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玲:健康成为中国最亮丽的名片,必须破解医疗费用上升问题
观察者网:但国内似乎对中医依旧存在争议,网络上的负面评论很多,对于这些争论您怎么看?
李玲:关于中医的争论无外乎就是“中医是不是科学”的问题,毕竟中国从五四运动以来就在强调民主和科学。
但科学是在不断进步的。我个人认为,中医的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超科学的,因为它反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一个系统地整体地调理、而非单一治疗特定症状的方法。这种理念非常先进,也是中医能保持生命力的原因。
还有个特别有趣的事,这次我带领亚非拉国外政要参观中国中医科学院时,让他们亲身体验了中医药。其中一位部长患有偏头疼,而且在欧美一流医院多次求医无果,但是尝试针灸治疗后,效果居然非常显著,堪称“手到病除”。他非常惊奇!
浙江省桐乡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为颈椎病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一个月后在他们学习结束的结业典礼上,我询问他的健康状况,他回答说真的好了。这位部长还问了一个问题:既然中国为他们援建非常现代化的医院,为什么这么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却没到他们国家推广?
尽管中医在网上存在较大争议,但在民间却非常受欢迎。事实上,大部分人选择相信中医或体验中医,往往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各类医院穷尽了各种方法,但都未能治愈。最终,他们只能求助于中医。
有些人由于久病成医,甚至通过自学中医,成功治愈自己,随后开始推广中医。在民间有许多这样的高人。中医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方法,未来在大数据,智能化加持下,中医将会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必须深化医改 破解医疗费用的上升
观察者网:您在一次演讲中谈健康中国目标时候,比较了各国不同年龄段医疗支出成本,您展示的一张PPT让人印象深刻,就是美国65岁以上人群人均医疗成本高得吓人。所以您说,中国的目标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将不同年龄段的医疗成本抹平。也就是说,要为老百姓提供低成本的高效医疗保障制度。这是一个很浩大的工程,那么具体怎么做?您认为还有哪些体制机制矛盾亟待解决?
李玲:1990年代我就开始研究美国的医疗。其实我原本是做宏观经济研究的,要做宏观研究,就必须了解美国整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这才发现,美国政府最大的支出项是医疗养老,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我才去研究医疗。
研究医疗以后我才发现了美国真正问题所在。所有欧洲国家都有一套全面覆盖的医疗制度体系,比如英国是免费医疗制度,德国是全民医保制度,只有美国是一直在打补丁。
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时候就想学前苏联建一套全民免费的医疗体系,但美国是一个医生界、药界、商业保险界,多种利益集团固化的社会,任何想搞全民免费制度的政治家,都会被攻击是社会主义者,而社会主义在美国是被妖魔化的。
所以当年克林顿医改、奥巴马医改都被攻击,因此美国只能一直打补丁。正因为美国缺乏好的制度,缺乏可以组合起来的力量,商业医疗保险就占据了主导地位。
1960年代越战期间,美国面临严峻的社会危机。肯尼迪总统去世以后,接任的林登·约翰逊总统通过了老人医疗保险法案和穷人医疗保险法案。在支离破碎的体系上打了一个补丁,也就是65岁以上老人和贫困线以下的穷人看病,将由政府买单,由此暂时解决了弱势人群的就医问题,稳住美国社会。
虽然这两项制度的实施极大地缓解了美国的内部矛盾,使美国的医疗体系得以延续。但同时也带来了问题:老人和穷人这样的特定人群,医疗需求非常高,而医院也需要创收,政府为其买单的后果,就是带来巨大的财政赤字。
美国政府这么多年也想努力控制医疗支出,比如DRG就是美国1980年代发明的一种医保支付方式,但费用依旧一路高涨。
现在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的比重近20%,中国是7.1%,其他国家都在10%左右。同时美国财政的第一大支出项也是医疗,所以美国其实是被其昂贵的医疗费用拖垮了。对美国企业来说,雇一个人所要为其花费的医疗保险平均是13,500美元,劳动力成本太过巨大,使得美国企业失去竞争力,也就无法再工业化了。
当年我为什么要回国,因为我发现,美国的医改根本改不动,由于利益格局无法被撼动,美国昂贵的医疗费用就像癌症一样,不断蔓延,最后只能一路狂奔将国家拖垮。
其实中国现在有点得了美国病,因为我们的医院无论公立私立也是要创收的。我们医疗费用的增速现在高于美国,虽然基数低,但增速高,这也是老百姓这么多年来对医改不满意的一点。
所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医改,应该要建立一个全覆盖、但可持续的医疗卫生制度。
观察者网:也就是说,即使中国实施了新医改,及时阻止了公立医院私有化倾向,建立了覆盖面巨大的医疗保险体系、大病保险体系,但医疗成本还是没有控制下来?
李玲:是的。中国每年医疗费用的上升都是两倍于GDP的增速,我指的是医疗总费用的增长,而且增速高于美国、德国和英国。
1978年全国的卫生总费用是100亿,2023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已经超过9万亿。从1978年到2023年,全国医疗总支出涨了约900倍,但我们的GDP并没有涨这么多。
《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卫生总费用在持续上升,202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到8.5万亿
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医院创收的问题。
数据显示,公立医院的收入里财政补贴仅占10%左右,90%的收入要靠医院自己去挣,怎么挣?无非就是门诊、住院、检查、开药和手术。
老百姓越健康医院越赚钱 这才是改革方向
观察者网:福建三明市的医改模式因此而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您认为三明的做法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吗?
李玲 :中国目前建立起全覆盖医保体系,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亿人,约3.7亿人参加的是城镇职工医保,这部分保费主要是企业出的,有结余。
其余的9.6亿人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医保,其中三分之二是政府补贴的,包括地方和中央各付一半,个人支出三分之一。这部分医保的财政可持续性是个大问题:
第一,地方财政负担很重。一个人口大县,比如100万人口,地方政府最大的支出是医保费用,而且每年在涨。
第二,对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包括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村人口而言,也是负担,所以这些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是在下降的。
虽然,我们医疗报销目录中70%以上可以报销,但是患者支付医疗费用的绝对值是在上升,所以有的老百姓就觉得自己没得到好处,就退保了。我们的医院还要创收,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平均每人每年不到1000元,可能去医院看个重感冒都不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苏堤 
-
多款AI终端、国产CPU等集中亮相
2024-07-07 21:0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国重发展欧洲重安全,中国AI如何既要又要?
2024-07-07 10:0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没有演员,均由AI生成”,快手宣布即将上线AIGC短剧
2024-07-07 09:54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红书技术副总裁王晓博:大模型让AI越来越像人,更懂内容与用户
2024-07-07 09:5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多地住建局更名,有何深意?
2024-07-06 21:21 观网财经-房产 -
不会再买到烂尾楼了?深圳多家银行开始执行“不封顶不放贷”
2024-07-06 17:43 观网财经-房产 -
香港数码港率8家初创企业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4-07-06 09:15 观网财经-科创 -
科大讯飞董事长:对中美大模型差距不能盲目乐观
2024-07-05 20:23 观网财经-科创 -
价格战愈演愈烈?百度文心旗舰模型全线降价
2024-07-05 20:07 观网财经-科创 -
证监会召开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题座谈会
2024-07-05 19:34 金融观察 -
证监会:将违规披露的刑期上限由3年提高至10年
2024-07-05 17:34 金融观察 -
“全国房价最贵县”松绑楼市
2024-07-05 16:17 观网财经-房产 -
总规模300亿元!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盘活专项基金成立
2024-07-05 16:05 金融观察 -
“游戏积累的AI技术赋能实体”,网易秀了台挖掘机
2024-07-05 10:13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蚂蚁发力专业智能体,井贤栋:未来一定不是只靠一个大模型
2024-07-05 10:07 观网财经-科创 -
特斯拉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二代人形机器人迎首秀
2024-07-05 09:57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T3出行崔大勇:2027年将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拐点
2024-07-05 09:52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31省份晒前5个月财政收入账单:粤苏浙居前三
2024-07-05 07:33 观网财经-宏观 -
李彦宏这番话,再度掀起大模型开源闭源之争?
2024-07-05 07:26 观网财经-科创 -
华为云CEO:要敢于开放行业场景,让中国AI在2B领域领先
2024-07-04 21:13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药不对症,会把美国治死 评论 7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评论 107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评论 57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评论 570最新闻 Hot
-
他无视美国威胁访华,“给世界作出示范”
-
德国政府:影响我们了,中美谈谈吧
-
驳了万斯面子,格陵兰岛美军基地指挥官遭解职
-
“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又一例证?
-
按市政府统一要求,医院红十字招牌被换成绿色?当地回应
-
美科技巨头供应商们焦头烂额:现在比疫情时还糟,仿佛“没有明天”
-
候补中央委员费高云,任合肥市委书记
-
60票赞成、25票反对,美参院批准了
-
这个全球最难进入的市场,中国企业正加速落地!
-
大部分货源都来自中国,亚马逊慌了
-
欧盟外交官:有了90天喘息期,我们应效法佛陀冷静备战
-
他访华前发声:特朗普虚张声势,反倒给我们机遇
-
“就不跪”
-
对美关税提至125%!商务部:将不再理会数字游戏
-
美学者:对后美国时代的秩序,有理由乐观
-
美国产Model S/X无法“订购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