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中国挑战美国深空探测领导地位转折点”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取回人类第一批“火壤”,是世界航天强国的重要计划,中美的动向尤其令人关注。
“中国邀请世界参与火星任务,而NASA因特朗普的削减计划举步维艰”。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3月13日注意到,中国天问三号火星任务已向国际科学项目开放申请,有望在2028年发射探测器,2030年前后携带样品返回地球,越来越有可能在火星取样返回的竞赛中拔得头筹。有业内人士直言,这可能是中国挑战美国深空探测领导地位的转折点。
3月11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了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天问三号) 国际合作机遇公告。根据公告,天问三号探测器由着上服组合体(着陆器、上升器、服务器)和轨返组合体(轨道器、返回器)组成,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2030年前后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拍摄图片 微信公号“中国探月工程”
公告称,此次合作机会面向国际社会开放,欢迎国际合作方与天问三号任务开展系统级、单机级合作,鼓励国外有关科研机构与国内有效载荷研制单位联合研制的形式参与遴选。意向书征集工作直到今年6月底,确认搭载项目的时间为10月。
根据合作要求,搭载项目应符合天问三号总体科学目标,也可以是其科学目标的补充或延伸。项目的科学探索和工程技术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香港大学的行星地质学家钱煜奇分析,这一公告表明天问三号正在按计划推进。“这可能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将在深空探索领域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钱煜奇还列举了中国近期的其他太空成就,比如完成人类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
去年9月,我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天问三号火星采样返回任务的实施时间,将由2030年前后提前至2028年前后。
去年11月27日,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说,天问三号将于2031年前后采集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其第一科学目标为寻找火星生命痕迹。本次任务计划一次实现“着陆-采样-返回”,因此,着陆点即为采样点。
美国和中国是仅有的两个将航天器降落在火星上的国家。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在2022年进入休眠之前,在火星表面实际工作了358个火星日,远超设计寿命90天。
而另一边的NASA,火星采样任务进行得磕磕绊绊。
就在中方发出邀请之际,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面临新的挑战:特朗普削减政府开支的计划大砍首席科学家,给火星采样项目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NASA当地时间10日宣布,将取消首席科学家职位,并关闭一个研究太空和技术政策事务的办公室,此轮裁员将涉及23名员工。NASA代理局长佩特罗上月曾表示,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DOGE)计划审查航空航天局的支出,已有“数百名”航天局员工接受了特朗普政府的“买断计划”。
2021年4月6日,NASA“毅力号”的自拍展示了探测器及其火星伴侣“机智”号直升机。 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于2021年在火星着陆,仍在收集样本。
今年1月,NASA前局长比尔·纳尔逊在媒体吹风会上透露,将研究两种火星采样返回方案,将毅力号采集的火星样本送回地球。第一种方案将采用火箭动力“天空起重机”系统,第二种方案则将委托私营企业提供着陆系统。
NASA将在2026年下半年确认该计划及其设计,预计2035年至2039年将毅力号全部样品送回地球。
值得注意的是,毅力号早在 2021年2月便成功着陆火星,且已取得多份火星样本。但尴尬的是,由于面临技术系统协调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困难,NASA一直未能敲定可行的采样返回方案。
从NASA最新透露的消息看,美国人要想拿到毅力号采集的样本,最早也要等到2035年了。
美国“太空”网站此前就称,“中国确实可能先于美国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
由于成本和进度严重超支,NASA“火星样本返回任务”(MSR)陷入了困境。NASA一度表示,MSR计划将耗资110亿美元,成本过高,过于复杂,可能要到2040年才将样本送回地球。
香港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昆廷·帕克(Quentin Parker)说,中美这场探火竞赛可能代表着又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
美苏冷战时期的1957年,苏联领先美国,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地球轨道。苏联这一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给美国带来巨大冲击。
帕克感叹:“中国可不只是领先NASA一年,而是领先几年,实际上,中国已在美国前方拉开了很长距离。”
钱煜奇说,虽然美国宇航局的采样过程更为全面,但也使任务变得极其复杂和耗时。
“相比之下,中国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他说,中国的研究人员及其国际合作者将仔细选择天问三号的着陆点,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科学回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特朗普回应:“很乐意”与普京会面
2025-03-14 09:47 乌克兰之殇 -
又是波音!美国一架飞机在机场突然起火
2025-03-14 09:46 航空安全 -
普京同意停火,泽连斯基:别信,美欧赶紧制裁
2025-03-14 09:18 乌克兰之殇 -
宴会上向自民党新议员发放商品券?石破茂:小礼品,出于善意
2025-03-14 07:22 日本 -
普京:同意停火,但诸多细节有待商讨
2025-03-14 06:41 俄罗斯之声 -
特朗普:不会改变对加拿大征收关税的决定
2025-03-14 06:38 特朗普 -
“加欧不尊重美国,看看英墨,人懂事多了”
2025-03-13 23:2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俄高官称临时停火只会给乌军喘息,美特使飞抵莫斯科
2025-03-13 22:40 俄罗斯之声 -
菲律宾非法“坐滩”军舰浓烟滚滚?实情是…
2025-03-13 21:28 南海局势 -
又威胁对欧盟酒类征200%关税:成立欧盟就为占美国便宜
2025-03-13 21:2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本来中国放假,美国港口也闲,结果今年2月是近三年最忙的一个”
2025-03-13 20:5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叙利亚“宪法宣言”:确定过渡阶段为期5年
2025-03-13 20:55 叙利亚内战 -
“如果美国能对我们这样的铁杆盟友动手,还有谁能幸免?”
2025-03-13 20:31 特朗普 -
“小马科斯这么干,菲律宾危险啊”
2025-03-13 18:53 观察者头条 -
1.4万亿美元商品被特朗普征税,“噩梦啊!”
2025-03-13 18:4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美国特使已抵达莫斯科,预计最快今日与俄方接触
2025-03-13 18:20 乌克兰之殇 -
“大尺寸液晶电视价格持续下跌,日本年轻人青睐中国产品”
2025-03-13 17:49 日本 -
俄驻英大使:只有达成全面协议,才会考虑停止军事行动
2025-03-13 16:55 乌克兰之殇 -
“美国,快来我们这部署核弹头”
2025-03-13 16:08 -
中俄伊明日北京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5-03-13 15:50
相关推荐 -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