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源潮当选国家副主席 15年来首位非常委担任
关键字: 李源潮国家副主席国家副主席李源潮非常委副主席李源潮副主席政治局委员李源潮中组部长李源潮高层人事在3月14日上午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当选为新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源潮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执掌中组部5年后并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连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李源潮迎来了新岗位。
3月1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这是李源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后,向全场代表致意。
胡锦涛之后 首位非常委任国家副主席
引人注意的是,今次以中央政治局委员身份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李源潮,打破了胡锦涛从1998年3月出任国家副主席开始形成的惯例,国家副主席职务担任者15年来首次不“入常”。
1998年3月,胡锦涛以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身份出任国家副主席。1998年3月至2013年3月14日李源潮当选国家副主席前这15年间(中共全国党代会至翌年全国两会间除外),国家副主席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一)3个职务一直由同一人担任。胡锦涛(1998.3-2003.3)、曾庆红(2003.3-2007.3)、习近平(2008.3-2013.3)莫不如是。
在江泽民第一任期内,副主席为荣毅仁,第二任期内,副主席为胡锦涛。在胡锦涛第一任期内,副主席为曾庆红,第二任期内,副主席是习近平。2008年3月15日,习近平当选国家副主席。
多重历练 职业文官又面新使命
港媒认为,李源潮是党内一位出色的职业文官。李源潮履职经历丰富,出任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多项职务。在数十年的仕途中,李源潮曾出任中组部长、江苏省委书记、文化部副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等职务。此外,李源潮还有6年的外宣工作经验(1990-1996),历任中央对外宣传小组一局局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梳理李源潮工作经历与求学历程,不难发现这位前中组部长与多位现任中共高级官员有过交集。他们或同入一师门,或为校友,或是同僚、上下级。而且,李源潮还与他们有过共同的时代经历——知青生涯。此前济南市委机关报《济南日报》曾刊文介绍了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和李源潮的知青经历。
与政治局委员中其他几位插队知青不同,李源潮是农场知青。位于江苏大丰境内的海丰农场最早是上海农场的一个分场。李源潮是第一批5000多名 “老知青”中的一员,待在仿部队建制的海丰农场庆丰二队,当时还用“李援朝”的名字。和他一起下放的知青梁铁旦回忆说:“我们四人一天割稻7亩2分,那时秋收很紧张,农活很艰巨,虽然很艰苦,但大家看到劳动成果,心里很高兴。”如今在上海知青纪念馆展览室,馆藏资料中就有当年李源潮所在知青点的考核记录等。
1998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李源潮带着妻儿从北京回大丰“探亲”。他回忆起当年在这里挖河挑泥时的情景:工棚就建在海堤边,有时夜里会突然涨潮,海水一直涨到床边,被子全湿了,人要赶紧往堤上跑。兴致很高的他还让儿子当了一回“挑河工”。
1978年进入复旦本科就读的李源潮,与同样跻身政治局委员行列的中共智囊王沪宁有着校友之情。两人同为78级,不过王沪宁进入复旦则是78级的研究生。彼时王沪宁攻读政治学,而李源潮攻读数学。两人不仅在复旦是同级的校友,亦是复旦的同事——同为复旦大学的教师。
自学生时代就投身共青团工作的李源潮,在共青团系统工作7年之久。而李源潮所共事的团中央干部中,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共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这包括今次卸下职务的胡锦涛、连任常委的李克强、连任政治局委员的刘延东、新晋政治局委员刘奇葆等。
在担任中组部部长期间,李源潮力推引进海外人才的“千人计划”,为此多次访问美国,亲身向高科技领域专才尖子招手,令“海归”蔚然成风。在引入人才的同时,在其推动下,也让更多中共干部走到海外,接受发达国家培训。在其打造下,中组部有了“国际范儿” 。
在十八大后,卸任中组部长的李源潮亦不清闲。在过去一段时间,李源潮参与了多次涉及外事、共青团、妇联以及侨务会议和会见。
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源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由主席克勒奇达尔奥卢率领的土耳其共和人民党代表团。
观察者网综合新华网、大公网报道。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梁福龙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987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8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6“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9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7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