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一五:民主党内讧,共和党疯魔,那些为以色列辩护的人终被反噬了
又比如有人质疑什么叫“这不仅是对以色列的攻击也是对美国的攻击”?质疑者贴出了2003年因为阻止以色列军队强拆巴勒斯坦平民房屋,而被以军的武装推土机冲撞碾压身亡的24岁美国女大学生若雪·柯利(Rachel Corrie)的照片,说她也是美国人,她死于人道援助,死于以军推土机,但现在美国已经没人在乎她了。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网上搜一下若雪·柯利,能搜出一大堆刷新三观的信息。比如造成若雪·柯利死亡的那一场强拆,为什么要拆呢?以方说是为了收缴藏匿的武器而实施的惩罚性拆除。什么叫作惩罚性拆除呢?因为以色列制定的连坐法(collective punishment),周围有嫌疑人,所以所有人的房子都要拆。21世纪还有连坐法,而且是在民主捍卫者美国老大哥的盟友、所谓的民主国家,你能信?但它就那么血淋淋的发生了。BBC报道的。
事实上不仅是BBC,以色列过去几十年的不少做法连美媒自己都看不下去。比如就在10月6号,开战前一天,《华盛顿邮报》刚发了一篇报道,说因为以色列的禁运,卡车不许进加沙,于是对巴勒斯坦人来说,毛驴就成了重要的运输物资的工具。但现在以方要以动物保护的名义把毛驴也禁了。
黑莉用“地狱”一词表强调,所有回复黑莉的留言中,看得最让人难受的一条说的是,巴勒斯坦人不用去地狱,他们已经身处地狱了。当你用高墙和铁丝网把200多万人圈养在长40公里、宽6-8公里的贫瘠长条里的时候,当被封锁地区的失业率高达60%的时候,当因为封锁巴勒斯坦人连联合国的救济都难拿到的时候,当这200多万人靠着可怜的不到40家医院和诊所看病救命的时候,当他们连干净的水都喝不上还要被人用水泥填井的时候,当他们每天生活在连坐法的恐惧中的时候,你不用诅咒他们去地狱,他们已经在地狱了。
哈马斯劫持人质,袭击平民,干的不是人事儿,可你让任何一个有正常是非观的旁观者看看,以方干的就叫人事儿吗?
黑莉在X上@内塔尼亚胡,叫嚣“了结他们”。内塔尼亚胡也宣布要报复,要清除哈马斯。但就上面这个情况,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问,60%的失业率、被封锁圈禁的生活状态、极度恶劣的生存条件、冤冤相报的血海深仇,你不肯从根源上解决生存问题,那么除非把200万人杀尽,不然哈马斯永远会春风吹又生。
黑莉喊“了结他们”,“他们”是谁?“他们”有多少?这些问题黑莉们想过吗?即使真的丧心病狂要“了结”,要“了结”多少,要“了结”多久?想过么?在黑莉们口嗨的时候,“他们”会不会把恐怖主义再送到欧美本土,遍地开花,想过么?
此时呼吁和平很难,还会两边得罪,但这却是必须有人去做的正确的事情。口嗨很容易,像黑莉等共和党人忙着站队,主动开坛求腥风血雨,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帮凶我们只能用“拟人”二字来形容。一想到这样的人要竞选美国总统,就让人忍不住汗毛倒竖。
反对种族主义,本该是常识
这里再次重申一下我自己的立场:谴责恐怖主义行径和极端派的种族主义政策,呼吁停火,呼吁和平。
有人说你话说的简单,是的,话说起来是简单,但我们应该庆幸我们还能如此“简单”地说话,因为“停火”和“和平”两个词,对一些人来说,想说都十分困难,比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在华盛顿,现在“停火”与“和平”两个词被视作“偏袒巴勒斯坦”,布林肯之前不得不删除自己的X推文,只因为其中包含了ceasefire(停火)一词。在内塔尼亚胡的轰炸机炸爽之前,不许谈和平。
布林肯自己也是犹太人,如果说他第一时间发的推文代表了一个普通人的正常心理,代表了一个正常政治人物的伦理底线,那么他随后的撤回之举就显示了今天美国政治中的不正常之处。
承受压力的不止是布林肯,甚至还有BBC,因为其不肯用“恐怖分子”一词形容哈马斯遭受欧美精英们的围剿。
BBC拒绝的理由隐含了联合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立场:巴以冲突由来已久,诞生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哈马斯的恐怖袭击固然可恨,但是催生哈马斯的以色列极端派政府几十年来的种族隔离政策不说更可恨,至少在龌龊层面不输恐怖主义。因此很难做到在不能正常批评以色列种族主义的时刻单方面批评哈马斯恐怖主义,所以承认哈马斯本质上抵抗组织的身份。
这是一种基于反对种族主义而产生的共识,讽刺的是,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二战中犹太民族苦难历史的反思。
这两天读了一些所谓知识分子的文章,我惊叹于我国的知识届居然有如此之多的种族主义者。
- 原标题:民主党内讧,共和党疯魔,那些为以色列辩护的人终被反噬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吕义正 
-
现场视频:美军机突然改变飞行姿态,挤压中方军机
2023-10-22 08:13 中美关系 -
马朝旭出席美国驻华联络处设立50周年纪念活动
2023-10-22 07:38 中美关系 -
以警方称已确认765具平民尸体的身份
2023-10-22 07:33 巴以恩仇录 -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与美国国务卿通电话
2023-10-22 07:30 巴以恩仇录 -
埃尔多安与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通电话,讨论巴以局势
2023-10-22 07:24 巴以恩仇录 -
巴勒斯坦问题峰会开幕
2023-10-21 21:33 巴以恩仇录 -
以军称正为地面进攻加沙做准备,进攻“很快开始”
2023-10-21 20:37 巴以恩仇录 -
埃及女子暴骂5分钟,CNN记者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2023-10-21 20:15 巴以恩仇录 -
布林肯承认,巴以冲突给美国外交官带来“情感伤害”
2023-10-21 19:42 巴以恩仇录 -
20辆援助卡车过境后,拉法口岸再次关闭
2023-10-21 19:14 巴以恩仇录 -
近千名欧盟官员写信,抨击她支持以色列“不受控制”
2023-10-21 17:44 巴以恩仇录 -
哈马斯释放人质后,以色列轰炸加沙
2023-10-21 17:15 巴以恩仇录 -
“美以已在考虑没有哈马斯的加沙”
2023-10-21 16:34 巴以恩仇录 -
拉法口岸开放!人道主义援助车辆进入加沙
2023-10-21 16:05 巴以恩仇录 -
“美舰9小时击落4枚导弹,15架无人机”
2023-10-21 15:45 巴以恩仇录 -
联合国17名工作人员在本轮巴以冲突中丧生
2023-10-21 15:37 巴以恩仇录 -
多项涉华议题谈不拢,美欧峰会整了份“折中”声明
2023-10-21 15:17 观察者头条 -
面对西方媒体指责,埃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3-10-21 14:19 巴以恩仇录 -
“美欧施压,以色列同意了”
2023-10-21 13:33 巴以恩仇录 -
中巴联合声明:加快推进瓜达尔港配套设施建设
2023-10-21 13:19 巴铁
相关推荐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评论 24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评论 68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305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8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315最新闻 Hot
-
美财长:这些婴童用品从中国进口,考虑降税
-
“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去世,享年88岁
-
教皇选举首轮投票结果出炉:是黑烟
-
特朗普:愿意出面
-
“荒谬言论”,默茨:我会跟特朗普谈谈
-
担心美国施压,在华德企:希望新一届德国政府确立平衡立场
-
“以方计划会越过另一条红线”,欧洲6国外长发布联合声明
-
印空军:今起在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区进行演习
-
中方同意接触,美媒紧盯:事关重大、令人鼓舞
-
拜登卸任后首次受访:特朗普太掉价了,美国不代表掠夺
-
哥伦比亚准备加入“一带一路”?中方回应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
首批145%关税中国货船抵洛杉矶港,美业界预警…
-
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又使坏,俄方怒斥
-
俄方宣布:8月底,普京将访华
-
特朗普又要给波斯湾改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