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苹果游说,印度一邦修改劳动法允许12小时倒班、女性夜班
-
刘程辉风物长宜放眼量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一边是苹果和富士康落地设厂的诱惑,另一边是劳动法为保护工人设定的上班时限,怎么选?印度一邦给出了答案。
英国《金融时报》3月1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印度南部省份卡纳塔克邦本月初通过了一项劳动法修正案,大幅放宽了企业员工的加班限制,将三个月内允许加班的时间从之前的75小时提升到145小时。除允许企业实行12小时轮班制外,法案还罕见批准了女性员工上夜班——这在印度大部分地区都是被禁止的。而在这项修正案的背后,闪烁着苹果公司及其最大代工厂富士康游说的身影。
《金融时报》:苹果和富士康赢得劳动法修订,推进在印生产计划
具体而言,修改后的劳动法允许工厂实行12小时轮班制,意味着将员工在车间的工作时间限制从此前的9小时提高到12小时,企业可让员工连续工作6小时而不安排休息时间;新法还将3个月内累计允许加班的时间,从之前的75小时提升近一倍至145小时。
同时,修改后的劳动法罕见地允许女性上夜班,这在印度大部分地区都被禁止。在争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工厂可安排女工在晚上7点至次日上午6点之间工作,但工厂必须采取防止性骚扰、安排夜间交通、在洗手间安装监控等安全措施。
卡纳塔克邦是印度科技产业中心,其首府班加罗尔有着“印度硅谷”之称。印度政府此前透露,苹果将在卡纳塔克邦设立新的生产工厂,不过这一消息没有得到富士康证实。
《金融时报》认为,此轮法案的修订具有里程碑意义,它让该邦成为印度工作制度最灵活的地区之一。由于新冠疫情动摇了全球供应链,卡纳塔克邦修改法律正是为了寻求成为替代中国的制造业基地。
印度车间内的女性工人(《海峡时报》图)
三位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和富士康曾在本月早些时候成功游说卡纳塔克邦政府修订了法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印度政府官员表示,在印度行业游说团体以及包括富士康和苹果在内的外国公司“大量投入”后,卡纳塔克邦修改了劳动法。
这名官员还宣称,“印度将成为下一个大型制造业中心”,特别是在与其他国家比较时,必须大幅提高效率,增加工作产出。
“这是我们和客户(苹果)一直在追求的,”一位与富士康关系密切的人士说,“这项调整对当地打造大规模高效制造业至关重要。”他补充道,印度即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富士康不能再忽视这个“充满希望的市场”。
但这名消息人士也坦承,在投资环境方面,印度仍和中国存在巨大差距。“能够24小时两班倒进行生产,将是我们迈向目标的一大步。”
富士康和苹果均拒绝置评。
另据《海峡时报》报道,卡纳塔克邦信息技术部长阿什瓦特·纳拉扬(Ashwath Narayan)表示,印度正在与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和日本竞争,以吸引投资并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只有制定了灵活的劳动法,才能吸引投资。”
然而,仍有印度工会代表担心,卡纳塔克邦的新法律开创了一个“不健康的先例”,公司将通过压榨员工劳动力而非招聘更多人来削减成本,从而对员工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021年12月,印度一家富士康工厂内,由食物中毒引发的大规模骚乱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苹果的印度代工厂曾不止一次惹上麻烦。
2020年12月,苹果最大供应商之一的纬创资通旗下一家印度工厂因为欠薪等问题,爆发了抗议,工人们砸烂了设备和车辆,造成的损失估计达6000万美元;2021年末,由于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印度金奈一家富士康工厂超过1000名工人爆发抗议,迫使工厂关门整改。就在今年2月27日,苹果数据线供应商台湾正崴集团 (Foxlink)在印度的工厂发生火灾,导致部分建筑倒塌,约一半机器被损毁,损失超过1200万美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刘程辉 
-
曾帮中国训练战机飞行员?美澳被指从中国“诱捕”前美军飞行员
2023-03-21 11:21 -
岸田改变行程,突访乌克兰
2023-03-21 11:19 -
印度抓捕分离主义团体领导人后,驻外领馆遭袭
2023-03-21 10:15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2023-03-21 09:56 中俄关系 -
俄罗斯禁用SWIFT?
2023-03-21 09:30 俄罗斯之声 -
俄总统办公厅员工被要求停用苹果手机
2023-03-21 08:36 -
斯里兰卡获IMF29亿美元援助,此前中国已为其债务“开绿灯”
2023-03-21 08:09 -
仅差9票!法国政府闯关成功,退休制度改革法案正式生效
2023-03-21 06:56 法国见闻 -
驻南非大使馆紧急提醒
2023-03-21 06:56 非洲之窗 -
“这让韩国人很受伤”
2023-03-20 23:38 三八线之南 -
是否谈到撤销福岛水产品进口限制?韩总统室:无法公开
2023-03-20 22:14 三八线之南 -
撇下印澳,“加拿大想拉美日韩来对抗中俄”
2023-03-20 21:52 日本 -
“黄背心”在法国卷土重来?
2023-03-20 21:13 法国见闻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在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2023-03-20 18:32 中俄关系 -
习近平乘专机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2023-03-20 18:02 中俄关系 -
习近平即将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2023-03-20 17:50 中俄关系 -
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将赴菲律宾举行双边磋商
2023-03-20 17:35 南海局势 -
新西兰外长马胡塔将访华,外交部介绍情况
2023-03-20 16:28 中国外交 -
-
乌战场发现“中国弹药”?中方回应
2023-03-20 16:16 乌克兰之殇
相关推荐 -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评论 387“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评论 131“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评论 464350余位专家高管联名:AI堪比疫情和核战,或灭绝人类 评论 658又来碰瓷?美军炒作“解放军战机南海拦截” 评论 399最新闻 Hot
-
美国众议院通过债务上限协议,票数倒挂被批“笑话”
-
“是时候弃用美元了”
-
卢拉向11国喊话:团结起来!创立南美货币与美元抗衡
-
美国施压、瑞典催促,“土耳其外长直接不来了”
-
昔日副手正式变对手?
-
有录音!特朗普“知法犯法”?
-
“越来越多美元之外的运作…得有B计划”
-
“全职儿女”和“掏空6个钱包买房”,哪个更啃老?
-
阿联酋:不再参与美国领导的海上联合部队
-
毕节通报“记者被打”:3人被拘留,镇长被提名免职
-
“46.1%!在东盟这一市场,中国超越韩国跃居首位”
-
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下滑,什么信号?
-
“在华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我们要重返中国”
-
“还以为真打起来了!”警报乌龙引民愤后,首尔市与中央政府各执一词
-
“我们寻求扩大对华接触,以解决面临的难题”
-
朝鲜发射失败后,韩国开始打捞:计划回收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