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政府被曝已决定,终止230亿美元激励国内制造业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
最后更新: 2025-03-21 18:42:11【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3月21日,路透社援引四名政府官员的消息独家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政府已决定终止一项230亿美元、旨在激励国内制造业的计划,而这项“生产关联激励计划”(PLI)推出仅四年,初衷是为了吸引企业离开中国。
据悉,通过该计划,印度政府原本希望到2025年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到25%,并承诺,如果企业各自在截止日前完成生产目标,将获得现金奖励。公开记录显示,包括苹果供应商富士康和印度企业集团信实工业在内的约750家公司签署了PLI。
其中两名官员表示,如今该计划不会扩展到14个试点行业之外,且尽管一些参与企业提出了延长请求,生产截止日期也不会延长。路透社掌握了解到的政府文件和往来信件显示,许多参与该计划的企业未能启动生产,而另一些完成生产目标的企业则发现,印度政府支付补贴的速度缓慢。
根据印度商业和工业部编制的一份未注明日期的该计划分析报告称,截至2024年10月,参与企业已在该计划下生产了价值1519.3亿美元的商品,占印度设定目标的37%。文件显示,印度仅发放了17.3亿美元的激励资金,即不到分配资金的8%。
“如果这种大型计划都失败了,你还指望什么能成功呢?”有印度智库学者语带失望地认为,PLI可能是印度想要振兴制造业的最后一次机会,如今机遇似乎已错失,莫迪政府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吸引更多外资。
印度电子制造商迪克森科技公司的一家工厂 彭博社
PLI是印度政府在2021年公布的一项产业扶持政策,旨在通过政府补贴等手段支持印度制造业发展,涵盖电信、纺织、医疗器械、食品、汽车、高效光伏组件、无人机、先进化学电池等14个领域,支出约为230亿美元。
而更早之前,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宣布了“印度制造”战略,至今已超十年,从宏观层面看,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份额不升反降,从2015年的16%降至如今的约13%,与莫迪此前提出的到2022年(后来修订为到2025年)实现的25%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对于路透社披露的这些消息,莫迪的办公室和负责监督该计划的印度商业和工业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富士康和信实工业也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有两名政府官员通过路透社坚称,该计划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印度政府放弃了制造业的雄心,而是正在计划替代方案。另一名官员则表示,作为替代方案,印度正在考虑通过部分偿还建厂投资来支持某些行业,这将使企业能够更快地收回成本,而不必等待生产和销售。
去年,印度政府就曾为该计划的影响力辩护,特别是在制药和手机制造领域,这两个行业实现了爆炸性增长。在2024年4月至10月期间发放的近6.2亿美元激励资金中,约94%流向了这两个行业。
路透社掌握到的一份分析资料显示,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申请补贴的食品行业公司由于“未达到投资门槛”和“未达到规定的最低增长率”等因素,未能获得补贴。相关分析资料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但路透社在其中发现,食品行业的生产实际上已超出了所设定的目标。
在此之前,印度政府已承认其中存在问题,并在接到PLI参与者的投诉后,同意延长一段生产截止日期并提高支付补贴的频率。一名要求匿名的印度官员直言,过多的繁文缛节和官僚主义继续阻碍着该计划的有效性。
一家印度智库的贸易专家比斯瓦吉特·达尔(Biswajit Dhar)认为,印度可能已经错过了时机,PLI可能是该国振兴制造业的最后一次机会,莫迪政府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来吸引外国投资。“如果这种大型计划都失败了,你还指望什么能成功呢?”
路透社分析认为,印度原本推出PLI的时机看似“恰到好处”,中国数十年以来一直是“世界工厂”,但近年来,先是出现了新冠疫情,而后美国开始大肆炒作渲染“对华减少经济依赖”,一些跨国公司在这番论调之下开始寻求所谓“中国+1”政策,即生产线的多样化。
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较低的成本,以及被视为是所谓对“西方相对友好的政府”,似乎注定要从中受益。而一段时间以来,印度在制药和手机生产领域确实也成绩不俗。
然而,印度在其他领域并未能复制这种成功,包括钢铁、纺织和太阳能电池板制造等领域。在这些领域,印度面临着来自中国等更低成本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
就以太阳能行业为例,根据印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2024年12月的一份行业分析报告,在签署PLI的12家公司中,有8家可能无法达到其目标。这8家公司包括信实工业、阿达尼集团和印度JSW集团的子公司。分析报告发现,信实工业的子公司只能达到为其设定的2027财年生产目标的50%,阿达尼集团的业务尚未订购生产太阳能电池板所需的设备,而JSW集团则“尚未采取任何行动”。
“莫迪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目标,要通过中国实现”,彭博社2023年6月8日就曾以此为题刊发报道,从一家印度知名本土玩具商的困境切入,描绘了其背后整个印度制造业要追赶中国的挑战所在。报道称,尽管莫迪政府为当地产业提供了众多补贴激励,但印度制造商仍十分依赖来自中国的原材料。
而事实上,“印度制造”战略不如预期的原因不尽于此。在内部,印度营商环境欠佳、高端人才储备不多、工业化底蕴不足等问题桎梏着莫迪政府的大国工业雄心;对外,疫情后的“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全球经济衰退导致海外需求减少等因素也更为其发展前景添上阴影。有印度专家坦言,“中国为企业提供的东西,印度在现阶段无法做到”。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西方审批十年还没下来,中企都发货了,怎么比?”
2025-03-21 17:16 -
台湾聘日本前自卫队统合幕僚长任顾问,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6:55 中日关系 -
葡萄牙国务部长兼外长兰热尔将访华
2025-03-21 16:40 -
邀请日本前“总参谋长”出任政务顾问,台湾想干嘛?
2025-03-21 16:28 台湾军事 -
王毅会见韩国外长赵兑烈
2025-03-21 16:08 中国外交 -
王毅今天启程访日,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58 中日关系 -
美国制裁山东一家炼油厂,中方回应
2025-03-21 15:57 中美关系 -
黄仁勋罕见道歉:我错了,但…
2025-03-21 15:46 -
是否期待美参议员戴恩斯访华为中美领导人会晤铺路?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44 中美关系 -
韩国计划于第三季度内对中国团体游客免签,外交部回应
2025-03-21 15:36 -
“全球航司的运营都被打乱了”
2025-03-21 15:06 -
“不同寻常”,特朗普盯上了这里,为什么?
2025-03-21 15:03 乌克兰之殇 -
特朗普动手:欧洲、中国都比我们强
2025-03-21 15:02 特朗普 -
美专家献计:抢在中国前头,逐个击破…
2025-03-21 14:09 -
马斯克将听取对华开战简报?特朗普紧急辟谣
2025-03-21 14:07 -
韩国在野党已对代总统崔相穆发起弹劾
2025-03-21 13:46 三八线之南 -
“中欧投资协定若能起死回生,是一件好事”
2025-03-21 12:16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个领域,“与中国比,韩国节节败退”
2025-03-21 11:29 三八线之南 -
“太依赖中国了”,特朗普下令增产
2025-03-21 11:15 -
境外反华“培训”细节曝光:在写满反动标语的教室里高喊反动口号
2025-03-21 10:26 国家安全
相关推荐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评论 113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评论 111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评论 401“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评论 12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的黄金时代需要工厂,但工厂离不开中国机器”
-
特朗普再对两家美媒“断粮”
-
“美国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的倒计时开始”
-
美国商会喊话特朗普:赶紧减免关税,经济撑不住了
-
“我们高度依赖中国,特朗普这么干,打残自己”
-
马斯克自比佛陀:佛陀去世后,佛教不是更兴盛了吗?
-
商务部:美方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中方正评估
-
三个月了,日本被困下水道的卡车司机终于找到
-
中国批准了,澳大利亚业界“非常振奋”
-
“美国现在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
-
“群聊泄密门”始作俑者被解雇,原来他早就被…
-
麦当劳“叫苦”:经济难以预测,美国人不敢花钱了
-
“英伟达焦虑:若DeepSeek用中企芯片…”
-
瑞安航空:若涨价,退了波音考虑C919
-
“白宫在努力控制叙事,但美国消费者很清楚”
-
美财长:该降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