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司陶:“国机”出海迎千难万险 担产业升级重任
关键字: 手机国产手机国产手机出口国机出海近几个月以来,关于国产手机进军国际市场的正面消息不少。国内从联想、华为这样的传统厂商,到小米这样的互联网手机新贵,都竞相加速自己的国际化进程,高调出海。据英国《卫报》网站10月30日报道,中国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超过联想公司和LG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公司和苹果公司。此外,小米不仅在中国市场上击败三星公司,成为在华市场份额第一的手机,而且它还正在反攻三星的老家——韩国。观察者网曾在10月报道,小米、华为等中国智能手机,正以高性价比获得韩国人的青睐,通过团购、海外代购等渠道进入韩国市场。
这轮国产手机大规模出海潮,对于中国的产业升级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重要转型契机。
但不能否认的是,国产手机此次能否“抢滩登陆”成功,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苹果、三星等国外巨头仍然占据着市场的主动权,并从不吝惜使用专利诉讼等撒手锏打击后来的竞争者。
出海形势:千帆竞渡 乘风破浪
最近这方面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新闻,是印度《星期日旗帜报》报道称印度空军出于防范间谍方面的考虑,禁止军人使用小米手机。随后印度空军又通过媒体澄清,他们并没有发布过此类命令,只是在小米手机正式开售前做过报告进行安全性评估。
中国制造商小米公司已经超过联想公司和LG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虽然事件本身成了乌龙,但小米登陆在印度引起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小米在印度延续了国内的“抢购”模式,印度消费者也很“给面儿”的一拥而上:8月12日,小米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在Twitter上公布消息20000部小米3在印度市场于2.4秒内售罄,打破了小米在国内的速度记录;10月的一个抢购日,小米又在4.2秒内售出了10万部红米1S ……自7月份小米手机正式进军印度以来,截止至10月中旬,他们已经成功售出了约50万部手机。小米公司掌门人雷军曾公开宣布,小米立志三年内登顶印度市场头把交椅,制霸南亚。
生猛的不仅仅是小米。盘点即将过去的2014年,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海外战场均捷报频传:
2014年第二季度,中兴在北美的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了88%,市场份额达到7.4%,稳坐后付费市场第四,预付费市场第一。中兴手机今年在美国市场的目标销量是2000万台,占其全年6000万台总销量目标的1/3。上个月23日,中兴发布了自己的三季度财报,预计自己今年利润较上年基本可以实现翻番。但国际知名投资机构野村控股竟然还是认为:该公司在美国市场智能手机销售强劲,料2014年净利润将超出公司预期,中兴自己的预期“太过保守”。
一向是民族品牌出海先锋的华为,延续了一贯的生猛势头。今年2季度在中东非洲、拉美、亚太、欧洲四大市场,同比增幅均超过100%。增幅最大的中东及非洲市场,同比增长达到550%,翻了六倍。值得额外一提的是,其搭载海思芯片(国产,自有知识产权)的p6手机,在东南亚市场获得了较大成功。
图表来源:百度百家
已经在PC领域成为真正意义上国际一线品牌的联想,同样大力推进手机产品的国际化。今年1月30日,联想集团宣布以29.1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准备再用一次当年收购IBM的PC部门后,消化吸收、变废为宝的独家国际化秘笈。联想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交易完成后,除了获得2000项专利的直接所有权,还将间接获得超过21000项摩托前东家谷歌的保留专利的免费使用许可。
创立未满一年的互联网手机品牌一加,同样高调宣示了自己的国际化野心,并不断向外界展示他们已经取得的成果。今年5月,一加正式进入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的17个国家。与大多数国内品牌不同,一加并不主打性价比牌,反而反复强调“不将就”。他们获得了来自《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等多家欧美主流媒体的报道,在西方世界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影响。
天语、TCL、金立等众多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都在2014年大大的拓展了海外市场。
海上风浪:核心技术缺失、专利诉讼、政治风险
对于此次的出海热潮,业内也有不少担忧的声音。国产手机的软肋被认为集中于一下三点:
1.核心技术缺失风险
由于不能掌握手机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实际上国产的利润水平非常低。
以一台售价150美元左右的国产智能手机为例,除了硬件本身的购置成本,它还要承担以下这些技术授权使用开销:
(1)国际芯片巨头高通按手机售价收取4%-5%(涉及芯片与通讯等相关技术)
(2)通信巨头爱立信按手机售价收取3%(涉及通讯等相关技术)
(3)诺基亚(微软收购了其产品部门后,诺基亚仍然握有大量手机专利)按照手机售价收取2%-3%(涉及手机设计等方面)
(4)微软以每台Android手机5美元、平板电脑10美元的价格收取专利许可费用。
(是的,虽然安卓操作系统的所有者谷歌对安卓系统本身并不收费。但是由于牵扯到了微软的专利,微软是有权力向一切安卓设备厂商“收税”的)
如此算来,国产手机的利润空间相当逼仄,基本只能走薄利多销路线。
微薄的利润逼迫国产手机厂商必须变革: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术,这方面走的最远、最好的是华为。其次就是要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不能只走低端性价比路线。
2.专利诉讼风险
庞大的专利储备一直是外国手机巨头保卫市场的撒手锏。
曾经在全球手机销量排第一的HTC,现在已经成为了十名开外的不入流厂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2010智能手机浪潮初起时,苹果就开始对当时风头正劲的HTC挥起了专利大棒。依靠一大批“滑动解锁、通用搜索、弹起滚动、滚动锁定”甚至“圆角矩形屏幕”这样令人不知说什么好的专利(笔者当时瞠目结舌:这也能申请专利?),对HTC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起诉。还对美欧多国政府就行游说,为HTC设置壁垒。虽然最终双方于2012年和解,但仍然导致HTC大量已经设计好甚至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卖进欧美市场。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八八
-
印巴停火,特朗普邀功 评论 403巴防长:核选项不在考虑中,但是… 评论 69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评论 407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评论 267“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评论 86最新闻 Hot
-
印度称“不想升级”,巴方想“就此打住”
-
英法德波领导人访问基辅,将与泽连斯基共同讨论停火问题
-
印军否认S-400防空系统被摧毁
-
印度前高官:劝巴基斯坦,中国的话好使
-
空中爆炸!巴军通报7日空战细节,含击落“阵风”录音
-
要松口了?印官员称将“适时”公开
-
印度32座机场暂停对所有民用航班运营
-
英官员承认:美英贸易协议这条款,冲中国来的
-
巴外长:印度让巴基斯坦别无选择
-
巴基斯坦称使用“枭龙”战机击毁印度S-400防空系统
-
搞钱色交易、贪欲膨胀,深圳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幼鹏被“双开”
-
“跟巴西建这条铁路,中国非常感兴趣”
-
果然,英国被用来“立规矩”了
-
印度官员:印军正做出回应
-
印方:一高级官员在巴方炮击中身亡
-
巴基斯坦发起“铜墙铁壁”行动:已打击20多处印度军事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