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立平:林则徐人生最后十年是怎么过的?
最后更新: 2022-11-22 10:25:18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林则徐预防的做法是对的,毕竟中英双方的武器实力相差比较远。有学者总结这种差距是:“英军已处于初步发展的火器时代,而清军仍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中国的土炮木船与英国的船坚炮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海上战争确实很难取胜。
但是英军并没有进入内河,而是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了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直接威胁北京。这样,大臣中的一些人立即发起了对林则的攻击,说是他禁烟过激,断绝了贸易以至发生了这样的激变,还说洋人不是来打仗的,只是来诉冤的。
道光皇帝很快就相信了琦善、穆彰阿等人的话,把这场激变的责任开始往林则徐身上推。他在诏书中责备林则徐事情处理得不够妥当,道光皇帝简单地认为,只要处理了林则徐,这场战争可能就会平息。他命令琦善作为钦差大臣,前去与英军和谈,而英国人也表示愿意接受和谈,这就让道光帝进一步确信,这场战争就是林则徐的问题。
在此期间,林则徐也曾两次上奏,慷慨陈述了禁烟运动的合理性和正义性。但这个时候的道光对林则徐的态度,和之前已经截然不同,在林则徐的奏折上批示都是“无理、可恶!”“一片胡言!”
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去林则徐的职务,“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但一个月之后,林则徐就又接到吏部的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琦善前去审问和处理。到1841年5月,林则徐就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看来道光对于到底该怎么处置林则徐心里也没个定数,朝令夕改已经成了这位皇帝的习惯。从总督大员一下降为四品官,这个处罚已经不小,但这还远远不是林则徐的人生低谷。
琦善到达广东以后和英国人展开谈判,但他很快发现摆在自己面前的也只有死路一条。英国提出:要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在通商口岸派驻官员、中英官员要平等交往、要中国割让岛屿、赔偿焚毁的鸦片、赔偿军费等等十几条。而道光皇帝给琦善的底线只有:第一肯定是可以惩办林则徐;第二可以恢复广州一口通商;第三可以部分赔偿焚毁的鸦片;第四中英官员双方往来只能用“照会”的形式。所谓照会,是国家间外交往来的一种文书,用作交涉的时候表明立场、态度,或者通知事项等。也就是说中英官员之间还是只能书信往来,最好不要直接接触。
琦善也明白,他的任务是必须把和谈给谈成了,不能让英军再威胁到北京。所以最终只能答应了英国人的条件,以至于后来一直有人说琦善卖国,说他是接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才答应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当琦善把英国人的条件奏报给道光皇帝的时候,这个皇帝才看清楚英国人的野心原来是如此之大,作为大清皇帝怎么能答应这么屈辱的条款,于是立即处分了琦善,撕毁了和谈,决定又和林则徐站在同一个立场上:打吧!
随后道光帝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来对抗英国,但是奕山也很快打了败仗。为了给自己开脱罪责,奕山只好编造说,英方其实是愿意议和的,之前的条件苛刻主要是由于他们恨之入骨的林则徐还没有受到严惩。始终看不清楚局势的道光皇帝再次相信了奕山的话,又求和心切,下旨革去林则徐的“四品卿衔”,“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就这样,一心想着忠君报国、为皇帝分忧的林则徐,由最受宠爱的道光朝名臣变为一名罪人,踏上了前往伊犁的戍途。
在路过扬州时,林则徐又接到谕旨,河南有河流决口了,要他先去开封治理水患。治河是林则徐的老本行,他接旨之后立即奔赴开封,在工地上日夜奔波,督率民工挑土筑坝,经过六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把水患给解决了。但就在河工合龙之日,道光帝的谕旨也同时下达:“林则徐于合龙后,著仍往伊犁。”
这个时候的林则徐一定是非常心寒吧,但他也只能继续踏上西行之路。途中林则徐曾因病在西安停留了三个月,夫人也是在这个时候不远万里前来送行,林则徐就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然后告别夫人,由两个儿子陪同继续向伊犁行进。
林则徐“身行万里半天下”章,现存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在新疆待了三年多,在这里,他不仅看到了沙俄的勃勃野心,还目睹了边疆的荒凉景象。林则徐认为,要充实边防和改善边疆人民生活,最好的办法就是屯田备边。他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了开垦荒地的要求,布彦泰也采纳了这一建议。
从道光二十三年秋天开始,林则徐就以他衰老的病躯,不辞劳苦,当起了“愚公”,带领民工,挑挖沙石,建筑堤坝,开垦荒地,这是一项极为艰巨而繁重的工程。林则徐先是耗时一年零四个月,用工十万余,修成了一条六里长的主干大水渠。水渠修成之后,就为垦荒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屯田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到1844年11月,林则徐已经开垦荒地近20万亩。伊犁将军布彦泰被他的行为所打动,多次给道光帝上奏,说林则徐垦荒功劳卓著,请求宽免他的罪名,像这样能干、肯干的大臣应该重新启用。道光皇帝起初对这些奏折都不予理睬。直到道光二十五年,他才终于允许林则徐回京以四品京堂候补。
就这样61岁的林则徐至此终于摘掉了“罪臣”的帽子,此后他也历任过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但是由于常年的辛苦劳作,他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大行了。
到道光三十年春,林则徐就因病辞官,告老还乡了。但是就在这一年年底,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朝廷缺乏能干的将才进剿太平军,就又想起了老迈的林则徐,再次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让他赶赴广西督办军务。林则徐不得不再次启程,但是在赴任途中就暴卒于广东潮州,终年65岁,死后晋赠太子太傅,赐谥文忠。
文忠这个谥号一般是授予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有作为的忠臣,林则徐的确配得上这一谥号。当然,作为一个文官,第一等的谥号应该是“文正”。这也是天下文人都梦寐以求的谥号,清朝获谥“文正”的只有8个人,包括大家熟悉的汤斌、刘统勋、曾国藩等。“文忠”在清代基本算是第二等的谥号,除林则徐之外,大家熟悉的索尼、李鸿章等人也都谥号文忠,足见林则徐在当时朝中的地位。
其实早在林则徐去世这一年的年初,道光皇帝也驾崩了,享年69岁。两人在同一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同的是林则徐因力主禁烟而成为民族英雄名传后世,道光帝则因为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而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有的内忧外患,两人都已无力顾及,只能留给继任者去接手这个烂摊子了。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清代宫廷比明代更节俭?宫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选秀女就是选妃?其实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汉化”
2022-10-19 08:43 -
为了“去中国化”,日本考古还出过这样的大乌龙
2022-10-03 08:29 -
清代盛行“厚嫁”,对女性是福是祸?
2022-09-19 08:02 -
日本拍历史剧,就不用忌讳历史虚无主义?
2022-08-29 08:14 -
从世官世禄到有爵无官——古代爵位制的演变
2022-08-01 17:38 -
【观网直播间】科举时代:从世袭制到科举制
2022-07-25 19:25 -
一五一十:宋朝为什么弱?
2022-07-18 18:46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
数千美情报人员将被裁撤,美媒炒:他们“反水”中俄怎么办
-
5年来首次,香港金管局买入美元以稳定汇率
-
特朗普下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要改
-
中国人寿通过议案,险资有望加入债券“南向通”
-
美防长命令双航母战斗群继续留在中东
-
特朗普:我把自己P成了教皇
-
中国限制,稀土价格涨三倍
-
白宫宣布阅兵,正好是特朗普生日
-
耐克等美鞋企致信白宫:活不下去了,快豁免
-
砍1630亿美元!但“马斯克和SpaceX是赢家”
-
“145%关税是站不住脚的”,他们选择放弃美国市场
-
推迟谈判后,伊朗最新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