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一:现场直击沙特国王葬礼——一个坑一块布,就这么埋了
关键字: 沙特沙特国王沙特土豪沙特国王葬礼沙特习俗巴林穆斯林世俗化阿拉伯世界【沙特到底什么样?富裕、神秘、传统、保守……普通人想象中的沙特,就像当地的女子——黑袍罩身,却掩不住眼角眉梢的瑰丽风情。1月28日,观察者网刊载专栏作者从薇薇在《国王统治下的沙特究竟什么样?》一文,揭开了沙特的一角。
此文在广为传播的同时,也得到了当地读者的反馈。墨一在沙特生活了两年,她眼中的沙特与上文有所出入。观察者网将来信整理成文,以求兼听则明。】
1月23日周五,沙特的大祷告日,也是当地的周末。本该赖床的我,被同事群里的一则消息惊醒:阿卜杜拉国王去世了!阿曼的同事已经被告知放假一天,身在首都利雅得,尽管放假消息久等不来,但我们已经在商量去巴林的短途游了——作为邻国,那里可比沙特宽松多了。
沙特国王葬礼好大阵仗?往下看
这样筹谋国王的“去世假期”似乎有些不敬,但在沙特人眼里,国王能在大祷告日逝世,本身就是某种“天意”——说明他遵从了神的意愿。既然安拉都准了,民众自当坦然接受。除了国民态度上很从容,国王自己的葬礼一样平淡无奇。什么?你说葬礼明明很壮观。那你是只看到了前排的5000皇室成员,和传说中莅临的政要吧!重新看看新闻图片的角落里,认出来了吗?蒙着白布躺在一块织毯上的,这才是阿卜杜拉国王。这些仪式之后,你没看到的国王入土过程其实是这样的:
小编:妹子,你是在现场挖坑吗?这么点人,真的不用保安吗?
作者妹子:来晚了人都散了,照片是我穆斯林同事拍的。
是不是觉得反差很大?在沙特居住工作的这两年里,像这样颠覆对阿拉伯世界看法的事儿还真不少。
奢侈品集散地?香港更合格
土豪,大概是大部分人对沙特的固有印象,但在当地,即便是利雅得都只有Kingdom Tower和FESALIA这两栋标志性大厦。大部份的建筑都只有几层楼高,还大多是土黄色的,与迪拜大大不同,显得比较朴素。
要说沙特是奢侈品的集散地?或许没错,这里确实有不少奢侈品牌,但也只是一些广为知晓的“大路货”,甚至比香港都少,就连MIU MIU也是这一两个月才进驻。
不过,在沙特血拼的优势在于原价就比迪拜和香港低。如果赶上一年两次的打折季,力度会比那两个地方都大。一次在12月底至1月底左右,第二次是6、7月份,Burberry和Gucci可以低到三折。IWC等同级表类能比迪拜、香港便宜几千人民币,浪琴没准还会打五折。
陶瓷道钉防沙?主要是有钱任性
沙特不但高速公路用陶瓷道钉,普通的马路也用这个。主要是为了让车主及时获悉车过界了,在风沙天气里用“触感”代替视觉只是次要功能。
虽然沙特大部份国土在沙漠中,可沙尘暴还真是小概率事件,一年也就那么几次沙尘暴。持续时间很短,程度也比较轻微的,最多严重的情况也只是忘记关窗让房间铺了一层灰。即便能见度低了点,也绝对不是像《碟中碟四》中迪拜那样的沙尘暴。而利雅得的天气,一年中的大部份时候都是晴空万里,能见度非常高,天空也总是湛蓝湛蓝的。
面纱下的女神?容我呵呵一下
或许是因为沙特小女孩不用戴面纱,在商场里遇到小萝莉概率还挺高。这样就推理出沙特女人都很漂亮?我只能说呵呵了。很多未婚的,20岁左右的,确实很不错。不过婚后、育后的女人,不仅身材肥胖,容貌也会大打折扣。
就我目睹的情况,沙特女人生完孩子之后,99.9%的女性都会变成山一般的身材。如果你在洗手间看到她们卸了面纱的样子,就等着想象幻灭吧。说句题外话,逛街的过程中也可以一窥当地伊斯兰教的影响,所有的洗手间都有一个用于祷告的房间。而在商场里,到了祷告时间,很多人就直接拿一张毯子垫在地上就开始祷告了。
情趣+华服?这些都是“深闺特供”
沙特商场只卖奢华服饰和情趣内衣这么两极分化?其实不然。
不论是普通的商场还是最贵的Kingdom Tower、Centria Mall,的确有不少买晚装的店。可大部份商店和国内商店没什么两样,ZARA,TOMMY,GAP,ALDO,NINE WEST等等大众牌子沙特都有。只是在那些高大上的商场,大牌会占到多数。以童装品牌为例,就有DIOR,FENDI,GUCCI,BURBERRY等。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可能是沙特土豪之处吧。即便有情趣内衣出售,也是少数,更多还是内衣或睡衣之类正常的家居服店。
你一定好奇,既然沙特姑娘出门只能一身黑袍,露出眉眼,这些衣服要穿给谁看呢?答案是:闺中“闷骚”专用。我曾造访一位沙特美少女的家,看到她略施粉黛、衣着靓丽,顿时惊为天人。那些华丽的衣服,则会出现在本地人举办的Party上,届时所有人都会精心打扮,晚装、礼服目不暇接。
开头的巴林之行并未成行,在这个可以饮酒、吃猪肉甚至嫖娼的邻国,我这样一个外国女子竟然在某次软磨硬泡之后,得以涉足清真寺。不仅亲眼目睹了穆斯林男性在寺内的祷告,和寺内女性工作人员的侧祷告厅做了一次完整的祷告。在我短暂的经历中,像这样的“意外”还有许多。在这里,世俗与宗教,禁锢与开放就好像沙特与巴林一般,只有一桥之隔。尽管当地人可能因为晚上逛街被“抓”进警局询问原因,但当我不裹头巾的时候,获得的也只是宗教警察一声“cover your hair”的呵斥。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评论 71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评论 179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评论 221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596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
停火第一夜,印巴互相指责
-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梵蒂冈消息人士:还不是因为特朗普
-
普京提议:15日,俄乌直接谈
-
王毅分别同印巴双方通话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