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猫斯图:中国八成水不可饮,真没放心水了?
关键字: 水污染地下水水利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如何看待中国的环境污染困境
提到中国环境污染的责任,很多人第一个就会想到的是:政府的不作为。其实从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把好放在快的前面。也就是说要把中国的环保事业提上日程。中国的粗放式发展以那个时间点为标记,算是终结了。以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计划为标志,普遍认为环保行业的春天已经来临。中国目前已经提出了非常严苛的水十条、气十条和土十条。这三十条指导性的纲领,对于整个环保行业来说简直就是一支强心剂。中国政府确实是已经拿出了决心来对付污染。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天还是那么的灰、水还是那么的令人不放心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所一定会造成的遗留性问题。要扭转“快”的惯性,需要时间,也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
这样“逆袭”的情况在许多国家都有先例。比如常环保领域上挑中国刺的美国,也经历了从污染到改善的过程。美国有过不堪回首的黑历史。1950年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仍历历在目,60多年前的美国污染之重已经直接造成人员死亡。其环保行动实际上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为开端,美国的环保事业才算正式走上了正轨。美国从1972年开始禁止使用敌敌畏等农药,并且在之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来限制自己的重度污染行业的发展。那时的美国已经从冷战初期与苏联的积极对抗当中,发现了苏联的弱点,由此经过了一个经济的高速增长期。这才有了余力治理环境。
今天环境优美、令人向往的日本,在上世纪战后也发生过多起环境事故。1950年代,日本发生了痛痛病、水俣病等跟水污染有关的流行性疾病,其原因就是在战后由美国扶持的日本工业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在此之后,日本政府开始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且严格立法来限制这些的重度污染行业。日本的美丽至今也不过50年。
1950年代,日本发生了痛痛病、水俣病等跟水污染有关的流行性疾病。
今天以德国制造和环境优美闻名于世的德国,在二战期间,也是饱受污染的困扰。战后,德国最发达的巴登符腾堡州,水合格率非常低。在德国标准中,水也是按Ⅰ类到Ⅴ类划分,当时的巴登符腾堡共有64%以上的水属于Ⅳ类水以下。德国开始注意自己的水资源保护是在1960年代。当时的西德开始摆脱了西方控制势力的影响,关注自身的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他们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水源沿岸的重工业全部转移。如此才此成为了一个干净的现代化国家。
在环保领域内,法律法规所能够起到的效用有限。这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改善,其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也就是将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留在自己本国,而将制造业、化工产业和能源行业等重度污染的行业移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有印度科学家进行过测算,从人均碳消耗和人均污染物制造来说,瑞士人显然高于一个印度市民。但瑞士的环境却是世界闻名的青山绿水。其实这是,发达国家将自己发展中的污染包袱丢给了发展中国家。可惜的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机会说“NO”。它们如果不参加这一轮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将会彻底丧失在现代世界上大国崛起的机会。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好在目前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接下来应该做的唯有脚踏实地去做。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公民,对中国的污染治理应多一些耐心。在严格立法、严格执行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污染背后所无可避免的“发展和环保悖论”。如果是无良奸商利用国民的环境生态换取私囊里的钱财,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打击他们;但利弊权衡之下的无奈之举,我们也可以多一份理解,万万不可以急功近利。举例来说,像环保主义者们那样一刀切地要求关停工厂,来保持北京每天的蓝天白云。可能真的立竿见影,但因此被遣返下岗的河北工人们,又要谁来养活他们呢!
游猎牧歌解读:
在环保领域内,法律法规所能够起到的效用有限。这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改善,其主要的原因是产业结构升级。也就是将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行业留在自己本国,而将制造业、化工产业和能源行业等重度污染的行业移到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有印度科学家进行过测算,从人均碳消耗和人均污染物制造来说,瑞士人显然高于一个印度市民。但瑞士的环境却是世界闻名的青山绿水。其实这是,发达国家将自己发展中的污染包袱丢给了发展中国家。可惜的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机会说“NO”。它们如果不参加这一轮的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将会彻底丧失在现代世界上大国崛起的机会。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好在目前我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接下来应该做的唯有脚踏实地去做。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钟晓雯
-
“特朗普最大的中东外交豪赌” 评论 21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评论 183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评论 482“特朗普,听听劝吧,我们需借鉴中国” 评论 140“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252最新闻 Hot
-
“美国说了,不让泽连斯基参加”
-
印尼网友质疑采购“阵风”:希望买歼-10
-
破防了?印度对中国媒体下黑手
-
“他们给小男孩戴上手铐,开枪打死了他”
-
拿错剧本?特朗普在沙特演讲:美国不再说教了
-
日本搜肠刮肚想辙,就这?
-
特朗普“忽视”以色列?
-
俄乌就几点谈判都能吵起来
-
卢拉本打算顺路去莫斯科,劝普京亲自参加谈判
-
韩国人先愁上了:要是埃及掉头去买歼-10了,咋办?
-
伊朗官员:准备用永不制造核武,换取美解除经济制裁
-
脑洞很大!前北约秘书长:新组织D7,可对付中美
-
被中方严重关切,英方忙解释:没有
-
当真?默茨打算对中国硬气一把…
-
“我都惊了,西方车企在中国这是要全军覆没啊…”
-
卡塔尔首相回应送飞机:要不合法,就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