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两会:人大会议闭幕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关键字: 2017两会李克强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2017两会李克强记者会李克强记者会两会李克强彭博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李总理,您好。
李克强:
继续用中文,给你充分的时间。
彭博社记者:
我的中文不够,对不起。随着美国收缩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包括退出TPP,似乎中国愿意在全球贸易中发挥领导性作用。您和习近平主席都倡导自由贸易、开放型经济以及全球化。但同时我们看到,中国也在实施不公平贸易,开放自身经济速度还不快方面遭到批评。请问,在未来一年,中国方面会采取什么措施让国际社会确信中国是要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
李克强:
首先,在全球化进程受到一些非议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挫折的情况下,中国始终坚持一贯的立场,那就是:维护经济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这本身就表明中国是要推动开放。实际上,全球化使各国都受益了,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像分配等方面,但它们不是全球化本身的问题,而是应对的问题。中方也愿意和世界各国一道来改善全球治理体系。全球化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关起门来以邻为壑,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样,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这其中也因为中国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扩大开放。中国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但关起门来也办不好自己的事情。所以我们的开放大门会越开越大。当然,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回过头来看,这几十年来,我们的步伐一直是向前进的。
去年,我们吸引外资在发展中国家仍居首位,达到1260亿美元。世界银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估,去年和2013年相比上升了18位。我们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经逐步扩大到11个省区市,而且还会把普遍适用的经验向全国推广。我们还要在今年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不断推出扩大开放的措施。我们也和很多国家提议,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者进行投资贸易协定的谈判,这些都是有利于双向开放的措施。有一点我想大家要明确,就是你的开放力度越大,开放程度越深,这里面的摩擦相应就会越多,但是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就是要打造开放的高地、投资的热土,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至于维护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这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们对已经达成或者希望达成的一些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持开放态度,也乐见其成。只要是有利于贸易自由化的,我们都会去参与、去推进,而且中国人明白,要用开放抓住全球化的机遇,不管有什么挑战都不能错过。
关于区域的自由贸易安排,涉及中国的,有条件的,我们持开放态度,愿意去进行推动。我们不会越俎代庖,不会超越区域去做不应是中国做的事情。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总理您好。我们注意到这四年来您一直都抓住简政放权这件事情不放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您所要求的本届政府要精简1/3的行政审批事项的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了,那么剩下的2/3呢?这项工作要不要继续往下推进,如果要继续的话您准备怎么推进?谢谢。
李克强:
简政放权核心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们的确已经完成了本届政府成立之初确定的任务,但是在推进的过程中发现这里面的名堂多了,不仅是审批权,还有名目繁多的行政许可、资格认证、各种奇葩证明,让企业不堪重负的收费等等,这些都属于简政放权要继续推进的内容。我们就是要在推进过程中,让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该管的事情上来。政府确实管了一些不该管、也不应属于自己管的事情,它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手脚,降低了行政效率,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我们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内,我一直说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坚韧不拔地加以推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甚至会有较大阻力,但是要相信我们有足够的韧性。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上,把市场的准入放宽了,那就要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简言之,就是要向依法依规的市场主体发出“前行、前行、再前行”的信号;向依靠劳动创业创新者亮起“可以、可以、再可以”的绿灯;对那些违法违规不良行为,就要及时亮出黄牌,甚至出红牌罚他下场。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
谢谢主持人。总理,您好。我是日本经济新闻社的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朝鲜半岛的问题。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先生从今天起访问日本,之后他还要访问中国和韩国。外界认为此访的重点之一是讨论朝鲜半岛问题。当前,朝鲜继续试射导弹,推进核武计划,导致东北亚局势非常紧张。在此背景下,中国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行动来缓解紧张的地区局势?中方将如何同日本等相关国家合作,解决所谓的朝核问题。谢谢。
李克强:
你在哪里学的中文?我听你普通话讲的很好。
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
我刚开始是在北京学的,在台湾待过,可能有台湾腔。
李克强: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的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对于联合国已经通过的相关决议,中国一直是态度鲜明,而且是全面严格执行。中国始终是核不扩散体系的坚定维护者。的确,近来半岛乃至于东北亚出现了一些紧张的气氛,紧张很可能会导致冲突,会使相关各方都受损。我们希望的是,各方共同努力,把紧张的气氛降下来,使大家都回到对话的轨道上来,最终解决问题。按常理说,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家门口整天闹个不停。谢谢。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
总理您好,我想问有关就业的问题。您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而且我们看到有报道说您每个月在看经济指标的时候都非常关注就业的变化。今年我们看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您特别提到今年我国的就业压力加大。那我想请问总理,今年会不会出现群体性的失业问题?谢谢。
李克强:
终于又听到三位一体的记者提问了。可能稍加注意你们就会发现,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提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当中,有一项是抬高的,那就是今年我们要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比去年的目标增加100万人。我们之所以要有6.5%左右的经济增速,稳增长主要还是要保就业。因为就业对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是最大的民生。就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的来源,也是居民收入的主渠道。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已经连续4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300万人以上,今年更是强调就业优先,就是要保证能够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这几年我们一直处在新成长劳动力的高峰,今年的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光高校毕业生就达79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万左右的中职毕业生,加上去过剩产能需要安置的几十万转岗职工等等。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创业就业的环境,不是靠政府去提供铁饭碗,而是让人民群众用劳动和智慧去创造或者说打造金饭碗。这几年我们就是通过创造岗位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这里我还想请记者朋友包括外国记者能够多报道中国的就业岗位是靠自己创出来的。
我们完全有能力扩大就业,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对于一时不能就业、生计没有着落的群众,政府会负起责任,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今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您认为过去四年多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最难攻克的又是什么?谢谢。
李克强:
您问的问题虽然简短,但比较大。如果说到四年来施政的主要成果,那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们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始终是中高速增长,四年来增速波动也就是1个百分点左右,可以说是平稳的。而且这不是靠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来获得的,而是通过推动产业、消费升级,使经济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通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出现经济向好势头,更重要的是带动了50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
这几年,我一直听到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声音,可以说不绝于耳。去年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出现7年来增速最低的情况下,中国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这几年的实践可以证明,中国经济“硬着陆”论可以休矣。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我们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还没有问题和挑战,所以要推动改革。说到最难的,还是在深化改革方面。比如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这不仅会触动利益,而且要触动灵魂。我们要让权力不能任性,就得把那些不应该有的权力砍掉,有些涉及到部门利益,要压缩寻租的空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从中央政府一直到地方、到基层,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到有的地方去看,在简政放权中一次封了108个公章,用一个公章代替。中国太大,不知道类似的情况哪些地方还有。你们可能也都记得,在前几年两会上,曾有人展示了一个项目审批“万里长征图”,据说现在变成百里了,百里也不少啊,还要继续推进。我前面已经讲了,不管有什么样的阻力,我们都有足够的韧性推动改革。改革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让群众得到实惠,为政之要就是要舍小利、顾大义、顺民心。谢谢。
- 原标题:2017两会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敏洁
-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逼停特朗普? 评论 35“关税犹如泰山压顶,将‘不可逆转’伤害美国经济” 评论 78“史无前例”,英国政府将接管英国钢铁公司 评论 175“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评论 37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评论 1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关税增加金融危机风险,欧洲需要答案”
-
美伊首轮间接谈判结束,伊朗外长:双方希望在最短时间内达成协议
-
美国小企业哀叹:我们呢?我们的活路在哪里?
-
“特朗普家族全面参与加密货币项目,获利近10亿美元”
-
旅美数十年后,中国明星数学家夫妇回国
-
美国低调豁免部分商品,“对华关税现首个松动信号”
-
探访义乌后,法媒感叹:美国订单少了,士气反而更高
-
“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特朗普盯上太平洋海底”
-
“一团糟!关键是,各国能忍到几时?”
-
“美国既非全知,亦非全能”,毛宁分享肯尼迪讲话
-
又威胁上了!“再偷水,我就加税”
-
“骑虎难下!对美国人来说,真正的痛苦即将袭来”
-
“中国尊重合作,比特朗普要人拍他马屁,更受全球欢迎”
-
马斯克“不安”了
-
AI(诶哎)还是A1(诶万),美教育部长傻傻分不清楚
-
“中国药活性成分性命攸关,美国被卡脖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