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合作的罕见迹象”,两国AI领域专家被曝去年曾两度在日内瓦举行会谈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兴起,这一方面正成为当今世界最前沿的尖端科技,另一方面也逐渐显现出其对人类社会具有的潜在威胁。
据英国《金融时报》当地时间1月11日援引多名知情人士透露,因担忧这种强大的技术可能会传播错误信息和威胁社会,中美双方曾于去年7月和10月两度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美国AI相关企业OpenAI、Anthropic和Cohere同中国AI专家进行了“秘密外交”。来自北美地区的AI组织科学家和政策专家,以及清华大学和其他中国政府所支持的机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报道形容,在全球两个大国在AI和量子计算等尖端科技领域抢夺主导权之际,这些此前未被报道的会谈是“中美合作的罕见迹象”。报道提到,尽管美国政府一再对华无理打压限制,比如禁止英伟达等公司对华出口开发复杂AI软件所必需的高性能芯片,但考虑到AI对人类的潜在生存风险,AI安全议题已成为两国技术开发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2023年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参观者体验智能抓取机器人。图自IC Photo
据报道,与会者表示,这些会谈使得中美双方能够讨论AI这种新兴技术所带来的风险,并鼓励对AI安全研究进行投资。他们补充说,最终目标是找到一条科学的路径,安全地开发更复杂的AI技术。
一位出席会谈的人士表示:“如果这些参与者没有达成一致,我们就无法围绕AI的安全和一致性制定国际标准。如果他们同意,就更容易把其他人也拉到一起。”
在会谈中,中美双方的AI专家讨论了参与技术合作的领域,以及更具体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为去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就人工智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潜在威胁所召开的首次会议,以及去年11月在英国举行的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的讨论,都提供了参考。
与会的谈判代表称,会议的成功举行引领了未来讨论的计划,这些讨论将侧重于科学和技术性的建议——如何使AI系统与每个社会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价值观保持一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与会谈判代表称,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是在美国白宫,以及中国和英国政府官员知情的情况下安排的。对此,白宫方面拒绝置评。同时,OpenAI证实其全球事务团队的一名成员参加了日内瓦会谈;Anthropic和Cohere拒绝就其参与会谈发表置评;清华大学方面也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字节跳动、腾讯和百度等中国AI相关企业没有参加会谈;虽然谷歌旗下前沿的AI企业DeepMind被告知了会议讨论的细节内容,但也没有参加。
随着ChatGPT的爆火,其背后语言模型——GPT也受到市场广泛关注。2023年3月15日凌晨,OpenAI正式推出GPT-4。图自IC Photo
《金融时报》补充介绍称,这些会谈是由谢赫集团召集的,这是一个于2015年创办、总部设在塞浦路斯的私人调解组织,旨在促进冲突地区(尤其是中东地区)关键行动者之间的战略对话。
“我们看到了将中国和美国在AI领域的主要参与者聚集在一起的机会。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强调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部署AI模型所带来的脆弱性、风险和机遇。”该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萨尔曼·谢赫(Salman Shaikh)表示。“在我们看来,认识到这一事实可以成为协作进行科学工作的基石,最终形成围绕AI模型安全性的全球标准。”他说道。
《金融时报》指出,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主要大国之间进行合作,以应对AI的崛起。
去年11月,围绕着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该公司曾上演一出“宫斗戏”。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报道称,此前有几名研究人员曾致信董事会,警告称一项强大的人工智能成果(名为“Q*”)可能会威胁到人类。消息人士称,这封此前未被报道的信函和其中提到的人工智能算法,是董事会解雇阿尔特曼的“关键导火索”,这封信让董事会产生了担忧,并对阿尔特曼产生了诸多不满,并最终解雇了他。
同样是在去年11月,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布莱切利公园举行,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和欧盟在内的超25个国家代表以及马斯克、OpenAI创始人兼CEO阿尔特曼等科技巨头与会。11月1日,与会国签署“布莱切利宣言”,同意通过国际合作,建立人工智能AI监管方法。
2023年11月2日,英国布莱奇利公园,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峰会举行,阿尔特曼出席。图自澎湃影像
去年7月,谷歌、亚马逊、脸书母公司Meta、微软以及其他三家AI企业已经同拜登政府签署了这一事关AI领域的自愿承诺协议。《华盛顿邮报》称,从ChatGPT母公司OpenAI到Photoshop开发商Adobe,美国最具影响力的15家企业目前已经作出承诺,包括开发识别AI生成图像的技术,并誓言与政府和学术界分享有关安全的数据。
去年9月,白宫发布消息宣布,英伟达、IBM和Adobe等八家企业已经签署了拜登政府关于AI的自愿承诺协议,以帮助推进白宫所称的“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AI发展”。承诺协议内容中,要求这些企业对AI生成内容采取添加水印等步骤。
而在中国,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称,尽管AI在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方面具有战略意义,但其快速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可能存在的风险涉及知识产权、隐私和欺诈等。为此,中国已经在遏制风险方面迅速行动。
去年8月15日,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也是全球第一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管理办法。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指出,中方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人工智能治理,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中方欢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技术企业、科研院校、民间机构等各主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协力共同促进人工智能治理。”汪文斌说。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法国军舰在红海为法国船只提供护航,不从属于美国”
2024-01-12 09:39 巴以恩仇录 -
他担任法国总理后,“前伴侣”做了外长
2024-01-12 08:49 法国见闻 -
日防卫省高官率队“拜鬼”,陆自辩称:“私人行为”
2024-01-12 08:46 日本 -
美英对也门胡塞武装目标发动袭击
2024-01-12 08:39 也门局势 -
梅德韦杰夫:试图摧毁俄境内发射装置,将成为使用核武器的理由
2024-01-12 08:06 俄罗斯之声 -
王小洪同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视频通话
2024-01-12 07:16 中美关系 -
一美国公民在俄罗斯被拘留,美国务院:已收到俄方通知
2024-01-12 06:54 俄罗斯之声 -
王毅:加方不要向“台独”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2024-01-12 06:52 中国外交 -
“全球可再生能源增长25年来最快,中国是主要驱动力”
2024-01-11 23:03 能源战略 -
“美国人还以为一吹口哨我们就会跳,那个时代已结束”
2024-01-11 22:43 俄罗斯之声 -
“为报复美国偷窃石油”,伊朗宣布在阿曼海域扣押一艘油轮
2024-01-11 22:11 -
“他俩不和,美方有点慌”
2024-01-11 21:21 乌克兰之殇 -
台湾地区选举结束后,白宫将派非正式代表团去访问?外交部回应
2024-01-11 20:43 两岸关系 -
中方吁胡塞武装立即停止袭扰民船
2024-01-11 20:25 -
胡塞“最大规模”袭击后,美国考虑“报复”
2024-01-11 18:58 也门局势 -
海牙开庭前,内塔尼亚胡口风变了...
2024-01-11 18:52 巴以恩仇录 -
对欧盟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是出于什么考虑?商务部回应
2024-01-11 18:24 -
“阿根廷已主动向中方澄清是不实炒作,将继续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
2024-01-11 16:38 台湾 -
中美商务部长通话,王文涛表达严重关切
2024-01-11 16:37 中美关系 -
外媒称中国过去一年与17个国家和地区提升关系,中方回应
2024-01-11 16:31 中国外交
相关推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03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40“这事传到特朗普那儿,龙颜大怒” 评论 50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评论 142最新闻 Hot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