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如泽评《驴得水》:这部国产商业片的编剧挺硬的
关键字: 驴得水驴得水影评驴得水好不好驴得水好看不好看中国电影商业电影驴得水编剧驴得水导演驴得水话剧【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纪如泽】
“你们要这么搞是吧?”,“又要大制作又不用明星是吧?又要拍商业片又不走工业化流程是吧?那我告诉你没人会给你们投钱,你们自己出钱拍吧。”
这是青年编剧导演周申在知乎上,介绍影片《驴得水》诞生过程时所引述的一段话,来自最初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但最终没能合作的投资方。
《驴得水》的编剧、导演周申、刘露
最本分的“异类”
感谢周导如此生动地描绘今天青年编剧和导演在商业资本下的困窘。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对那些国产商业片只存在于字幕上的编剧感到好奇甚至质疑。真的有这号人存在吗?到底是谁在主导创作这些尴尬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剧情?
后来不止一次在各个大小媒体平台上看到编剧委屈吐槽,才明白在今天的国产商业片里,编剧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存在。当我们对今天以IP变现为主要目的的国产商业片近乎绝望之际,出身话剧的《驴得水》给了我们一点启示。
这部靠“自来水”口碑逆袭的国产喜剧在上映三天就收获了6000万票房。但与此同时,这部满满“话剧感”的电影,也引来了不少极端的差评。
在今天的众多国产商业片中,《驴得水》是比较特别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故事改编自同名话剧,影片没有动用一个明星,拍摄场地全实景。电影正式拍摄前,演员经历了试戏、一个月的排练、一个月的试拍,正式拍摄以实拍顺拍方式进行了两个月。所谓“顺拍”就是按故事时间线索拍摄,不会为了演员档期或节约成本,把同一个场景的戏集中拍完。
导演还要求演员必须在拍摄地体验生活,并且拍摄周期中始终在现场,“演员一去就穿着戏里的服装,生活在那儿,衣服都是自然穿旧的。”
《驴得水》话剧
乍一看,你也许会觉得这些影片拍摄的背景信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再正常不过的流程了。但反着想了想,才猛然意识到今天拍电影的节奏已经完全可以逆向推导出来了:演员是不需要试戏的,尤其明星;场景大都是搭建的,还有特效;拍摄大都是没有试拍顺拍的,多浪费钱。
所以,在资本纷纷进驻热钱涌动的影视行业里,中规中矩的《驴得水》反而成了最特别的那一个。这恐怕也算是这部荒诞喜剧片在生产环节给我们抖的最大个的包袱。当电影产业以大多数的荒诞性生产模式出现,最正常的那个反被视为异类。
这样的地方,是没有五星级酒店的
不黑不吹地说,从影片本身来看,编剧导演只是做了他们该做的。作为电影,《驴得水》还有不少剪辑和画面的生涩感,遭到了来自“流水线工厂”的鄙夷。甚至,它根本不是宣传中所说的“喜剧”,恰恰相反,整个故事浓郁的黑色幽默气氛让人绝望。但这并不妨碍它作为一部“编剧主导型”或者说“编剧在场型”电影,唤起我们对电影编剧这个工种的记忆,让我们对电影的期待终于回归到故事本身。而此前的大多数时候,关于“商业电影”的讨论大都只局限于前两个字。
《驴得水》多少给我们拓展了一些“商业电影的想象力”,在明星之外、在文化工业那些纯熟的套路之外,我们终于看见商业电影中匠人,而非商人的身影。这多少让我们在为文化快消品买单时有些欣慰。
《驴得水》剧照
- 原标题:纪如泽评《驴得水》:这部国产商业片的编剧挺硬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256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评论 372“断供”阴影下,国产操作系统的破局时刻 评论 124“印巴冲突是叙事之战,中国装备重要性凸显” 评论 202特朗普故弄玄虚称“和某大国达成协议”,就这? 评论 167最新闻 Hot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
印度称军事基地遭巴基斯坦袭击,巴方否认
-
特朗普:可能找中国帮忙
-
大搞家庭式腐败,甘肃省原副省长赵金云被决定逮捕
-
盖茨怒怼:马斯克就是在杀死儿童
-
微软总裁瞎操心:不让员工用DeepSeek
-
特朗普: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稀土协议
-
特朗普祝贺:历史性时刻,美国的莫大荣耀
-
100多架飞机大战后,印巴局势怎么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