而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是慢活细功夫,打磨这个城市,很多细节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抓。
其实早在2017年3月两会期间,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就曾说过:“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他还指出,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是关系上海发展的大问题。而今,一年多过去,习近平再次提出希望:上海要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回顾总书记接地气的话语和要求,以“绣花”为喻,强调的就是一种城市管理“微操作”,哪儿下针、缝多密都要精准,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管理和一切工作的坐标。(文/刘亮)
标签 习近平- 原标题:习近平上海考察的这些细节,温暖、感人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8-11-08 17:37:23
-
95岁的基辛格又访华了
2018-11-08 16:18 中美关系 -
-
魏凤和率团离京访问美国
2018-11-08 13:46 中美关系 -
杨洁篪见博尔顿:第二轮中美安全对话为两国元首会面做准备
2018-11-08 09:05 中美关系 -
习近平向互联网大会致贺信,引发中外人士共鸣
2018-11-08 08:52 世界互联网大会 -
习近平在沪考察: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2018-11-07 20:59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珠海原市长李泽中被双开
2018-11-07 20:09 廉政风暴 -
昂山会见中联部部长:感谢无私帮助
2018-11-07 20:09 -
中期选举结果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中方回应
2018-11-07 17:39 中美关系 -
半月谈:中国人应放下暴富的沉重包袱
2018-11-07 17:19 -
外交部:中国网民每天产生300亿条信息 说没言论自由的什么逻辑?
2018-11-07 16:35 中国外交 -
被迫假离婚13年后,这对维汉族际婚姻的夫妻终于复婚了!
2018-11-07 13:30 婚姻故事 -
习近平向第五届互联网大会致贺信
2018-11-07 12:06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习近平寄语上海:勇创国际一流城市管理水平
2018-11-07 11:3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下属强制戒毒竟被作“病假”处理,南昌市水务局多人被处分
2018-11-07 11:35 廉政风暴 -
-
教育部等六部门: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来认定困难生
2018-11-07 10:16 中西教育 -
天津检察机关依法对赖小民决定逮捕
2018-11-07 10:10 -
习近平登上中国第一高楼 俯瞰上海城市风貌
2018-11-07 10:08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中国接受联合国人权审查:邀外国政要访问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
2018-11-07 09:20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他称“无法确保出席阅兵式的各国领导人安全”,俄方回击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