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干部诉苦:一些地方层层搞督查,一年两百多天在陪同检查
关键字: 乡镇干部诉苦乡镇干部层层搞督查文章转自微信公号“半月谈”
督导、督查、督察……都是上级通过实地查看、走访调研、翻阅资料、询问答复等方式,督促各项工作完成的一种手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督查,有力促进了各项任务保质按时完成。然而督查过多过滥,则可能适得其反。
半月谈记者在基层采访时,听到许多乡镇干部诉苦:中央层面的督查很有必要,但目前一些地方层层搞督查,已成基层不能承受之重,不仅没有达到促进工作落实的效果,反而严重耗费了具体抓落实的人力、物力、精力,产生反作用。
都在督查,谁来落实?
问:这段忙啥呢?
答:精准扶贫。
问:扶贫部门干啥呢?
答:督查我们。
问:这段忙啥呢?
答:污染防治。
问:环保部门干啥呢?
答:督查我们。
问:这段忙啥呢?
答:土地执法。
问:土地部门干啥呢?
答:督查我们……
问:你是哪个部门的,怎么谁都督查你们?
答:我是乡镇干部。
这是半月谈记者在华北、华东一些乡镇采访中听基层干部说的段子,细节不同,大体内容相仿。显然,这有些夸张,但反映的问题却很真实。
近年来,在各项工作抓落实的要求下,各种形式的督查多了起来,作为在一线落实各项工作的乡镇党委政府,迎检压力之大难以想象。
“从2017年9月开始,仅乡上的2个锅炉,各级部门就查了10多次。”一位乡镇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以环保督查为例,2017年4月,原环保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开始了历时一年、共计25轮次的环保督查。
而在原环保部督查之前,市里和县里不放心,还要自行提前检查几次,再加上各种专项整治检查和市县两级的日常检查督导,仅环保一项,平均每半个月上级就检查一次。
“有检查就一定有追责,来的都惹不起,所以要好好陪。”一名镇党委书记说,上级来检查某项业务,下级政府领导和业务部门都得陪同。
到了乡镇一级,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都得陪同,否则可能会被认为不重视。“我一年中有200多天在迎接、陪同检查,有时候这个检查组还没走,另一个又来了。”
东部某省一位负责畜牧、林业、水利等多方面工作的乡镇干部说,从今年3月以来,他迎接、陪同上级各个部门检查指导工作的次数已经超过50次。
到了年底,光迎检这一项工作就忙不过来,乡镇日常工作基本不干了。他感叹道:“现如今督导检查的人比具体抓落实的人还多。”
重形式轻内容,工作未落实反落空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促进工作落实的各类督查,许多都演变成形式主义,不仅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更影响了被督查工作的落实。
“上级检查的时候过分重视台账,开会多、研究多分值就高,对工作的结果反而不太重视。”一名乡党委书记对此很不理解,有的工作开会多与其说是重视,还不如说是效率低。本来一个会就能解决的事,开那么多会干什么?
据这名乡党委书记反映,不管是计生、宣传还是党建,各项工作的检查考核都会被细化成分值,比如评价领导是否重视,要看“开过几次会、研究过多少次,是什么级别的会布置的”,还有的要求每月必须开会研讨一次,每一项都对应着相应的分值。
为了应付检查,有些乡镇想出一个绝招:在一个多议题的会议中频繁变更会议室的电子条幅,换一个议题就换一个会议名称,拍照留念以备督导检查。
“整天被督导检查,不少乡镇干部已经是背着不止一个处分在干活了,谁也不想因为台账的问题背处分。”一名乡镇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大家的想法是,不管形式主义不形式主义,既然上面要看,先把台账做漂亮,等检查过了再说干活儿的事。
以扶贫检查为例,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不同部门要求的材料侧重点不同,考核指标排列顺序不同,他们大量的时间用于给不同的部门准备不同的材料,对脱贫攻坚工作不但没有推动作用,反而侵占了他们抓工作落实的时间。结果“工作没有落实,反而落空了”。
上面千条线,乡镇一根针,各级各类督查人多频次多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不少基层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由于各类督查太多,基层一些日常工作只能放到晚上和周末做。“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白天陪检查,晚上开会布置工作更是家常便饭。”一位乡镇干部说。
减数量提质量,督查要“瘦身”
干部群众和专家认为,在当前改革发展不断提速的大背景下,有些督查是必须的,是保证各项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但是,层层督查、形式大于内容的督查则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亟待“减数量、提质量”。
对督查要持审慎态度,不能太随意。一位党校教授认为,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进行督查,并注意频次。对于工作难度大、程序复杂的事项,可以带着标准、规则,就不同时间段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去督促检查;对于流程简单的事项,在推进过程中就没必要三番五次去查,可以直接“要结果”;常规工作要形成制度,不能心血来潮,说查就查。
上级单位不要为了自己“留痕”折腾乡镇干部。一位曾参与督导检查的干部坦言,本身督查是为了抓落实,可如今一些督查却成了督查单位规避问责所需。“虽然自己制定的检查评比细则并不科学,效果也有待商榷,但是通过到乡镇督查,有关部门可以表现自己重视某项工作,抓落实也留了痕迹。”
同一项工作检查应统一时间集中开展。不少乡镇干部提到,比如年底的扶贫检查,可能涉及到产业、卫生、教育方方面面的工作,不要今天扶贫办去查,明天教育局去查,后天卫计局去查,可以规划一下,各部门集中进行,避免占用乡镇干部过多时间。同时,有些数据可以共享,各个部门不要各自为政,都伸手向基层要数据。
提高检查人员自身素质,避免检查者“念歪经”。华北某市要求乡镇干部必须保证晚上1/3的人员在岗,并异地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夜查。一位乡党委书记说,检查组某晚去检查时,他们正在开全体会议布置工作,按说人数远超1/3,但检查组非要对照当天值班表核对人名,还要求每人必须出示身份证,某职工没带,不得不翻箱倒柜找到一份身份证复印件才算过关。这不是促进工作,这是瞎折腾。
(记者 范世辉 邵琨)
(原题为《乡镇干部:来督导督查的人比抓落实的还多!》)
- 原标题:乡镇干部诉苦:一些地方层层搞督查,一年两百多天在陪同检查
- 责任编辑:唐艳飞
- 最后更新: 2018-08-28 09:33:18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纪实
2018-08-28 07:25 廉政风暴 -
在滴滴司机群里侮辱遇害女孩的网民被拘
2018-08-28 02:08 -
“个税起征点5000元标准从何而来?”
2018-08-27 20:46 依法治国 -
对信教党员,党纪处分条例新增处理规定
2018-08-27 17:34 廉政风暴 -
民法典分编草案:不再保留计划生育有关内容
2018-08-27 17:01 依法治国 -
个税法二审!赡养老人支出纳入专项附加扣除
2018-08-27 16:20 依法治国 -
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2018-08-27 15:16 一带一路 -
图解:习近平主席引用的“非洲典故”
2018-08-27 13:40 一带一路 -
努力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
2018-08-27 13:3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习近平引领“一带一路”从愿景走向现实
2018-08-27 13:20 一带一路 -
《名家访谈》第一期 | 著名表演艺术家王汝刚
2018-08-27 10:23 上海观察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前后对照表
2018-08-27 07:54 廉政风暴 -
中国为何最崇尚“统一、秩序、稳定”,而欧洲没有?
2018-08-27 07:20 中国模式 -
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印发
2018-08-26 23:14 廉政风暴 -
汪洋西藏调研:宗教界要勇于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
2018-08-26 21:05 -
中欧班列开行10000列:从未晚点
2018-08-26 20:07 中国外交 -
《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实施 主要通过随机抽选产生
2018-08-26 16:29 依法治国 -
习近平对中船重工3名同志壮烈牺牲作出指示
2018-08-26 10:1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首会 全面依法治国有了哪些最新部署?
2018-08-25 20:10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
环球:中美磋商后,中方的思路应更清晰
2018-08-25 10:53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30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评论 87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评论 118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评论 265最新闻 Hot
-
“没有好消息,但他是靠经济议程当选的,那问题就来了”
-
义乌玩具商对特朗普翻白眼:我们不在乎!
-
挑起对华贸易战,“特朗普让美国娃准备:为国牺牲”
-
内阁“鼓掌欢送”,特朗普:委屈你了
-
无罪判决被撤销,李在明参选韩总统之路再添波折
-
为什么丧亲也成了婚恋中的“劣势”?
-
日本急着跟特朗普签协议:中国都说你不可靠啦
-
美乌终于签了矿产协议,最后一刻仍在“拉扯”
-
黄仁勋劝特朗普:得改,中国紧追其后
-
爱尔兰瑞安航空想买C919,美国有人先跳起来
-
特朗普:他们都讨厌我
-
“美国鼓励印巴合作”
-
美国一季度GDP萎缩0.3%,特朗普嘴硬:关税没错
-
“如果没有人口大国愿意派遣兵力,这一计划将是死路一条”
-
泽连斯基暗示要袭击俄胜利日阅兵式?俄方回应
-
“美国负债超33万亿美元,没钱补贴欧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