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任总理记者会22年合集(2):1993~2003
关键字: 历届总理记者会回顾历任总理记者会20年合集20年总理记者会回顾20年总理记者会
1994年
3月22日,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周觉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举行中外记者招待酒会,邀请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朱镕基、邹家华、钱其琛、李岚清,同采访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招待酒会上,李鹏总理首先讲话说,这次“两会”有1500多名中外记者参加采访,表现了对两个大会浓厚的兴趣,基本上来说,报道也是公正、客观的,这有助于中国人民了解这两个大会,也有助于世界了解这两个大会。因此,我要对在大会期间各新闻媒介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
李鹏总理说,大会新闻发言人向我转来了记者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为了节省时间,我准备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先作一些回答。
第一个问题,有人问我对这次大会的结果是否满意,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人大刚刚闭幕,大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并且通过了预算法。这就是说,大会肯定了去年政府的工作,并且批准了政府向大会提出的今年的工作方针和任务。在这次大会上,代表们一致赞同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20个字作为今年工作的大局。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代表们就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形成了一致的看法。对此我感到满意。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过去也提过、讨论过,但是像这次这样达成共识,过去还没有过。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以及各部委的负责同志都直接到小组或到代表团参加会议,听取代表们的批评和建议,与历次大会比较起来这也是次数最多的一次,同代表的接触也是最广泛的一次。因此,可以这样评价:这次会议是一次民主的、务实的、团结的、奋进的大会。
第二个问题,有人问,今年以来物价上涨幅度比较大,有些代表对能否把零售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10%以内表示怀疑,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物价?
应该说,政府对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这件事非常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既然这个报告已经得到批准,各级政府就都要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努力。不仅是政府方面需要作出努力,也需要企业和全社会共同作出努力,这是大家共同的任务。促使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现在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过去的价格不合理,所以要主动地调整价格,逐步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因此出台一些调整的项目,这就会促使价格上涨。另外,由于我们的基建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快,也促使了价格的上涨。但应该指出的是,我们的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我们采取了渐进的价格改革,每次出台价格改革措施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没有引起社会大的震荡。实践证明,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是成功的。为了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我们准备采取以下三条重要的措施:第一条就是保持商品的供求关系大体上平衡,特别是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如粮食、棉花的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这是保持物价稳定的基础。同时,我们要抓好“菜篮子”工程,实行市长负责制。就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来看,副食品供应的好坏,是广大居民最关心、也是影响物价指数最大的一个因素。第二条,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已经放开,实行市场定价,但对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仍然需要宏观调控。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没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如果说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不那么一致,那么通过这次会议已经达到了认识上的一致。国家已经决定把20多种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价格列为国家的监审对象。第三条,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坚决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和货币的过量发行。
第三个问题,有人问我如何评价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这次访华的成果,对中美关系的前景有什么看法?我的回答是,中国一贯重视中美关系,希望和美国恢复和发展正常的关系。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和美国,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至于究竟如何才能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的看法。关于如何评价这次克里斯托弗国务卿的访问,我认为他的这次访问还是有成果的,也许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成果。不过,我想成果除了表现在达成一些具体的谅解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就是通过克里斯托弗同江泽民主席、我本人和钱副总理的会谈、会见,增进了对彼此观点的了解。我们就中美关系等广泛的问题,也包括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就人权、最惠国待遇、《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及其他问题进行了坦率的、深入的讨论。应该说,通过这些会见、会谈,克里斯托弗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从中国领导人的口中亲自听到了中方对他所关心的问题所持的立场和观点。这也许有助于在将来的两个多月时间内,美方经过慎重的考虑能够做出既符合美国利益,也符合中国利益的决定。我们注意到了克林顿总统16日的讲话,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迹象。我借此机会在这里重申,中国愿意改善中美关系,并且为此已做出了努力,并将继续做出努力。但有一点也应该讲清楚,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当然不会拿原则做交易。总之,我们对中美关系的前景并不感到悲观。
随后,李鹏总理回答了记者们的现场提问。
美国有线新闻广播公司记者:我想问中国是否对全面检查朝鲜的核设施问题表示关心,以及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中国可以考虑支持联合国对朝鲜实行制裁?
李鹏:中国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我们不支持、不鼓励核扩散的立场是一贯的。中国一贯主张在朝鲜核核查问题上采取谈判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赞成施加压力,因为这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实践已经证明,核核查的问题通过谈判是可以逐步达到一致的。如果将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中国将坚持一贯的立场,也就是说通过对话、通过谈判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而不主张施加压力。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将全面阐述中国的观点,也希望其他安理会成员国能采纳中国的意见。如果采取施加压力的做法,那么只会促使朝鲜半岛的形势更加复杂、更加紧张,这对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是不利的。
香港无线电视台记者:自从中英会谈破裂后,中方说要在一些政治以外的问题上与英方合作,但为什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到这一点,这是否说明两国政府在未来合作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李鹏:众所周知,由于英方的不合作态度,导致了中英两国关于香港94/95年选举安排谈判的破裂。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英国许多有识之士和企业家所不愿意看到的。有人担心,由于中英谈判中断,会不会影响到中英在其他方面的关系,比如经济、贸易上的关系。我可以告诉诸位,中国将不会对英国企业采取歧视的政策。我们欢迎它们到中国来参与平等竞争,发展平等互利的合作。我们在英国有许多传统的合作伙伴,我们并没有因为中英关系的现状而中断同它们的合作。
当然,应该指出的是,两个国家如果有良好的政治、外交关系,无疑对经济关系有促进作用;反过来,政治、外交关系不好,要说对经济关系一点影响都没有,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应作出努力,尽量减少影响英国企业到中国来参加竞争、投资的负面因素。
德国电视二台记者:这次全国人大会议非常强调的一点是保持社会的稳定,有些代表在讨论中提到了一些对稳定形成威胁的问题,这一点会不会导致中国改变改革政策或放慢改革速度?
李鹏:我们讲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就是为了保持我们的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改革又是发展的动力。因此,我们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的措施,只能有利于发展和改革的推进。
《中国日报》记者:请问李鹏总理,您对我国复关的进程有何评论?复关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有何利弊?
李鹏:李岚清副总理负责经贸工作,也是主持复关工作的,这个问题请李岚清副总理来回答。
李岚清:总的说,这次关于中国复关问题的谈判还是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除个别的缔约方以外,绝大多数缔约方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支持中国尽快复关。复关不但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有利,同时也应看到,中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11位,而且经济在快速增长,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对于世界贸易的健康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本着权利和义务均等的原则,积极地同有关缔约方进行这方面的谈判。欧共体等缔约方已经提出了复关的议定书草案,正在同我们进行磋商。其他有些缔约方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磋商。令人遗憾的是,确实有个别的缔约方在这次会议上对我们的复关问题进行了阻挠。就是这样一个缔约方,在双边协议中却明确表示要坚定地支持中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我希望该方能够履行其承诺,改变阻碍中国复关的态度,积极推动中国复关的进程。
- 责任编辑:朱八八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