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气缺口保供战:市场缺口或将超7000万立方米/日
关键字: 天然气缺口天然气价格天然气天然气荒据界面新闻7日援引业内人士分析称,若今年冬季气温影响进一步加大,市场缺口将可能超过7000万立方米/日。供应商、分销商和政府共同面对着这场“天然气短缺”带来的保供难题。
对此,记者采访了从液化天然气上游企业到下游企业对于目前天然气短缺形势的看法, 以及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涨势的原因。同时,针对在国内天然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进口天然气解决市场缺口、为保民生而限制工业用气等问题,相关分析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文如下:
"这一次我们没有输给天气,但低估了市场。”一位刚参加完液化天然气(LNG)价格提醒告诫会的天然气资源商满脸疲惫地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现在他所在的公司已经启动一级保供计划。
12月2日,在部分城市加气站和工业用户已经关停的情况下,国产液化天然气(LNG)的出厂价创下9600元/吨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近一倍。此时,国内的LNG价格维持在7500元-8300元/吨。
12月5日,经价格调控之后的国产LNG价格普遍下跌了100元-500元/吨。
近两个月来,国产LNG价格前所未有的涨势,折射着出这场起于华北、并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荒”在快速发酵。“LNG价格在8000元-9000元/吨的规模气量不会超过50亿立方米。”中石油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师徐博说,每年冬季需要出气调峰的时长两个月,高价的国产LNG暂时不会对市场有太大的影响。
用于居民供暖的北京锅炉房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如果12月和来年1月气温出现较大变化,天然气未及时充足供应,天然气市场的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加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销售中心谢俊说。
占比天然气消费量近2/3的国产天然气,依然是冬季天然气的主要来源。作为国内天然气供应“第一梯队”的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拥有着天然气上游80%以上的资源,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占比超过2/3。
和以往遭遇的“气荒”不同的是,此次三大油公司除按自身计划实现保供外,合作置换天然气资源变得愈加重要。
12月6日,天津滨达燃气管线贯通,中石油和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首次实现了供气管道互联互通。
在进口LNG冬季月度最高供气量达60亿立方米的前提下,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天然气需求量约在263亿立方米,与冬季国内天然气月度有效供应资源总量261亿-265亿立方米的需求区间比较接近。“抛开气温的影响,这两个月的天然气供应已经处于‘紧平衡’状态。”
"若今年冬季气温影响进一步加大,市场缺口将可能超过7000万立方米/日。"谢俊表示,此前业内预测,今年冬季高峰期将出现2300万立方米/日的缺口,届时上游天然气要及时足量供应,进口LNG依然具备一定的调节空间。目前华北地区冬季一天消费量近5亿立方米,应急储备仅1亿立方米。”
“今年煤改气导致的‘气代煤’天然气需要量为近200亿立方米。”徐博在第五届天然气行业市场化发展大会上表示,今年天然气消费量是2300亿立方米,增量330亿立方米,其中煤改气约占增量总额的60%。
滨达燃气管线贯通后,原本主要保供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中海油,将在今日向京津冀地区提供天然气375万立方米,此后每日达到500万立方米。
此外,12月5日,中海油新增200万立方米天然气进入位于华南地区的广东天然气管网,成功置换华北地区的西气东输二线部分天然气。
“根据对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的预测,中海油与中石油从9月开始协商冬季的保供安排。”中海油气电集团广东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钟翔表示。
中海油和中石油将实现在广东省和天津市所属天然气管道管网互联互通,提高管网输气能力;中海油将积极协调上游资源方,争取更多的LNG船货安排,增加资源储备;中石油将向中海油购买资源供应其广东省、天津市和浙江省用户。”从2013年起,中海油与中石油通过‘串气’的形式在极端条件下保供。”
不仅中海油,中石油也加强了中缅天然气管道与中石化在广西的互联互通,利用其外广西的富余资源缓解供气缺口。中石化计划今冬明春供应天然气15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1%,其中40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华北地区管网。
- 原标题:媒体深度:天然气缺口保供战
- 责任编辑:唐莎莎
-
“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26“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181“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9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7“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