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快车道!李强详解“上海会议”成果落实
关键字: 李强重点在一体化的“一”字上做文章,近期“五个一”是着力点
建好“一张网”,让区域联通更便捷
记者:长三角近期有一批“断头路”被打通,在交通等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接下来还有哪些重点谋划?
李强:纵观全球,没有一个地方因为封闭而发展,都是因为开放而兴旺,长三角亦应是如此。以互联互通为前提,我们将打造陆、水、空、信息四张网,把区域内陆、水、空、信息的重要节点连起来,让区域联通更便捷。
陆路网方面最主要是打通断头路;此外,长三角还可以就发展无人驾驶的智慧公路,共同推动规划布局;同时,加强长三角城际铁路网整体设计,形成快速通达的网络。
水路网方面率先探索实现航道统一规划、船舶统一设计、建设统一标准、服务管理统一模式,把长三角港航资源用好用足。
航空网方面正在研究整体规划,让区域内各机场都有合理的分工定位,提升长三角航空枢纽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信息网方面提前布局新一代信息网络,特别是5G网络,还有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长三角要率先布网、率先建设、率先应用。
打造“一个库”,让数据资源更管用
6月1日,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前,长三角三省一市领导考察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先进肿瘤放疗技术。陈正宝 张驰 摄
基础设施连通,还包括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我们计划打造“一个库”,让数据资源更管用。我们将联合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把数据格式、口径、目录、接口等都统一起来。一方面抓紧推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把各自的政务数据、行业数据、社会数据统一按标准进库。另一方面依托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省市共享应用。信用信息共享,有助于形成跨区域信用惩戒模式,联合建立“红黑名单”,提升各类主体的信用感受度。此外,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通过成立长三角食品、重要农产品追溯联盟,制定数据共享的安全信息追溯标准,使管理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编好“一张图”,让产业创新更协同
记者:各地产业发展中的竞争与协同,一直受到关注。未来三省一市应如何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布局优化?长三角各地都在狠抓优化营商环境,那么一体化进程能否加速长三角成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优区域之一?
李强:我前面提到,长三角座谈会成果丰硕,特别是会上审议通过了三年行动计划,梳理提炼了42项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其中也包括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优化。我们感到,重点还是在一体化的“一”字上做文章,做到一盘棋考虑、一体化建设,形成整体合力。
在这方面,我们将编好“一张图”,让产业创新更协同。三省一市各有特色优势,要认清优势、各扬所长、补好短板。当前要通过摸清家底,编制好长三角产业和创新资源标识图,把各自产业特色和基础标识出来,既防止重复投入、资源浪费,又推进产业联动、资源共享。比如,把创新资源标识出来,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开放共享,共同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比如,把产业集群标识出来,每个地方集聚了哪些产业集群、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能一目了然,各地产业发展也就能有所侧重、有所分工,真正形成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集群。
共认“一个章”,让改革效应更凸显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长三角三省一市在探索中也形成各自特色优势,比如上海的“一网通办”,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苏的“不见面审批”,等等。我们也注意到,现在很多企业都是跨省市经营,如果能在更大范围推进“放管服”改革,就能使企业办事更方便,也会让长三角成为更有活力的区域。我们将抓紧研究共认“一个章”,整体优化长三角营商环境。
市场准入方面,统筹建立统一、透明的市场准入政策,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帮助市场主体降低制度性成本。市场检测方面,在标准、计量、检测认证等基础领域加强合作,推动标准和检测认证结果的互认。大通关建设方面,加快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努力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办好“一张卡”,让群众生活更便利
记者:老百姓感受一体化的成效,有一个直观的角度,就看“一张卡”能否刷遍长三角的公交、地铁、医院、社保。下一步,如何在民生领域加强合作,让老百姓更多更好共享一体化的发展成果?
李强:最近有一件事,我觉得做得很好,就是三省一市正在积极推动民生档案资源共享,方便群众异地查阅利用,老百姓对此感受很深。长三角地区往来密切,老百姓对“一卡联通”“一卡结算”的需求很突出,尤其是在交通、医保、养老等领域。办好一张卡,既让老百姓有获得感,也能够增进对一体化的认同感。
民生“一卡通”,首先要“通”起来。我们将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研究打通各地异地结算、系统对接。同时,功能要“多”起来,从老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比如交通、医保、养老,今后还有文化消费、旅游等,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增强认同感。
此外,要进一步健全完善长三角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以更加精准高效的减排措施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上下游联动、水岸联治,加强水源地协同保护,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喝到好水、放心水;推进港口岸电应用、重污染天气联动应对等共性问题突破,共同保障好环境质量。
这几个方面,在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三省一市提议分分工,利用各自优势和特长牵头负责。总之,就是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上海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苏浙皖各扬所长,共同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地。
2018年6月11日,李强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共识成果的思路、目标、部署和举措,接受解放日报、文汇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联合采访。 陈正宝 摄
上海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服务”二字文章
记者:下一步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上海在发挥好“龙头”作用上,有什么新的思考、新的作为?
李强:2014年总书记就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最近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上海要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这是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也是对上海的期望和鞭策。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服务”二字文章。上海历来就是为全国服务的,这是上海的使命和职责。新的时代背景下,尽管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上海服务全国、服务长三角的使命没有改变,只是服务的内涵、形式、层面与过去不一样了,重点要发挥好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不断增强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为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便利。
一是在推动区域能级提升上有新突破。中央要求上海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这其中的“国际”“全球”“世界”等定位,说到底,就是希望上海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我们自己要努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紧盯全球顶尖城市,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同长三角城市联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周边城市的能级都很强,发展各有特色。上海将主动对接,虚心学习,相互促进。只有各个城市各扬所长、优势互补、功能联动,整体提升长三角城市群能级,才能更好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二是在推动长三角改革开放上有新突破。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全国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海提出,要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坚定不移做深做透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改革合作,搭建开放平台,推动长三角继续走在前列。共同推动国家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举措落地,打造服务“一带一路”桥头堡,以高水平开放的主动赢得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动。这方面,上海将为长三角引进来、走出去,提供更多通道、更大舞台。我们将联合推进制度创新,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等平台,深化重大改革联动,推动更多的制度创新成果在长三角复制推广,整体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三是在推动长三角资源共享上有新突破。资源共享是一体化发展实现“1+1>2”的关键之策。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关键还是要大力破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促进市场融通、要素流动、资源共享。上海在人才、教育、医疗、科技、金融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高端资源。一方面,要主动对接三省需求,包括大科学设施共享、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战略产业联盟、数据开放共享等,全面深化合作,推动长三角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共建共享,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生态保护等,强化高层次、多样化的服务供给,推动公共服务便利化,让更优、更好资源惠及更多长三角老百姓。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出现更多世界级大公司
记者: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如何发挥好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李强:我觉得有三方面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
一是要充分发挥大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当前,已经有一些大企业在长三角布局,发挥各自在市场和技术上的长处,形成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长三角有很多有理想、有情怀的企业家,政府要更好发挥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国企、民企、外企等各类企业参与推动一体化的积极性。企业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更敏感,政府要积极协调,关键时刻推动一把,企业往往就能闯出一片全新天地。要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长三角地区出现更多的世界级大公司。
二是要建立长三角咨询专家常态化交流机制。立足长三角长远发展,发挥好专家智库的作用,推进前瞻性研究,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要发挥媒体作用,推动形成更多共识。这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举行前后,长三角三省一市主流媒体集中宣传报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在长三角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的过程中,要更好发挥媒体作用,搭建好经常性的交流机制和合作平台,更多、更及时地提供各种有益于长三角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
标签 上海-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快车道!李强详解“上海会议”成果落实
- 责任编辑:吕栋
- 最后更新: 2018-06-12 12:01:45
-
被刀捅、被斧砍,这些官员因何殒命办公室?
2018-06-12 07:32 -
市委领导一句“那还等什么” 拖了10年的事当场解决
2018-06-12 07:26 基层治理 -
农民下水田为李克强让路 被总理一把拉上来
2018-06-11 18:00 -
湖南监察委留置涉腐老板 纪检组长带头对抗抢人
2018-06-11 09:40 廉政风暴 -
降职落马官员“第二春”:从收废品到“网红经济学家”
2018-06-11 07:36 廉政风暴 -
上合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新闻公报
2018-06-10 20:32 -
上合峰会落幕,习近平宣布取得这些成果
2018-06-10 14:10 上合组织 -
中方将在上合银行联合体设300亿元专项贷款
2018-06-10 08:53 上合组织 -
习近平祝酒辞: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
2018-06-09 20:05 上合组织 -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统 印度总理
2018-06-09 19:30 中国外交 -
大咖云集、思想盛宴,第二届“思想者论坛”火热开启!
2018-06-09 17:38 改开40周年 -
受贿、洗钱、染指千亿地铁 纪委书记儿子上演外逃戏码
2018-06-09 14:45 廉政风暴 -
普京做煎饼果子:您得记住,这是我做的
2018-06-09 09:10 中俄关系 -
中俄元首观看青少年冰球赛,比分是……
2018-06-09 09:09 中俄关系 -
“普京总统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
2018-06-09 08:53 上合组织 -
青岛进入“上合时间” 多国领导人陆续抵达
2018-06-09 08:10 上合组织 -
缅甸若未能偿还债务中国将控制皎漂港项目?外交部回应
2018-06-08 21:13 中国外交 -
习近平普京同乘高铁赴天津 观看冰球比赛
2018-06-08 19:09 中俄关系 -
习近平向普京颁授“友谊勋章”
2018-06-08 18:10 中俄关系 -
无声的革命:知识决定政治权力分配
2018-06-08 07:20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52“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73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32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148“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
又作妖,美议员要提案强制英伟达芯片植入定位系统
-
“普京接受了邀请”
-
特朗普暗示:他俩可以接班
-
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
威胁美国后又滑跪,日本财长:不抛美债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