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出现,要成为全球第一湾区?
关键字: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港珠澳大桥香港澳门湾区经济支撑一国两制对别有用心者的强力回击
一直以来,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鼓吹香港经济衰退,质疑一国两制的根本国策。其用心是险恶的,也是站不住脚的。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就是对这些别有用心言论的强力回击!
香港、澳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繁荣稳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大湾区的发展,只有搞好广深9市与港澳地区的协同发展,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相互支撑,才能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真正腾飞。
香港夜景
面对客观事实,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化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人居环境质量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其核心问题是区域协同机制不健全。
粤港澳大湾区9+2的城市构成,分属不同关税区,拥有不同法律制度和行政体系。作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创新“一国两制”的区域治理新模式,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保持粤港澳长期繁荣。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需要消除影响要素便利流动、产业合理分工的制度性障碍,打破行政地域壁垒,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设计更加符合粤港澳未来发展趋势的协同机制,根据现行制度,设立区域联动协同中心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可以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广深的社会创新能力,以广深9市作为香港产业发展的战略纵深支持,弥补香港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不足。
正在悄然进军世界级大湾区打造新型国际化都市圈
十八大以来,国家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与京津冀“自上而下”集中管治空间的模式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发挥市场程度高、资源配置能力强的优势,创新“自下而上”多层级城市群空间治理新模式,打造国际化都市圈。
参考国际化都市圈发展轨迹,以及都市圈空间层次发展规律,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空间上应形成“3+3+3”的空间结构。形成具有层次性,同时兼具协同发展能力的创新型城市布局。
深港、广佛和珠澳构成3个大湾区发展内核,作为珠三角的核心引擎,发挥原本已有的经济、教育、产业优势。以“深港莞惠”、“广佛肇清”、“珠澳中江”构成3个环珠江城市带,按照都市圈空间层次和模式规律组织空间功能,形成内部梯度集聚、外部高能释放的大湾区。
顺应腹地拓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围绕3个环珠江城市带继续拓展,融合发展构建更大范围的新型都市区,进一步与邻近湖南、广西、福建等省份的合作,以华南地区作为战略纵深支撑。最终形成3+3+3的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圈格局。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由国内的经济发展引擎,国内人才聚集地,科技与金融穿心地,中国都市圈,逐步发展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汇聚全球人才的聚集地,全球创新创业的活力区,国际型大湾区。
让我们拭目以待!粤港澳大湾区,不将仅是资源的融合,也是创新科技的融合,更是体制机制的融合,法律制度的融合。接下来,中国将以此为舞台,在全世界的注视下书写中国的“大国篇章”!
《证券日报》原文如下:
湾区经济发展需注重三个协同
(证券日报见习记者 王小伟)中央正在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消息,使珠三角地区迎来经济发展新契机的预期迅速升温。由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与对外贸易额庞大,区域经济实力雄厚,市场预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堪与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媲美,中国可能会形成“北有雄安、南有大湾”的经济发展格局。
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是为“湾区”,由此衍生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而我国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条件好、竞争力强,一旦建成,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带,并作为“经济拳头”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正是基于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被誉为珠三角城市融合发展的升级版本。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湾区经济”的发展,既有先天优势,又面临新的使命与挑战。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有三大关系需要协同。
首先,总量与创新的协同。纵观世界湾区经济的发展,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贵在创新。无论是旧金山湾区还是东京湾区,湾区城市通常都是区域创新的引领者。通过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完善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将粤港澳大湾区逐步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其次,产业协同。道路交通是连接粤港澳三地的纽带,如何实现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培育利益共享的产业价值链,同时加快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先导区,进而构建公共服务、就业、消费等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将成为大湾区规划和发展智慧的重要考量。
再次,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的协同发展。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优势,而内陆经济带则具有资源相对充裕、产业基础较好、特色经济鲜明等特征。待跨制度合作结出成果之后,实现湾区经济与内陆经济带的协同发展,不仅利于巩固“1+1>2”的经济成果,还可为国内诸多开发区与新区建设提供统筹规划与转型升级等经验借鉴,进而共同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哈佛荣誉校长竟称:这是给中国的“大礼” 评论 37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评论 92特朗普为何突然对欧盟发难?“嫌对华施压还不够” 评论 108“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评论 97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评论 66最新闻 Hot
-
哈佛荣誉校长竟称:这是给中国的“大礼”
-
加沙医生前线救死扶伤,家中十个孩子九个被以军炸死
-
敏感海域,日巡逻艇突然发射实弹,打完才想起没警示
-
特朗普为何突然对欧盟发难?“嫌对华施压还不够”
-
特朗普自夸:我“重建”美军
-
俄军称又控制三个居民点,乌军否认
-
用没用翻译?俄乌突然吵起来了
-
“越谈越僵!最急着签的都杠起来了”
-
“推倒重来要几十年!没有中国我们根本无法生产”
-
美欧这事儿闹的,还扯上中国…
-
印军称击毙一名巴基斯坦越境者,巴官员称印方“含糊其辞”
-
特朗普胡诌:有学生2+2都不会,怎么进的哈佛?
-
内蒙古一地突降大雪,多匹马被冻死
-
美议员跑加拿大求“复合”:咱有共同“敌人”,中国啊
-
“美国给中国送大礼,共和党人这下该解释麻了”
-
特朗普威胁三星: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