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网友热议中国高铁体验:比日本新干线舒服多了
关键字: 中国高铁日本新干线在中国乘坐高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不过,“别人家孩子”也不是十全十美,下面这两位朋友就为中国高铁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回答一:Ciel Québécois “车上的中国人打电话声音有点大”
曾在法国巴黎生活10年,如今生活在韩国和中国
我定期会乘坐高铁一等座往返上海虹桥和南京南站(公司报销)。
其实我不介意坐二等座,实际上中国动车二等座比飞机上的优质经济舱有更大的腿部空间。
但我觉得中国高铁的二等座不如欧洲,比如法国TGV或者韩版KTX或者德国的ICE,欧洲高铁二等座布局是2+2而非中国的2+3,更宽一些。一等座的作为布局是2+2,座椅宽敞结实,椅套一般是红色。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中国人习惯大声交谈,尤其是打电话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意识到这会对他人造成困扰。
回答二:Stephen Thompson “上海磁悬浮停运时间太早了”
伦敦大学毕业;曾在中国生活10年
我要讲一下我在上海坐磁悬浮的经历。
如果你和我一样没有坐过磁悬浮,那么你一上车就会特别兴奋。高峰时,它的时速可达430公里/小时,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在高速下自拍的感觉。但是这个过程很短暂,只有4分钟,因为上海到机场的路程也就30公里。当你感觉它晃了一下时,这意味着旅途结束了。
但是还是有些美中不足,比如椅套好像不那么合适,那些英文指示牌也有点不对。
但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直达市中心,你必须在龙阳路再打车或换乘地铁。
上海磁悬浮列车
同时,它在晚上九点后就停止运行了,非高峰时也不会全速运行。每趟列车间隔15分钟,晚上7点之后间隔20分,这真的还不够频繁。
有人曾跟我说,打造磁悬浮花了天价,为此上海也多次修整自己的地铁系统。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我觉得现在这个情况,晚上九点多就关闭了,一点也不经济。
坐一次磁悬浮要花50元,虽然对于我这样一个游客来说让人兴奋,但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可能机场大巴更实惠。
显然,这位网友已经开始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关注中国高铁长远发展了。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郝妍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评论 0“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评论 83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评论 145“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评论 146“不被特朗普唬住,中国打了个样” 评论 126最新闻 Hot
-
“这不是复古是犯罪”,德国取缔一极右翼组织
-
“中国打样后,印度突然硬气了”
-
“中国在南美建巨型码头,确保替代美国粮食”
-
法国称“真没藏毒”,扎哈罗娃嘲讽…
-
沙特对美投资6000亿?“实际一半都不到”
-
印度还庆祝上了,全国大贺10天!
-
又降了:125%→54%→30%
-
旗下餐厅拒绝接待中国客人,日本公司道歉
-
政策突转,特朗普中东行大撒先进AI芯片
-
跟着特朗普去中东推销星链,马斯克赚大发了?
-
美国特务们的“噩梦”…
-
“好莱坞都是骗人的,真后悔…”
-
欧盟:中美迈出正确一步,但…
-
“英美贸易协议这项‘毒丸’条款,中方狠批”
-
眼瞅着中美谈成了,日本心里急啊…
-
日本:民间飞机别在钓鱼岛飞了,不要“刺激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