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还有2万多3·11灾民在“避难”,灾后重建“一地鸡毛”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3月11日报道,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的14年后,至今有仍然有超过24000人在“避难状态”之中。尽管这些居民并非依然“挤在体育馆等避难设施中生活”,但对他们来说,生活真正恢复正常的日子仍然遥遥无期。
日本福岛县政府和复兴厅的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2月1日,仍然有24644人因受地震和福岛核事故影响,处于“避难状态”之中。此项数据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633人,为2012年5月避难人数的14.9%左右。
不过这24644人并不是依然生活在体院场馆等避难设施当中。根据福岛县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相关民众目前大多数已经投靠亲戚朋友生活,其余部分住在日本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公营住房、公务员宿舍等场所。在所有处于“避难状态”的民众当中,大多数人都已经离开福岛当地,目前在日本其它地区生活。
日本为灾民修建的临时住房 FNN
日本“东日本大震灾支援网络”组织的报告等信息显示,目前之所以还有超过2万名民众被认定处于“避难状态”,主要是因为这些民众还没有回到福岛当地生活,且其中部分民众还在接受如住房补助等政府救济。不过,考虑到目前尤其是福岛核电站周边,还有大量地区因沾染有辐射污染等问题属于“归还困难区域”,即便这些在外避难的民众想要回到家乡,这样的愿望恐怕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实现。
此外据《东京新闻》报道,尽管日本政府在进行净化处理后放开了部分地区的居住许可,但出于各种各样的担忧,也有很多民众依然选择在外地生活。由于实际选择回到震前居住地的居民数量寥寥,日本政府甚至还在考虑未来“除非居民决定返回,否则不再进行净化工作”。这一政策也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批评。
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福岛周边“归还困难区域”和当时刚解禁区域的示意图 东京新闻
不仅如此,大量福岛的避难民众需要被安置到外地,因日本政府处置不当,甚至出现过“给人口1500人的村子安排接纳10000名避难群众”的案例,避难民众和当地居民间的紧张关系曾一度成为日本全国性的社会问题。
日本政府也的确试图通过行政手段修复“3·11大地震”和福岛核问题给受灾地区带来的破坏。除设立专门负责相关问题的“复兴厅”、征收“灾害复兴特别税”以获取经费等手段外,日本政府也安排了为数不少的基建、生活设施、居民区等重建项目。但据《读卖新闻》等媒体报道,在当地人口流失严重的背景下,受灾地区重建的学校等设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使用,当地也无力维护重建的基础设施。
《读卖新闻》3月5日报道,受灾最严重的岩手、福岛、宫城三县的基建维持费按最新统计至少每年要花565亿日元,比震前增长了1.7倍。由于学生不足,当地重建的学校也经常出现被合并废弃的情况,其中不乏耗资超10亿日元(约4900万人民币)重建的学校。
日本“311大地震”后新修建的居民区,其中大部分房屋处于空置中 读卖新闻
受灾地区的居民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尽管日本政府投入了大价钱重建,但实际的入住率却非常低。
《读卖新闻》对灾后重建的328个居民区进行了调查,统计到实际重建的住宅为7686户,总花费2825亿日元(约139亿人民币),平均每户造价3675万日元(约180万人民币),其中因地形原因施工难度高的宫城地区,甚至出现过造价超过6亿日元(约2950万人民币)的极端案例。相关费用最终都由日本中央政府承担。
更糟糕的是,由于相关居民区建造周期平均超过32个月,许多预计入住的居民都因工期实在太久而中途放弃了。有重建的居民区原计划入住23户,但5年的工期结束后实际入住的仅为2户。即便重建的住宅很快也开放给非灾民的普通人购买,最后实际入住的也仅有7户,对促进人口回流的效果仅称得上是聊胜于无。
不过对当今的日本来说,支持“3·11大地震”灾区重建依然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在2024年10月24日,刚就职不久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政府的“复兴推进会议”上表示:“没有福岛的复兴,就没有东北的复兴。没有东北的复兴,就没有日本的复兴。因此,请各位继续竭尽全力,为灾民的生活和产业的复兴而努力。”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张译心 
-
乌克兰将在与美国会晤时提出停火方案,外交部表态
2025-03-11 16:08 乌克兰之殇 -
中方将参加中日韩峰会?外交部:就有关事宜保持积极沟通
2025-03-11 16:08 -
美国“断供”,澳大利亚反华智库急了,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1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中美领导人下月在中国会晤?外交部回应
2025-03-11 15:50 中美关系 -
外交部:如果美方执意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必将坚决反制
2025-03-11 15:47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果然,美乌“各占鳌头”
2025-03-11 15:37 -
韩国造船业“都想要”:可美国要是卡中国厚钢咋办…
2025-03-11 15:32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谢锋:“外资撤离中国论”宣告破产
2025-03-11 15:03 -
“被中国吓到,特朗普憋了一招”
2025-03-11 15:03 中美关系 -
特朗普“护犊子”,欧盟决定对苹果、Meta“浅罚一下”
2025-03-11 14:38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这一项,日本要输给中国了
2025-03-11 14:27 -
美乌谈判前夕,莫斯科再遭乌无人机袭击:1死5伤
2025-03-11 13:34 乌克兰之殇 -
突发,杜特尔特被拘
2025-03-11 12:34 -
“夹在中美两头大象中间”,加拿大农民“喊疼”
2025-03-11 11:58 观察者头条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发近万亿元,马斯克:好难啊
2025-03-11 11:54 -
急赴美“求放过”,日本谈了个寂寞…
2025-03-11 11:49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
鲁比奥直说了:乌克兰必须割让领土
2025-03-11 11:42 乌克兰之殇 -
美方今日将举行听证会,炒作中国“成熟”芯片
2025-03-11 11:30 中美关系 -
马斯克:这事儿,乌克兰干的
2025-03-11 11:20 -
“对喽,每个科技领域都输给中国,就照着特朗普来”
2025-03-11 10:30 应对特朗普冲击波
相关推荐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42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17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3“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48“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10最新闻 Hot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
“内鬼”李刚,被逮捕
-
“特朗普的‘焦土政策’,将损害苹果和英伟达”
-
为避免被拆分,谷歌拿中国说事
-
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在白宫表态
-
印度对中国出手,钢铁征12%关税
-
普京:愿与乌克兰直接谈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一客机在机场发动机起火,机上300人被迫撤离
-
特朗普借关税“忽悠”日韩投资阿拉斯加巨型能源项目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