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5年拍摄的顿巴斯纪录片为何遭“封杀”,法国女记者揭露原因
-
陶梦时间有限
最后更新: 2022-03-07 16:16:22(观察者网讯)“法国电视台拒绝站在我这边,没有人想传播出去,国际特赦(人权组织)在选中后又删除了我的影片......”
3月5日,那位讲出顿巴斯真相的法国女记者安妮-洛尔·博内尔(Anne-Laure Bonnel)在脸书上发布视频,解释她2015年拍摄《顿巴斯》纪录片为何在今年才得以传播开来。博内尔在视频内提到了法国国内媒体以及西方人权组织对影片的审查, 以及影片“在网上不断被删除”的情况,并愤怒地称,“我知道地缘政治很重要,但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啊。”
根据脸书帖文,博内尔5日发布的视频其实拍摄于3月3日。当时她正在顿巴斯地区,身后是一幅战争场景,背景音中清晰可听到炮火的声响。“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受难者,炮火连天,”博内尔写道。
除了介绍战争情况,博内尔也在视频中提到自己的作品早年无人问津一事。2015年,博内尔曾拍摄了一部关于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纪录片《顿巴斯》。
据博内尔表示,她的影片没有得到传播的一个原因是,法国国内媒体以及西方人权组织对影片的有意“过滤”:“法国电视台拒绝站在我这边,没有人想传播出去,国际特赦(人权组织)在选中后又删除了我的影片。那一个月我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后来又无人问津,没有一个人想去对外传播这部影片。”
博内尔说,除了法国电视台,她也去找了德法电视台还有法国电视六台等媒体。她寄过信,也发过邮件,来到顿巴斯之前,她一直想方设法传播这部影片。然而,“所有方法我都试过了......没有人回复我!没有人!”
除了这样“过滤”影片外,据博内尔称,影片还不断地在网上被删除。“这部影片不断地在网上被删除,我没有怪罪任何人,我知道地缘政治很重要。但我的影片不是诗情画意,这是关系到老百姓啊。”
“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只能在俄罗斯看到这部片子,因为有人在不断地删除它,”博内尔愤慨地称。
值得注意的是,博内尔在视频中还就外界批她“亲俄”作出回应。她表示,自己没有站队,所做的努力只是想让影片得到播出。“有些人说我为俄罗斯站队,我一点都不亲俄。我就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播放我的纪录片,仅此而已啊!”
此前,博内尔在法国电视台CNews3月1日的节目上称乌克兰当局轰炸顿巴斯地区平民,在法国社交媒体引发轩然大波,有人力挺博内尔,也有人批评她。据法国《南方快报》(La Dépêche du Midi)3日称,博内尔主要被批评“有偏向”,如法国《世界报》驻俄罗斯记者贝努瓦·维特金(Benoît Vitkine)就在推特发文,批她只支持“亲俄分裂分子”。
因此,在5日发布的视频中,博内尔还一度颇为气愤地冲法国媒体,尤其是“过滤”她的影片的电视台喊话,让他们找出纪录片有问题的地方,或者提出不同意见,而不是一味的“封杀”她的影片。“去问问法国电视台谁干的,我让他们去仔细分析我的影片,去看看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证据完全对的上,没有任何的剪辑,没有任何的伪造,经得起任何人的推敲。有本事你们就来!来啊!”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博内尔此前拍摄的《顿巴斯》时长54分钟,在这近一小时的时间里,这位常驻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的战地记者用平实的镜头记录了战后满目疮痍的顿巴斯。2014年4月,顿巴斯地区爆发乌政府军和民间武装间的大规模冲突。经国际社会斡旋,冲突双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确定了停火线。此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但小规模交火时有发生,至今已导致1.4万人死亡,约200万人逃离顿巴斯地区。
《顿巴斯》记录的正是战后顿巴斯民众的生活状况与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根据纪录片,人们可以看到因乌克兰政府军的炮火失去孩子的母亲。“我看到的我的女儿脸上有一个大窟窿,她再也无法呼吸了。”一位妈妈一边哭诉,一边来回摇着转椅。这是她临时改装的婴儿车,里面有她仅存的孩子。而这个孩子的手上,缠着厚厚的绷带。
在纪录片中,也有为了躲避乌军炮火,七个月都生活在地窖里的一大群老人、妇女和孩子。“看看这些孩子,他们是恐怖分子吗?”一位当地妇女把孩子推到纪录片镜头前,愤怒控诉,“为什么总统要对同一个国家的孩子区别对待?这些孩子没有罪!波罗申科说‘西边的孩子们去学校,东边的孩子们只能呆在地窖里’。”
除了战火,纪录片还展示了乌军暴行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痛苦。他们踹翻顿巴斯地区居民做饭的火炉,不允许“分离主义者”吃饭;他们追到平民避难的地窖里,当着孩子们的面威胁,“我们朝你们扔一个手雷,就能把你们全炸死。”;他们还拿枪抵着当地妇女的太阳穴,逼迫她们上床……
而就是这样一部深入顿巴斯地区,记录当地居民遭遇的影片,在当时却并未溅起声浪。直到最近,因为博内尔在CNews的一番言论引发热议,加上博内尔一度登上推特的法国流行趋势话题榜榜首,她在2015年拍摄的《顿巴斯》才开始引发关注。
例如,美国视频搜索和分享平台YouTube上,一条上传于2017年11月22日的《顿巴斯》视频,如今的播放量有近27万次。看评论时间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热门评论均是3月份发布。
在美国最大的评分网站“IMDb”上,这部纪录片在3月4日的评论只有6.6分,且无人评论。但在7日,这部纪录片的评分已达8.6分,且终于有3条评论。
有用户写道:“看看这个,你会理解那些被你假设为‘疯狂发动战争’的人做出的决定。 俄罗斯的领导人(不能写下姓名,否则你的账户会被封,这就是为了所谓的言论自由)冒着一切风险进攻(乌克兰),然而,也许是他太痛苦了,因为看到自己的民族仅仅因为说俄语就被系统性地屠杀。 所以我对乌克兰说F,那里的大多数人可能是无辜的,但政府是纳粹。”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陶梦 
-
乌克兰将禁止俄籍船只进入其领海和港口
2022-03-07 16:12 乌克兰之殇 -
俄媒:万事达卡和Visa停止在俄业务后,俄多家银行转向银联
2022-03-07 16:11 俄罗斯之声 -
伊核谈判再生变数,国际油价创2008年以来新高
2022-03-07 16:07 油价 -
美媒:西方多国通过“秘密机场”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2022-03-07 16:04 乌克兰之殇 -
王毅:美方“四不一无意”的表态始终漂浮在空中,迟迟没有落地
2022-03-07 15:55 中美关系 -
国家发改委:俄乌冲突升级冲击全球能源市场 但对中国影响可控
2022-03-07 15:53 能源战略 -
韩国执政党党首拉票途中遇袭,袭击者高呼“反对韩美军演”
2022-03-07 15:45 三八线之南 -
中国红十字会将向乌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2022-03-07 15:39 中国外交 -
防范国外网络攻击,俄政府网站将改用境内域名服务器
2022-03-07 15:33 乌克兰之殇 -
莫迪先后与泽连斯基、普京通话
2022-03-07 15:21 乌克兰之殇 -
布莱尔为入侵伊拉克辩解:如今看可能是错的,但...
2022-03-07 14:14 不列颠 -
俄武装力量宣布进入“静默状态”
2022-03-07 13:53 乌克兰之殇 -
“一言不发,就好像西方领导人今晚已经解散了”
2022-03-07 11:58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乌安全局和“亚速营”在反应堆放置炸弹,以便嫁祸俄罗斯
2022-03-07 11:50 乌克兰之殇 -
美方继续拱火:乌已为总统身亡定计划
2022-03-07 11:10 乌克兰之殇 -
俄国防部称:乌克兰正销毁美国资助生化武器项目
2022-03-07 10:54 乌克兰之殇 -
美油价格创十年来新高,布林肯:美欧正讨论禁止进口俄石油
2022-03-07 10:35 乌克兰之殇 -
德国副总理为俄气发愁:下一个冬天不好过
2022-03-07 09:55 乌克兰之殇 -
秦刚对话马斯克,还体验了最新无人驾驶车型
2022-03-07 08:20 中国外交 -
美国新增确诊5741例、死亡185例
2022-03-07 07:42 新冠肺炎抗疫战
相关推荐 -
-
涉及对华贸易,纳瓦罗对英国威胁上了 评论 23“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评论 162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评论 119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评论 134巴菲特首次批评贸易战:75亿人不喜欢你,这是大错误 评论 152最新闻 Hot
-
“气疯了!”美国年轻选民倒戈:为何牺牲我们?
-
越南工厂恐慌蔓延:客户已开始撤单,等90天有何用?
-
百日民调创80年最差,万斯:不相信、不在乎
-
塞尔维亚副总理:武契奇没放弃访俄
-
美印太司令部司令:中国在这方面超过美国,常常“夜不能寐”
-
巴菲特罕见警告美元:不会投资“在下地狱”的货币
-
48%流向美贫困区,“离了这些,我们根本活不起了”
-
“终于从中国借到了月壤,NASA却…”
-
阿尔巴尼斯成功连任,“特朗普因素成幕后推手”
-
访美期间突感身体不适,武契奇紧急回国入院治疗
-
鲁比奥“对线”德国外交部
-
局势再升级!印度发布禁令
-
“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对中国伸出开放之手”
-
美国糊弄人,日本拆台:不可接受
-
刚签完乌克兰矿产协议,美国又要对俄罗斯动手了?
-
马哈蒂尔:美帝国走向末路,拦不住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