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晓原: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争论及其意义
关键字: 中国古代科学冯友兰竺可桢西方科学起源古希腊天文学科学的定义数学中国古代的伟大技术成就仅止于“四大发明”吗?
今人有没有成功复制出古代的三大奇器?
古代中国到底有没有地圆学说?
究竟是谁将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中医究竟是什么?
这是中华书局近日出版的新书——江晓原教授《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一书中讨论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是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史大家江晓原先生在数十年对中外科技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技术、天文地理及医学文化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技术文化所做的系统思考和阐述。江晓原教授通过系统研究,实事求是的辩证态度、以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求真精神,来讨论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精详考辨,去伪存真,有破有立中启迪读者何为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
作为责任编辑,我认真推荐《中国古代技术文化》一书,因为江晓原教授从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入手,用科学的严谨和实证性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技术文化,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是一本非常适合大众阅读的传统文化读物。现在各大网店和各地实体店都已经上架,您略做浏览就能发现它的价值,所以小编今天不多说。小编现在要说的是这本书背后的故事。
图书实拍效果
先说开本。为什么会选这款瘦长型的32开开本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体量小,但讨论的内容却事关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厚重度,需要以一种有份量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另一方面,借鉴《陟彼景山》的经验,这种瘦长的开本虽然有些浪费纸,但是对于体量小的书来说,不失为一个有利的选择。
再说装帧。相对于开本选择方面编辑所具有的相对自主性,封面设计所牵涉的因素较多,设计出一款能与书稿内容相得益彰且作者满意、读者认可的封面,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江晓原老师对书的封面的要求之高是出了名的,据我所知,他的很多书的封面都改过七八稿才定稿——在时间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小编当时面临的心理压力和忐忑程度可想而知。
在和设计师刘丽老师反复沟通下,确定了封面的初步方案——小布脊纸面精装,封面题签或集字,风格相对活泼。非常感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丁沪东老师的大力支持,其所题“中国古代技术文化”的行楷签,风格恰如其分地与书稿内容相合——行云流水间展示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刘丽老师又选汉画像石的马术图,灰度处理后,置于封面烫黑的书名下,令灵动感贯穿封面始终。同时,布脊经过比对,选定了蓝色布脊烫金字方案——一款典雅中略带动感时尚的封面就这样诞生了!
虽然我对封面的设计稿非常满意,但在发给江晓原老师的那一刻还是忐忑不安,准备了若干说服他的理由。但是,当江老师看到封面效果图后,爽快地说“这款封面好,我喜欢!”如释重负的轻松感以及与作者达成共识的喜悦感扑面而来。
《中国古代技术文化》,在我眼里,是一本带着先天美好诞生的书。从4月底开始接触书稿到与江老师见面沟通细节问题,再到成书考量和书装设计,再到完成印制参加上海书展,一切都如此顺畅而美好!所以,当2017年8月1日,收到样书时,我拿着它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从封面到内文,从开本到整体书装,真是越看越觉得爱不释手,感恩之情和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真心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做出努力的各方同事们,有了大家的大力支持,这本书才能美好的诞生,才能这样美好地呈现给读者!谢谢工作在幕后的所有的伙伴们!
(本文原载“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众号,观察者网获授权转载)
- 原标题: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争论及其意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武守哲
-
这个前苏联国家正在外交大转向:愿深化对华关系不设限 评论 188“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评论 271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评论 216“2027年起,整个产业将拱手让给中国”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没客户!”获47亿补贴后,三星在美芯片厂推迟投产
-
约翰逊急着表决,民主党领袖连续讲了6小时,还没停…
-
“六代机机密会议,扎克伯格突然闯入”,白宫回应
-
8年后,默克尔吐槽特朗普:真装!
-
美军评估又变了,“不是几个月是两年”
-
“即使特朗普下台,美国政策也不会变,中日韩要合作”
-
“船到桥头自然直”,印外长回应美议员
-
俄海军副总司令阵亡
-
“在越南的中国制造商松了一口气”
-
他倒戈后就躲起来了,电话都不接,同僚评价:聪明
-
“美国已解除这项对华出口禁令”
-
“印军将全面排查中国产零部件”
-
美国和盟友闹掰?“本质没变,中国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声,英财相当场落泪,“哭崩”市场
-
家乐福CEO放话:对中国小包裹,要学特朗普征税100%
-
莫迪表态:金砖是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