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前CEO鼓吹AI武器化:两场冲突及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要随时做好准备
最后更新: 2024-09-23 17:57:04【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人工智能时代的战争需要新的武器”,当地时间9月21日,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刊登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署名的文章。
长期为美国国防部服务的施密特,近年来在各种场合渲染“中国威胁论”,游说美国国会和白宫加大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的投资。作为多家国防初创公司的投资人,施密特在文中呼吁美国加强对此类公司的鼓励机制,他同时鼓吹开发和采用人工智能武器。
他文章开头写道,在俄乌冲突、加沙战争以及大国竞争的背景下,世界正变得更加危险,随着各国国防预算不断上涨,国防工业正迎来发展机遇。
文章称,这场国防热潮恰逢人工智能革命,随着国防预算的增加和人工智能革命的到来,采购决策者应该青睐价格经济、能够承受消耗且更为丰富的武器系统。因此,初创企业和国防独角兽企业将迎来更多机会。而他之所以投资初创企业,是因为美国需要新的能力,以便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进行竞争。
施密特认为,美国应该从俄乌冲突中学到很多教训。首先,增加国防开支和更换运往乌克兰的武器“很重要”,因为这不仅仅能“重新充实美国的武器库存,而且可以重新装备武器库存和供应它们的国防工业。”
施密特称,更多资金应被投入研发,“这将使我们有朝一日,即便不是取代,也能够利用远程自主无人机补充F-35战斗机及其周围的设备,包括空中加油机和地面工作人员。”他呼吁加强对美国国防初创企业的激励机制,“为美国武器装备打造一个不同的未来。”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 资料图
其次,施密特称,美国需要在充斥着电子战的环境中还能够有效通信的系统。他表示,在GPS拒止和欺骗下,要瞄准100公里以外的敌军是一大挑战,因此需要“即使在传统方法失败时也能可靠运行的武器和系统”,包括量子导航(quantum navigation)和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等GPS替代方案。“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准备好战斗所需的东西,”施密特称。
第三,施密特举例称,像乌克兰战场那样,用一枚价值400万美元的爱国者导弹来拦截价值5万美元的沙赫德(Shahed)无人机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他还提到了中国,称在美国,有人担心几枚东风-21或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就能摧毁一艘美国航母、舰载设备以及6000名舰员,“(打击)成本还不到这艘造价130亿美元航母的1%”。
“为了对抗这些恐惧,我们需要更便宜、更多的替代方案,利用互联和灵活的软件。这就需要采购改革,将总成本和供应链弹性与性能和适应性等其他因素进行权衡。”文章写道。
施密特称,某些不利因素可能会阻止美国国防预算的上升,而现有国防开支中,人事成本的大幅增长也有可能挤占现代化和新武器开发的机会。
尽管如此,他表示,美国有可能继续增加国防开支。施密特提及,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共和党联邦参议员罗杰·威克(Roger Wicker)此前提出,要大幅增加美国国防开支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
此外,有一些迹象表明美国正在认真对待创新,根据美国《国防授权法案》,去年美国国防创新部(Defense Innovation Unit)的预算增加了5倍,达到近10亿美元。“这只是一个开始。”施密特说。
文章还称,美国的行动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反响,近年来,国防开支目标达到或超过GDP的2%的北约国家已从2020年的9个增长到今年的23个。新的倡议也在不断涌现,例如北大西洋国防创新加速器项目(DIANA)和为西方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资金的北约创新基金(NIF)。
文章的最后,施密特又推销起人工智能武器。他称,美国“必须从战略角度思考我们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方式”,“我们可能有很多艾布拉姆斯坦克,但并非每个问题都是钉子(指突破局限性思维)。这就是创新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能浪费这个机会,仅仅购买我们在过去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人工智能时代要求我们发明、改造和采用使用人工智能的武器。”
施密特在2001年至2011年间担任谷歌公司CEO,但除了华尔街科技大佬这一身份,多年来,他的利益网络遍布白宫、五角大楼乃至美国中央情报局,是华盛顿内部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华盛顿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威廉·哈东(William Hartung)在一篇文章中形容施密特是“致力于打造高科技战争机器的核心人物”。哈东指出,尽管施密特已经意识到了人工智能潜在的危险,但他依然是推动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的重要人物。
美国科技媒体“Protocol”2022年10月直指施密特通过政商“旋转门”的身份以权谋私,在担任美国国防部创新顾问委员会和人工智能国安委员会主席期间,为其投资的多家公司谋取了高额合同。
另据美国技术透明项目“问责运动”(Campaign for Accountability)揭露,施密特“向6家以上的国防初创公司投资了数百万美元”,并可能利用其影响力将公共资金引导到他投资的初创公司。
近年来,施密特多次在公开发言中强调人工智能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鼓吹中美“科技新冷战”。其通过鼓吹“冷战”大肆敛财的举动,也引发美国科技界人士的警惕。
微软前任首席技术官(CTO)梅尔沃德(Nathan Myhrvold)表示,他赞同白宫和国会在科技领域加大投资,“但问题是,当你通过好战、恐惧和冲突的论调恐吓大众来获得支持时,你就会遇到一个真正的问题——可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 王恺雯 
-
泽连斯基批万斯“太极端”:牺牲乌克兰来结束战争不可接受
2024-09-23 17:31 乌克兰之殇 -
全球最大商用车展,“中企瞩目”
2024-09-23 17:23 -
中日外长纽约会谈将谈及哪些议题?外交部:双方正保持沟通
2024-09-23 17:16 中日关系 -
“他当选总统,给印度带来巨大挑战”
2024-09-23 17:15 -
我使馆特别提醒:在黎以的中国公民尽快回国和离境
2024-09-23 17:06 巴以恩仇录 -
斯里兰卡新总统当选后中斯将讨论债务重组问题?外交部回应
2024-09-23 16:53 -
外交部回应:这瞎话,连美媒都不信
2024-09-23 16:30 中美关系 -
习近平致电祝贺迪萨纳亚克就任斯里兰卡总统
2024-09-23 14:13 中国外交 -
“中国正在引领这一趋势”
2024-09-23 14:08 全球变暖 -
原住民儿童遗骸震惊世界三年后,加拿大“什么都没发生”
2024-09-23 14:00 -
谢锋: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谁的“恩赐”
2024-09-23 13:47 中美关系 -
“中国在考验我们”,原来是忘了闭麦…
2024-09-23 13:26 -
美媒称8万乌军阵亡、20万俄军阵亡,他先急了
2024-09-23 12:13 乌克兰之殇 -
以色列称将继续打击,真主党称进入“开放式的清算之战”
2024-09-23 11:15 -
拜登又糊涂了:下一个谁啊?谁啊?
2024-09-23 10:53 -
失联多日的他已死?以色列官员否认
2024-09-23 10:53 巴以恩仇录 -
台积电三星想在此建厂,美国“操心”:运给中国?
2024-09-23 10:19 中美关系 -
8月销量“腰斩”,宝马重返“价格战”
2024-09-23 10:00 -
日本能登地震灾区遭创纪录暴雨,已致6死10失踪
2024-09-23 09:30 日本 -
北大学生,全球总冠军!
2024-09-23 09:1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评论 86“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评论 164“这一领域中国正不战而胜,菲律宾也无法说不” 评论 104特朗普蔫了:俄乌和平协议“也许达不成” 评论 14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杀得兴起”,欧洲想“刀下抢人”
-
特朗普:我老婆觉得可爱
-
多地多层级启动“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集中在这5个方面
-
“特朗普此举,是怕好莱坞没凉透啊”
-
江苏、湖北等多地公告:发射火箭弹
-
特朗普政府:移民自愿遣返,奖1000美元
-
“非洲民间兴起人民币支付网络,减少美元依赖”
-
就中俄关系,普京最新表态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
“经济好的归我,坏的全怪拜登”
-
罗马尼亚大选重选:85后“极右翼”领先,反对援乌
-
文旅局局长回应“游客住家里”
-
大米、铁锅、足球……中国使馆为南苏丹2.2万流离失所者提供援助
-
针对贸易保护主义,中日韩东盟一致发声
-
护士论文现男性确诊子宫肌瘤?通报来了
-
野外烧烤遇卡式炉爆炸!7人受伤画面上热搜,回应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