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克强抵达德国开始访问 将在波茨坦会议旧址发表讲话
关键字: 李克强李克强访德德国总理默克尔中德合作中欧关系波茨坦会议旧址波茨坦公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25日下午飞抵柏林泰格尔军用机场,开始对德国进行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德国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出访的最后一站。
德国政府官员到机场迎接李克强总理一行。访问期间,李克强将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默克尔还将在位于柏林郊外的德国国宾馆——梅泽贝格宫举行晚宴,欢迎李克强总理访德。梅泽贝格宫始建于18世纪初,为普鲁士皇室修造。自2007年成为德国国宾馆以来,默克尔总理仅邀请过少数几位外国政要到梅泽贝格宫做客。
在柏林期间,李克强总理还将前往波茨坦会议旧址——切齐琳宫参观,并向媒体发表讲话。1945年7月至8月间,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这里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确认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均归还给中国的《开罗宣言》。
波茨坦会议旧址——切齐琳宫
据悉,访德期间,李克强还将会见德国总统及主要政党领导人,他还将在中德工商界举行的午宴上发表演讲。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亚欧四国之行最后一站。在欧债危机持续背景之下,李克强此次访德引各界关注。分析认为,此访释放重要积极信号,有望打造经贸合作“升级版”,中德乃至中欧关系料将再上层楼。
德国成首访最后一站 释放重要积极信号
“李克强总理将德国作为首访最后一站,也是欧盟的唯一一站,凸显德国在中欧关系中的重要地位。”曾亲历中德建交的前中国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如是解读。
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博士表示,此访意在表明新一届中国政府政策的延续性,即继续重视发展中欧、中德关系。施明贤认为,李克强将在与默克尔的会见中全面阐述新一届中国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改革计划,特别是在城镇化背景下,与战略合作伙伴德国探寻在学校、医院、社会保障、养老等领域的新的合作点。
近年来,在频密的高层互访推动之下,中德关系愈加紧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李克强就任中国总理后,默克尔成为第一个与其通话的外国领导人。通话中,李克强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寄望新时期中德关系。
历经40年的发展,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日趋紧密,两国关系取得长足进步。分析认为,进入第41个年头的中德关系,已过“不惑之年”,步入真正的成熟,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前景光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着眼务实合作 打造经贸合作“升级版”
“我即将再次访问德国,目的是全方位推进中德合作。”抵德之前,当地时间5月23日,李克强在德国《时代》周报发表题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署名文章,开门见山阐述此访目的。
在回答“中德为什么能够越走越近”这一问题时,李克强在文中写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双方共同利益越来越大,相互需求越来越强。”
“李克强此访表明,中方愿把中德良好的合作基础持续推动下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分析认为。
曲星指出,作为欧盟经济“发动机”之一,德国实体工业发展良好,尤其是研发能力和制造业发展均衡。当前中国正面临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加快推进城镇化的任务,德国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中德在许多领域的合作也值得进一步深化。
201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611.3亿美元,是建交初期的588倍,占同期中欧贸易总额的30%。目前双方已互为彼此在欧盟、亚太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当年,李克强曾表示,中德关系已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欧关系领跑者。
据宋涛介绍,李克强此访期间,中德双方将签署涵盖制造业、投资、财金、城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协议。此外,两国总理将重点讨论和规划中德两国的务实合作,双方将会在这次访问中,达成新的合作共识、开辟新的合作领域,建设新的合作机制。
对此,舆论认为,预计李克强此行将带动双边贸易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升。除了传统贸易领域,挖掘中国对德投资的巨大潜力或是此访另一重点。
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欧债危机复苏乏力的关键节点,李克强对德国的访问,或将开启两国经贸合作“升级版”的新征程。
德国拉动作用明显 中欧关系前景广阔
当然,中德合作亦非一马平川。李克强访德之际,中欧围绕光伏产品的贸易争端正在上演,成为两国合作面临的最迫近挑战。
2012年,德国公司SolarWorld领衔欧洲行业联盟提起申诉,中国光伏最大出口市场欧盟随即挥起“双反”调查大棒(反倾销、反补贴),涉案金额高达204亿美元。据悉,欧盟极有可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高达47%的惩罚性关税,如无意外,该决定将于6月6日正式生效。
“我们表示坚决反对”,李克强24日在瑞士苏黎世演讲时就此问题指出,此举“损人而不利己”,更会给贸易保护主义提供市场,希望欧盟妥善处理,维护中欧经贸大局,维护贸易自由化原则。
“德国对于光伏摩擦的解决和中欧贸易至关重要。”基于此,有媒体预测称,推动中德通过磋商解决争议将是李克强此访的重点之一。张健认为,作为一个非常大的利益方,德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李克强此次访德,不仅着眼于中德关系,更希望推进中欧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德关系的发展,将对中欧关系起到拉动作用。梅兆荣也认为,良好的中德关系,对推动中欧关系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分析称,欧洲在债务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更加突出,李克强此访一方面会增加中欧友好,另一方面也会做好欧方工作,为中国在欧洲投资和贸易扫清障碍,打破贸易壁垒,以寻求更好的合作机会,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已用一系列行动表明,中国对欧洲面临的危机不是抱着看客的心态,而是采取实际的行动来帮助欧洲克服危机。”阮宗泽补充道。
“中国市场对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来说,重要性都在上升,这个趋势非常明显。”张健指出,中欧关系虽有一些摩擦,欧盟也有一些算计,但如果算计对的话,应该会继续强化同中国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讲,中欧关系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德国总理默克尔
默克尔救火中欧贸易摩擦
《镜报》25日发文称,在欧盟和中国的贸易争端问题上,默克尔总理从初期即发出要求双方磋商的信号。在李克强访问之前,又再次强调这一点。她通过政府发言人对媒体说,将在欧盟和中国之间进行协调,力图消除紧张局面。默克尔认为欧盟和中国应和平、公正地达成一致,使双方都能获益。
欧盟委员会日前做出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实行“反倾销”措施。从6月6日起,进口太阳能面板将被征收平均高达47%的关税。目前双方的摩擦有上升趋势。欧盟又宣布对中国通讯产品展开调查。
该报称,“业界专家认为,欧盟的威胁之后藏有谈判余地。欧盟只是想面对中国显示自己的强大。但如果控制不好,将导致和中国的贸易战”。欧盟经济非常依赖中国,和中国进行贸易战,将严重损害欧盟利益。
《焦点》杂志说:“如果中国经济打喷嚏,传染到整个世界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经济繁荣发展,德国经济也会从中获益。对汽车及机械制造工业来说,和中国的生意甚至关系到企业生存。
该杂志引用德国工业协会主席的话说,惩罚性关税对双方都有损害。德国工业对自由贸易有极高的依赖性,欧盟的措施将损害德国经济发展,也会将欧盟经济拖入深渊。
德国电视一台报道,中国是德国在欧盟之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对大众、宝马汽车以及其它品牌来说,中国早已成为它们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市场。为躲避欧债危机,德国中小企业也纷纷前往中国做生意,如果欧盟和中国的贸易战升级,所有这些企业都将遭受损害。
该台呼吁,“德国政府一再警告欧盟勿对中国实行惩罚性关税。默克尔应该成为北京和布鲁塞尔之间的调解人”。
《经理人》杂志称,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柏林和北京将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布鲁塞尔,这种情况还从未出现过。德国经济界正紧张地关注结果。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赵翠翠
-
“中美会谈成果远超预期,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 评论 88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1089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60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6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要“帮忙”,印度拒绝了
-
“他想在大马士革建特朗普大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