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两会:李克强总理教你答记者问
关键字: 李克强答记者问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李克强答记者问2015总理记者招待会,一方面是政府施政要点的解读,一方面是政府应对媒体的示范。
尤其是后者,各级政府的不少官员,在突发事件、敏感问题的媒体应对上存在不小的提升空间,经常出现雷言雷语,很需要向总理学习。
今天,学习大国(微信号XXDAGUO)邀请到了某部委的资深新闻发言人薛稷(笔名),结合这次记者招待会,帮咱们梳理“总理答记者问”的几个关键点。
1、总理答记者问的“六度”
这次总理答记者问,总体上体现了六个度:温度、力度、广度、热度、高度、风度。
先说温度,总理一开场就和现场记者有个互动:“两会现在结束了,但你们的工作还不能结束,今天又是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这表现了总理尊重记者劳动的态度,很有人情味。此外,整场记者招待会中,总理都是很温和地发言,不是慷慨激昂,或者特别强势、特别凌厉的状态。
“两会现在结束了,但你们的工作还不能结束,今天又是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当然,该斩钉截铁时也不含糊——这是力度,体现在总理回答任何问题都是明确的,无论这个问题是多么敏感或尖锐,绝不含含糊糊地说,立场、表达都很明确。
比如在回答乌克兰问题时,总理说:“前不久,我在欧洲和乌克兰的总统会面,我跟他说了这段话。他说能不能向外公布?我说没问题,你把我的原话登到报纸上。”这样的表达,掷地有声,一个敢于担当的大国总理的形象,跃然屏幕之上。
广度体现在总理答记者问所涉及话题的广泛性上,他讲了国际的话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国内的话题,就业的、养老的,还有跨境电商,涉及面很广。
热度,记者提问都是热点话题,总理回应并不仅仅是说冷冰冰的数据,起码70%的答复都是通过亲自调研来的鲜活的事例,来阐述理论、立场。这体现了总理并非道听途说,而是亲自去感受。这是热度,也是高度。
比如在回答经济体量的问题时,总理就通过访贫问苦时观察到的西部农村的事例,来表达他感受到的中国是什么样的。以这种实在的感受来驳斥“搭便车”的说法。
另外,总理的着装、谈吐等,都是非常有风度的。这不必赘述。
2、情感站在民众一边,寻找合意空间
政府官员答记者问时,最怕讲敏感话题、尖锐话题。怎么应对?回答上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意识。意识到位,技巧才能到位。具体来说,就是在情感上要和民众站在一起,寻找合意空间(应注意与民众意愿对接,寻找民众的认同感),千万不能躲着问题走。
香港问题近来特别敏感,前一段时间占中啊、反水客啊,发生了很多事情。记者问香港政改问题,这很敏感,总理怎么回答?你香港不是最讲法治吗?我们就在法律框架下谈。首先讲大的一个原则,不去讲具体的东西,然后去找和香港民众的合意空间。如果我是一个香港居民,就可以感受到总理从情感上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然后总理还给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样就容易接受了。
- 责任编辑:冯雪
-
“特朗普想联俄抗中,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评论 56这国总统致信特朗普:帮我们打败叛军,给你关键矿产 评论 127“特朗普是对的,都怪泽连斯基对美国的天真幻想” 评论 208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评论 72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评论 260最新闻 Hot
-
“英国要是削减这个,就是屈服于特朗普的霸凌”
-
美国特使:普京不是坏人,就看乌克兰了
-
英希思罗机场CEO:感到自豪
-
加外长“鼓劲”:我们能赢,对美影响力世界最强
-
“加70%关税也从中国订货,我不想做‘美国噩梦’”
-
“彻底暴露了!一场火就能烧穿英国命门”
-
美商务部长:500万美元“金卡”,一天卖出1000张
-
塞尔维亚副总理当面向绍伊古“承认错误”
-
“普京称在特朗普遇刺后去了教堂祈祷”,美特使:特朗普深受感动
-
他俩滞留太空超9个月还没拿到加班费?特朗普:我可以自掏腰包
-
小特朗普:针对武契奇的抗议被武器化了,和我爸一样
-
台“友邦”也急了:美国不打钱,我怎么拆华为设备?
-
特朗普:正在讨论割地
-
美国海军为啥落后中国?“看看这艘军舰,就明白了”
-
不装了?以色列防长威胁“永久占领”加沙
-
英国国王要美国加入英联邦?特朗普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