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风:“教师退出机制”不是坏事,但不能只向年轻人施压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凌风】
近日,“当教师不是铁饭碗,你还会卷教资吗”这一问题上了微博热搜。
起因是教育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清华大学大力推进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闻,提到清华大学修订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其中一条是要“建立教学评价预警机制和帮扶机制,实行教师退出机制”。这一动静又将此前曾引发过热议的“教师退出机制”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三联生活周刊》发现,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学校早已通过实行“末位淘汰制”、“教师转岗退出机制”等方式启动了“教师退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所推行的“预聘—长聘制”、“3+3聘用制”等“非升即走”制度,也是一种变相的“教师退出机制”。
而且,不局限于大学,中小学也开启了“教师退出机制”,北京丰台区、浙江宁波市、天津西青区等地都探索了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还有一些地区实行的“县管校聘”制度,都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师上了一道紧箍咒,存在“不努力就退出”的风险。
资料图:新华社
众多网友将重点放在“当教师不是铁饭碗,是否还会卷教资”上,其实这是关注错了重点。
一方面,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考教资当老师仍然是很多年轻人的热门选择和备用选项。
《南方都市报》曾做过统计,2022年全国有1144万人报名教师资格考试,超过了当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这两年有些省份的报考数量虽有所下降,但是减少的主要是一些摇摆者,很多为就业提前规划的学生仍然会选择考个教资作为未来就业的备选项,尤其是一些非师范类的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会在读书期间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备用,还有一些优秀的初高中毕业生为了保证稳定就业,也会选择在初高中毕业后就去读公费师范生。
另一方面,大中小学的“教师退出机制”所退出的绝不是大部分教师,而是让极少部分不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退出,其实影响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只要我国公立教育的体制不变,公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总体上还是相对稳定的。
·“教师退出机制”确有其必要
对于“教师退出机制”,实际上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一制度产生的根源。
客观来讲,这一制度设计的出现有着极强的必要性,其核心目的是围绕时代变化和教育改革来激活教师的教育积极性。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面临着时代变化所带来的系列挑战,比如在大国博弈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高端人才、创新人才供给不足以及科技突破瓶颈等问题。
最近某知名科技公司欲用千万年薪聘请AI天才少女一事,即意味着此类人才的极度稀缺性,而我国还有集成电路、高端数控车床、精密测量仪器、高温超导材料、量子通信与计算技术、生物医药等被“卡脖子”技术需要突破,5G通信、高铁、激光、无人机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虽然领先全球,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转化。
另外,在市场环境急速变化的情况下,一些学科专业与市场需求难以匹配。若论勤奋刻苦,现在的学生不比10年、20年前的学生差,但是很多学生在找工作时却异常迷茫,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有何用、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专业知识、学历证书似乎已经不能给学生带来安身立命之本了,而一些企业和新兴行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当然,与此相关的另一点心理因素是,需要开疆拓土的领域少有人敢于尝试,学生们普遍害怕风险,不甚愿意接受不确定的未来。
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都需要通过系统改革来适应国家战略发展和时代变化趋势;而教师队伍的激活,是教育体系内在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一段时间,大中小学校中确实存在着“居安不思危”的氛围,一些教师们享受着“铁饭碗”带来的福利按部就班地工作,甚至有些教师连自己分内的事情都不做或做不好,还成为学校的“硬钉子”,但是学校领导完全拿他们没办法。在高校,一些老师教学科研都不积极,原本应该用来从事科研、深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由时间,却用于陪孩子、逛逛街、打打球,享受着高校优越的福利待遇引得人人羡慕,却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退出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得学校将指标、资金、资源投入到更积极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教师队伍身上,是学校通过“负向激励”实现“集中资源办教育”的重要做法。正如中山大学高松校长在《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中所提到的,“预聘—长聘制”的核心理念,是在提供充分资源保障的前提下,吸引和支持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让他们在一个较长的评估周期内,独立而专注地发展新的学科与研究方向,成为这个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研究员、青年教师郝记华(后)在实验室与学生交流。 资料图:新华社
·实施时,问题颇多
不过,“教师退出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较为典型的问题是实施的形式主义和新进教师压力集聚。
有些学校虽然实施了“教师退出机制”,但是并未真正落实,即使有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中老年教师躺平,但是碍于同事情面,这些教师不会进入到“教师退出机制”的名单中,依然可以我行我素。
就笔者经常打交道的一所高校某院系来讲,一些中年教师长期没有科研成果,教学上也无明显进步,学院领导多次提醒和督促,却依然没有效果。尽管在年终绩效中有所体现,但是这些教师压根不在乎年终绩效中的“碎银子”。
学校推动不了中老年教师,就将压力集聚到年轻教师身上,因此现在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压力山大。
由于存在“非升即走”的压力,青年教师要完成考核要求中的课题、论文、教学、比赛等多项任务,既要卷课题,又要卷论文,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有些学校还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名义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实际上就是摊派任务。此外,青年教师还成为学院各种公务事务的主力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首批中央救灾物资已运抵西藏日喀则地震灾区
2025-01-08 07:17 地震 -
西藏定日县6.8级地震,灾后第一晚受灾群众怎么过?
2025-01-08 06:53 地震 -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126人遇难、188人受伤
2025-01-07 22:14 地震 -
西藏:立即进入一级地震应急响应状态
2025-01-07 21:38 地震 -
以公开透明回应网民关切,上海网站平台积极开展算法公示工作
2025-01-07 21:19 -
“武汉高启强”涉黑组织,被湖北公安机关打掉
2025-01-07 20:49 扫黑除恶 -
“泰方通报,中国公民王某成功获救”
2025-01-07 20:39 -
房子里专设夹层藏匿赃款!三甲医院院长收了2亿回扣
2025-01-07 20:33 廉政风暴 -
孙志刚贪腐几乎从不亲自经手,弟弟成为“白手套”
2025-01-07 20:28 廉政风暴 -
实控投资34家公司!唐一军妻子搞“一家两制”敛财
2025-01-07 20:09 廉政风暴 -
“平台回应刻意误导,私信都在骂我”
2025-01-07 19:31 -
事关养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要意见
2025-01-07 18:31 养老与社保 -
搭乘运-20,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人员抵达
2025-01-07 18:22 地震 -
首次现身!台军“海马斯”火箭炮长这样
2025-01-07 17:43 台湾 -
西藏定日县地震已致95人遇难、130人受伤
2025-01-07 16:08 地震 -
西部战区前进指挥所搭乘运-20奔赴西藏地震灾区
2025-01-07 15:30 地震 -
老龄化造成经济增速持续下跌?余永定回应
2025-01-07 15:11 问诊2025中国经济 -
西藏受灾地区多名被困群众被救出
2025-01-07 15:10 地震 -
专家解析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成因
2025-01-07 14:34 地震 -
习近平对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2025-01-07 13:19 地震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威胁:不排除动用武力控制 评论 93打造“下一个深圳”?新马签了 评论 153国产光刻胶的关键战场,在这里 评论 86“中国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实验!” 评论 283特鲁多辞职,谁可能接班? 评论 82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威胁:不排除动用武力控制
-
加反对党党魁放话:我上,赶走中俄
-
“拜登政府不要最后一搏,这会危及美国的AI领导地位”
-
拜登政府对欧尔班幕僚长下手,匈外长:别了,失败的美国大使
-
尹锡悦逃跑了?
-
“美企破产数量,创14年来新高”
-
打造“下一个深圳”?新马签了
-
白俄罗斯:泽连斯基撒谎,我们没什么可道歉的
-
因俄乌“断气”停电、缺热水,“德左”拒绝摩尔多瓦政府援助
-
中国科学家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深刻改变未来战争性质
-
“我们买下阿拉斯加,咋样?”
-
“中国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实验!”
-
“布鲁塞尔,你还在等什么?”
-
“这太可耻了!”正在见被欠款的中国供应商,突然收到通知…
-
美企开始幻想国产了,“但中国…”
-
反击!丹麦国王把国徽都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