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如泽:小确幸也不确定了?
关键字: 台湾小确幸小清新22K龙应台李开复台湾产业台湾青年失业率作为小确幸另一面而存在的“22K”对台湾年轻人的生活现状更具概括力一些。就读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的大陆学生余泽霖10月8日在台海网刊文,以亲身经历描绘了22K小确幸们的生活:“我在台北读大学,身边的台湾同学不管是什么科系,大多都有平时打工的经历,不少同学还是一次打着两到三份工,通常是在便利店当店员,去餐厅或饮料店当服务生之类比较辛苦的工作。问起他们为什么打工,我都能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一个是为了自己平时的花销,另一个是为了还‘学贷’。”
10枚小确幸
余同学描绘的景象似乎和地处东亚门户的宝岛,一直被西方社会标榜为“民主灯塔”的外界印象有不小的出入,照理说地理位置绝佳,制度先进优越的台湾理应人才济济,经济繁荣。但近年来台湾产业升级的困难,经济发展的滞后等已成不争事实。否则,罹患癌症的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也不必抱恙感慨“台湾产业跟我一样病了,充满了困难与危机。”
台湾产业病的有多重?今年7月份,台湾官方数据显示青年失业率不断上升,台湾20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整体失业率的3倍多。青年整体失业人口为21万人,占整体失业人口的45.53%,失业超过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青年,也占到了长期失业者的约40%。数据的背后,是台湾当下的经济格局与社会结构正扼杀着年轻人上升空间的现实。
十年内,台湾民生所需食品价格上涨25.6%,而平均薪资只上涨了11.2%。在青年之中,主要工作收入未满3万台币(折合人民币6058元)有高达123万人,占整体青年有工作收入者的61.3%,在过去的15年,台湾整体薪资不升反降,连带产生了无数青年无法负担学贷、房贷,不敢结婚生育的问题,更导致了大批台湾优秀人才外流。
余同学在台湾求学的三年间,目睹许多台湾大学生即便努力于主修学业,甚至辅修、双修其他课程,积极参加活动。但暂且不论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价值,即便只是争取一个幸福稳定的家庭也并无机会。转过各类资本打着文化名头交织出的幻境,“小确幸”的背面,是“22K”台湾年轻人喘不过气的现实。
终于,鲜有机遇、疲于现实的台湾年轻人们不再愿意去竞争打拼,而是循着“小确幸”描绘的未来,选择穿起棉布长裙开咖啡馆,或者逃进旅游进店开文艺民宿梦想着安逸的小日子。幸福的概念被一再缩水,而梦想的型号也削减到卤蛋大小。
小确幸与大时代
就在半年前,台湾乐评人张铁志还曾在“太阳花学运”期间刊文,向两岸的“小清新”们发出召唤,坚称小清新是新一代民主主体,而他们追求“布衣美食咖啡馆,音乐环保新农场”的权利不可侵犯,想不到这豪情壮志竟成强弩之末。
10月30日,早在2012年就持有大陆国债的台湾“文化部长”龙应台女士,出席“第十二届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时发言称,“台湾现在流行讲小确幸”,好像成为年轻人追求的目标,“但总有一天还是要从小确幸走出来,看到广大天空、看到严峻未来”,“台湾不能都以小确幸为志愿,否则不知道船要开到哪”。并且希望在座的企业家们,能给台湾未来一个信念。
咖啡的醇香并非幸福的全部味道
诚然,小确幸的美好温暖值得追求,华丽或朴素的梦想每个年轻人都应当拥有。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里,个人的幸福美好同社会的发展进步永远无法切割。人是社会性动物,即便是那些渴望躲进深山老林的当代犬儒主义者,仍是割舍不下一根联通外部世界的网线,还得10兆以上。
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追求幸福之际都无法抛弃对于社会与集体的责任,对于国家和历史的义务,这恰是社会人的意义所在。一个只剩下小确幸的社会,或许可以在咖啡美食间获得愉悦温暖,但无法抵挡大时代的严峻现实。谁又能想到,素以美食著称的台湾,会历经毒淀粉、塑化剂、地沟油、馊水油的反复洗礼。如今至少有11个国家与地区,拒绝台湾食品入境,损失达百亿元(新台币)以上,这样的小灾难,在今天的台湾接连不断。
抱着几分鸵鸟心态不敢抬头正视时代梦想的小确幸,尝到的咖啡醇香和甜品甘汁其实并非幸福的全部味道,花盆里被反复侍弄的多肉植物也不是美好的整个形状。时代大潮,波涛汹涌,在风云际会的当下选择担负起社会的责任,选择更广阔的视野,把放大的梦想镶嵌进时代而非饭盒之中,让追求更多人的而不仅仅是个体的美好生活成为奋斗的目标,或许那一刻,幸福的味道将浓郁许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评论 65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评论 110中俄元首在主观礼台出席红场阅兵式 评论 57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评论 88“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评论 390最新闻 Hot
-
真急了!“请求中国取消限制”
-
严管执行!中方再出手,美媒发愁
-
俄副总理: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谈判取得进展
-
“欧洲在华企业偷着乐:机会来了”
-
欧盟多国大停电,“我们需要中国技术”
-
普京阅兵式演讲,特别提到中国
-
“对华阉割版,又要降级”
-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
英方拿到了,“简直像在平行宇宙,中国太超前了”
-
微软:从中企学到,谁先一步拿下,谁就难被取代
-
美国农民发愁:鸡爪、鱼头...除了中国,好难找到买家
-
首位“美国教皇”利奥十四世是谁?
-
许红兵,主动投案
-
美国官员:歼-10击落阵风,没用F-16
-
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
美大使污蔑“中国不是好盟友”,我驻巴拿马使馆驳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