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印度又嗅到了遏制中国的“天赐良机”
【导读】 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拉拢南亚中小国家,密切与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的经济合作……近来,印度在国际地缘政治舞台上颇为活跃。在挖掘自身发展机遇的同时,其对中国的遏制野心也逐渐图穷匕见。
我们该如何审视印度当下的对华战略?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专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
观察者网:5月11日,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李极明会见孟加拉国外长莫门,双方再次共同确认,在孟加拉国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近来,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出现政治经济波动,而印度方面一直在炒作“中国债务陷阱”论。这套老调重弹的宣传在南亚还有市场吗?
刘宗义:这种叙事在印度国内是很有市场的,是印度和西方世界针对中国的舆论信息战的一部分。在这个问题上,印度甚至发挥着非常恶劣的引导性作用,因为“债务帝国主义”这个词就是印度学者布拉玛·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发明的。他这篇文章出来之后在西方大肆传播,然后就引领了西方用“债务陷阱”抹黑“一带一路”的舆论风潮。
在斯里兰卡、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这套话语也有一定的市场。因为他们国内的一些知识分子长期受到西方的影响,所以他们对于西方的舆论往往不加辨,或者他们国内的一些人就是拿着美西方的钱专门从事破坏中国与他们国家关系的。
尼泊尔的情况就非常明显。尼泊尔境内的大媒体基本上都被西方收买了,据说索罗斯基金会花了很多钱在尼泊尔境内进行运作。所以前段时间在尼泊尔是否批准“千年挑战计划”协议(MCC)的问题上,尼泊尔境内的媒体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向着美国。
实际上,这种舆论在孟加拉国也存在,但与斯里兰卡等国完全不同的是,它现在不存在债务危机的问题。孟加拉国现在外债占GDP的比例大概在13%—14%,而债台高筑的斯里兰卡在2021年外债占GDP的比例就达到119%。在斯里兰卡的对外债务中,中国只占9%左右,比日本少。
并且孟加拉国近年来在南亚国家当中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去年它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超过了印度。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在于孟加拉国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就是成衣制造业。
而且孟加拉国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国内两大政党在推行经济开放的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不论哪个党上台,政策都不遗余力地推进对外开放,政策的连贯性非常强。这也区别于其他南亚国家,比如像巴基斯坦在执政力量更迭之后,政策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另外,孟加拉国国内宗教极端化问题也不严重,他们一直坚持世俗化的倾向,这也是一种发展优势。
在新冠疫情、美国加息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的叠加下,孟加拉国的相对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所以它没有面临像其他南亚国家那么严重的债务危机。
5月9日,欧洲《现代外交》网站(ModernDiplomacy.Eu)刊登一篇题为《中国为孟加拉国实现电力全覆盖做出贡献》的文章。
观察者网:斯里兰卡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在16日的电视讲话中说到:“今天,财政部想要找100万美元都是一项挑战。”为什么斯里兰卡会面临如此严重的债务危机、财政危机?
刘宗义:对于南亚国家而言,债务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生产型债务,另一种是消费型债务。两者截然不同。像孟加拉国的债务基本上是生产型的,并且它能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就是说它的债务可以用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出口创汇,这样就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偿还债务,然后还有盈余,再不断实现积累。
现在斯里兰卡的情况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个案。从马欣达-拉贾帕克萨政府以来,斯里兰卡借的债务主要用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经济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在拉贾帕克萨执政时期,斯里兰卡的经济发展也是相当好的。但是近两年其国内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斯里兰卡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它又是个福利国家。在教育和医疗上,民众是不需要掏钱的,它的财政常年入不敷出,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就对其财政造成了非常大的负担。
在疫情、美国加息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下,其支柱产业旅游业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海外劳工汇款严重缩水,货币贬值,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等因素叠加。再加上其国内出现了政策失误,比如推行减税,再一个是农业政策上的失误,要求农民全部采用有机肥料,结果对茶叶和稻米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下降。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集中爆发。
观察者网:除了信息舆论战之外,莫迪执政以来,印度在邻国优先的外交政策下频频向周边国家抛出经济“橄榄枝”。而近来在美国的加持下,印度拉拢南亚中小国家、与中国加强竞争的姿态也更加明确。近期莫迪访问尼泊尔,也强调了要加强两国互联互通。给外界的感觉是,印度想进一步抗衡“一带一路”的“五通”构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实践。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刘宗义:从中国的立场上说,无论是哪个国家推进地区互联互通,我们都是欢迎的。特别是硬件上的互联互通,这对于南亚发展中国家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基础设施,缺乏互联互通。
对于尼泊尔这种纯粹的内陆国家,它特别需要公路、铁路、电网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它大量的生产生活物资都需要进口,印度是它一个主要的进口方向,尼泊尔对印度的经济依赖度达到65%以上,尼泊尔与第三国贸易进出口货物的约98%要经过印度。燃油等一些关键商品供应,尼泊尔几乎百分之百依赖印度。但印度一直把这种经济依赖作为控制尼泊尔的手段,这是问题所在。
过去印度在与尼泊尔的互联互通方面做得非常差。所以印度如果确实能够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印度尼泊尔之间公路铁路的建设,让尼泊尔在进出口上更加便利,中国是非常欢迎的。因为我们也在和尼泊尔搞互联互通,我们也希望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互联互通设施得到提升,日后可以推动“中尼印”经济走廊的建设。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中俄组织实施联合空中战略巡航
2022-05-24 20:02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假想一下:花小钱给俄军“信息化”改造?
2022-05-24 19:16 -
美空军:B21首飞推迟半年
2022-05-24 15:16 凉战 -
为替换旧预警机 美军借澳大利亚预警机测试
2022-05-24 12:00 -
【俄乌冲突第90天】俄军称击落乌军3架苏-25攻击机
2022-05-24 09:19 乌克兰之殇 -
日防卫省:中国军舰接连通过日本附近两大海峡
2022-05-23 23:39 中国海军 -
【俄乌冲突第89天】顿涅茨克武装从马里乌波尔撤出重武器
2022-05-23 22:29 乌克兰之殇 -
辽宁舰编队返航 美林肯号航母也停靠横须贺
2022-05-23 17:25 -
俄军进入亚速钢铁厂排雷,已有100多个爆炸物被爆破
2022-05-23 14:38 乌克兰之殇 -
【俄乌冲突第88天】俄军摧毁北顿涅茨克一座公路桥
2022-05-22 22:22 -
日防卫省:发现辽宁舰编队穿宫古海峡驶回东海
2022-05-22 21:22 日本 -
时隔3年 俄唯一航母终于进船坞维修
2022-05-22 11:52 -
【俄乌冲突第87天】俄军“郁金香”重型迫击炮投入北顿涅茨克外围作战
2022-05-21 22:28 乌克兰之殇 -
历时84天 俄军彻底占领马里乌波尔
2022-05-21 17:58 -
【俄乌冲突第86天】联军继续在波帕斯纳亚附近推进 战线逼近巴赫穆特
2022-05-20 22:23 乌克兰之殇 -
5月19日至6月2日,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
2022-05-20 10:04 -
台军:7架次解放军军机现身台“西南空域”
2022-05-19 22:07 台湾 -
海南海事局:19日-23日,南海部分海域有军事训练
2022-05-19 21:18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羊羔特工队:谁是现代城市战的“终结者”?
2022-05-19 18:37 -
美军巡洋舰马上即将完成升级——然后退役
2022-05-19 15:39 凉战
相关推荐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