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断水、断电、断网也断气,乌克兰如何挺过第一个战争寒冬?
最后更新: 2022-12-08 08:51:06从消费延展到更广的话题,李博认为乌克兰年轻人是矛盾的:一方面被种族主义洗脑,埋下8年的情绪终于能在战场释放;另一方面,部分民族主义上头的乌克兰人,在消费倾向上十分崇洋媚外,对欧洲的向往仿佛刻入基因,女孩们喜欢在美国社交网站上晒欧式小资生活,咖啡和下午茶往往只是拍照打卡;前线的士兵多为主动或者被迫的动员兵,以及较为激进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因此偶尔还会与外国佣兵容易爆发冲突。
在欧洲生活的乌克兰人在美国社交网站上晒出的日常生活图片
就总体教育水平而言,乌克兰的受教育程度并不算低,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在国家的补助之下从大学毕业,但相比之下年轻人往往学不到很有用的技能,所以很多人都选择在毕业之后尽量去国外打工,从事一些低端体力劳动或者短期合同工,每个月可以得到1000-2000欧元的收入,几乎可以抵得上在乌克兰3-4个月的收入。不过有条件的家庭还是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念书,首选是欧美,然后回到乌克兰发展或是留在那里继续工作。
一般在乌克兰语境中,以第聂伯河由北向南的流向,将东西两边划分为左右两岸,但乌克兰东西部却并不是严格按照第聂伯河来划分的。李博介绍说,自己的很多朋友再交流中经常也说俄语,尤其是他们和中国客户打交道时,几乎是用英语和俄语交流,就算说乌克兰语,也会隔三岔五的蹦出来个俄语单词,因为有时候他们也搞不明白这些单词用乌克兰语怎么说,包括追剧也是看俄语配音的版本,因为网站上没有乌克兰语配音。
此前西方媒体发布的视频中,在马里乌波尔向平民讲授武器使用方法的乌克兰“亚速营”人员也是说的俄语
李博提到,一些乌克兰的民族主义者认为,俄语是侵略者的语言,他们主张在乌克兰生活的人就要说乌克兰语,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多矛盾问题,语言等于意识形态这种概念有些人不认可,例如中部和东部的很多乌克兰人日常语言都是俄语,某些地方仍然说“卢布”这个词来代指乌克兰格里夫纳,人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也都说卢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认同自己的国籍是乌克兰籍,于是经常遭到民族主义者的骚扰,威胁甚至是殴打。
很多乌克兰人都说俄语,也玩俄语游戏,截图来自俄罗斯游戏“战争雷霆”中玩家构建的俄乌双方对峙的架空场景
李博认为,很多乌克兰人自己明白,有钱人到哪里都是有钱人,就算到了境外也照样开着跑车炸街,而穷人没有太多选择,要么离开国家去欧洲谋生,要么留在这里加入军队或者等到战争结束,俄军要是进城很多人立马会改头换面,站到对面一方当“带路党”,甚至乌军内部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内讧,这场战争已经是笔不折不扣的糊涂账了,“战争第一个杀死的就是真相。”
俄军撤出赫尔松后,俄媒报道称有数十人被乌方枪毙
李博认为,目前双方战局复杂,下一步如何谁也说不准;但是无论战事如何发展,老百姓总在受苦、受累、受伤;无论怎样力保自身,在乱世中都得遭殃;老百姓一直在流血、流泪、流汗中做选择,就一定充满盲目性,所以才会向电影《让子弹飞》中说的一样,“谁赢他们帮谁”,因为老百姓最渴望的是恢复和平的生活。
乌克兰警察日常巡街时配备自动步枪,战端一开更频繁对街上的男性进行调查和盘问
战争总要靠血泪维持,而医疗资源对于深陷战争的乌克兰来说格外稀缺。李博说起乌克兰的医疗方面又提到了老人们——就在接受采访前夕,跟随朋友回到村庄里,见到那里的街上死气沉沉,相比之下城中还有警察配备自动步枪巡逻,村里剩下的留守老人们在绝望中艰难度日。
乌克兰东部乡村春季,俄军到来后整修村里的苏军纪念碑,青年官兵向老人送上礼物和鲜花
“田园风光没有,女孩也没有,”李博近日返回这个小村子时,因为朋友家里地窖还有一些土豆和其他蔬菜水果可食用,往日都是邻里间相互照应着。李博发现,现在战端一开村里只剩2000人左右,打仗之后村里见不到游手好闲的男青年,女人们又没啥像样的收入,很多人要么选在进城谋生,要么尽量依靠农作物维持自给自足的生活。
老年人如今是各类关于乌克兰的新闻主角,例如22年3月顿涅茨克市区遭到袭击,受害者不少也是老年人
李博介绍,在乌克兰医疗的确实现了免费,但排不上号和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都很严重,城里医疗资源能提供很有限的医疗保障,乡下的老年人生病之后大多数选择去药店购买药品自己服用,或者打电话叫最近的医生来家中出诊,不过通常至少需要提前几天预约,急诊的话救护车也不会很快就到,只能借助邻居的帮助将自己送往医院。
在乌急救免费,但救护车一直稀缺,图为德国向基辅政府提供的救护车和消防车视频截图
与此同时,新冠疫情仍然是客观存在的,李博提到,但在乌克兰人们已经无暇顾及了。李博自己在公共场合都会戴口罩,注意个人防护,但在周围人中显得迥异。在李博生活的小城市都能打得上中国生产的疫苗,不光免费还能就近接种,打完针骑车回家路上还能买个菜。
乌克兰运营的安-225运输机常常来天津运输医疗物资,甚至在其被摧毁前的2022年1月,图为安东诺夫局发布的和安-22和安-225两款苏制巨型运输机,在其此前的运营基地,即基辅郊外的戈斯托梅利机场合影,此两型运输机都曾在疫情后来到中国运输物资
“生病要么打电话找家庭医生,要么去私人诊所,”乌克兰目前的就医情况,最绝望的要数老年人:“都是老年人,医院里一坐就等着排队。有能力的医生都去基辅私人医院,然后有机会就出国,去欧洲学医,然后留在那边,一个月怎么着也有四五千欧的收入。”
被俘乌军年龄差异很大,既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截图来自俄国防部发布的乌军俘虏接受采访视频
“乌克兰人也好,俄罗斯人也罢,都有种骨子里的韧性,他们即便生活受到影响也能撑得住很久,对于暂时的物资短缺、商品供应不足、得不到医疗和教育服务,表现的十分坦然”,接受采访前李博从超市回来,还看到了学生模样的女孩在卖自己手工制作的蜡烛,之前还有人义卖手工制品,把得到的钱全部捐给乌克兰军队或者医院。
受战争影响,蜡烛的用处不仅可以照明,还能提供热量
李博说,冬季过后黑夜漫长,蜡烛的重要性就又凸显了出来,又能照明又能取暖;要是有电他就可以继续线上办公,李博如今依靠之前做进出口肉类的积蓄来维持生活,他说现在没有人来留学,很多相关的服务也挣不到钱,但好在供电供暖都在逐步恢复,生活一定会恢复正轨。
我们的采访从北京时间上午8点开始,此时乌克兰中部仍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采访先停一下,我先睡一觉,看看天亮后能不能供上电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杨子江 
-
“乌军使用的无人机可能是苏制图-141”
2022-12-07 22:06 乌克兰之殇 -
一周军情观察:大力发展轰炸机
2022-12-07 19:52 -
美再售波兰116辆坦克 包括最先进穿甲弹
2022-12-07 18:49 -
最后一架波音747飞机下线
2022-12-07 17:34 -
美军中央司令部称两艘美舰遭伊朗“骚扰”
2022-12-07 15:39 -
美防长:计划在澳大利亚轮换部署轰炸机
2022-12-07 14:49 -
“西方制裁没有影响俄军生产导弹”
2022-12-07 14:31 -
刚定10天 巴西50亿军购项目即被叫停
2022-12-06 20:32 -
中国第9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出征誓师
2022-12-06 19:59 -
美国陆军接收首套“中程打击”导弹发射系统
2022-12-06 16:55 -
为了援助乌克兰,标枪和毒刺的库存几乎耗尽了
2022-12-06 16:51 -
贝尔V-280中标,将取代美军现役“黑鹰”直升机
2022-12-06 13:25 -
美军“阉割”援乌海马斯:无法发射弹道导弹
2022-12-06 12:55 -
国防部回应美“中国军力报告”:对中国核力量现代化指手画脚
2022-12-06 12:07 -
印军高官:考虑再造一条“维克兰特”级航母
2022-12-05 20:31 -
B21项目经费或将从18亿变1亿?美军急了
2022-12-05 16:23 -
巴西9亿欧元采购98辆意大利半人马2突击炮
2022-12-05 16:21 -
最老航母搭配最老巡洋舰:美军尼米兹号前往西太部署
2022-12-05 10:20 -
日本拟增兵冲绳,扩建“冲绳防卫集团”
2022-12-03 17:06 -
推迟近2年后,B-21轰炸机终于揭幕
2022-12-03 10:45
相关推荐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17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评论 98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评论 52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评论 127“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评论 83最新闻 Hot
-
“很明显,几乎所有美国出口都受到了打击”
-
“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
“我们国家正处于脆弱时刻,美国却在丑陋地炫耀权力”
-
涉1000亿欧元美国商品,欧盟考虑:谈不成就动手
-
后院起火?加拿大“最保守省”酝酿“独立公投”
-
日本先谈判先遇挫,特朗普政府又臭又硬、寸步不让
-
美财长卖力为关税洗地,台下高管们只关注中国
-
特朗普又开新战线,“只会鼓励各国像中国一样反制”
-
印外长怼欧盟:这么依赖中美俄,还想战略自主…
-
“美国买家缺席,结果很意外!”
-
日本想“跪”,被警告:政府将垮台
-
特朗普:最初是我“炸”了它
-
“关税将抹掉15亿美元利润”,福特撤回了一个预期
-
县长张汉坤官宣被查,公安局长落马后“消失”4个月
-
今年第三次议息,美联储“将无视特朗普,维持不变”
-
在他嘴里,加拿大都成了“靠美国养活的社会主义政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