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伦遭打脸,美国通胀创下31年最大涨幅
美联储或将被迫加息?
彭博社11月10日报道指出,上月数据表明,美国高通胀的持续时间将比此前预期的更长,这给美联储官员带来了压力,要求他们比预期更早地结束接近零的超低利率,并有可能加快上周宣布的缩债(taper)步伐。
据《纽约时报》10日消息,一些官员已经警告称,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快地撤回对经济的支持,这样可以通过抑制需求来降低价格,但也会削弱就业市场。对美联储而言,这将是一个沉重的代价,如果通胀跃升自行消退就不必做出这种牺牲。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H·鲍威尔 (Jerome H. Powell) 11月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我们认为现在还不是加息的时候”,“要实现最大就业,仍有很大的余地。”
但路透社11月10日报道指出,尽管美联储上周重申其“当前通胀飙升将是短暂的”观点,许多投资者仍然认为,通胀比预期更持久可能迫使美联储加息。
纽约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s)外汇策略部全球主管格雷格·安德森(Greg Anderson)表示,包括房价大幅上涨在内的“相当令人震惊”的通胀数据暗示,消费者物价高企“不太可能被证明是暂时的。”
尽管美联储已经在缩减购债规模,但方正资本管理公司(Quadratic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南希·戴维斯(Nancy Davis)认为,“升息可能不足以扭转通胀”,因为美联储无法控制供应链瓶颈和财政支出。他认为,“如果通胀没有消退,美联储可能需要以更大幅度缩减购债并升息,这可能损及股市和债市。”
光大证券首席分析师高瑞东团队则分析认为,此次通胀主要为供应链紧缩引起,而非需求拉动,因此加息只可能进一步抑制供给端收缩,加剧通胀压力,所以美联储更倾向于让价格在供需达到平衡的过程中自行调节到合理水平;同时,美联储依然关注就业走势,并将就业是否达到政策目标作为加息的主要前提;另外,美国财政赤字高度依赖经济增速提升,在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深度捆绑的背景下,美联储或更倾向于不加重财政还债压力,也就是延迟加息。基于以上理由,高瑞东团队认为,“保就业、稳增长”仍是现阶段美联储的主要诉求。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美国通胀- 责任编辑: 夏雨 
-
解振华回应加媒记者:看来你对中国很了解
2021-11-11 16:39 -
德国新增5万例再创新高,欧洲德语区成疫苗接种“重灾区”
2021-11-11 16:35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扔下台湾开会后,他又替台湾“撑腰”
2021-11-11 16:33 中美关系 -
首次进入台防务部门,美国会窜访团听取“解放军报告”
2021-11-11 15:56 台湾 -
葡萄牙立法禁止雇主非工作时间联系员工
2021-11-11 15:38 -
扎堆改档!这回好莱坞没信心了…
2021-11-11 15:34 -
中美气候合作“罕见、出人意料、令人鼓舞”
2021-11-11 15:23 全球变暖 -
秦刚访问美国高校:支持互学互鉴
2021-11-11 14:56 中美关系 -
拜登终于承认物价过高:扭转通货膨胀是当务之急
2021-11-11 11:37 美国经济 -
上任第二天,日外相辞去中日友好议员联盟会长
2021-11-11 11:34 日本 -
波音与埃航空难遇难者家属和解:承担全部责任,避免惩罚性赔偿
2021-11-11 11:29 波音危机 -
马斯克真的卖了11亿美元特斯拉股票:早有计划
2021-11-11 11:29 观网财经-海外 -
中国学者用功夫击退劫匪,洛杉矶总领馆发提醒
2021-11-11 11:22 -
英军花1亿英镑升级电子战能力,英媒炒作:向中俄发出可怕警告
2021-11-11 10:25 不列颠 -
“与新冠共存”仅十天,韩国危重症病例创新高
2021-11-11 10:11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美国新增确诊89409例、死亡1553例
2021-11-11 07:4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24岁中国留学生遭枪击身亡,驻芝加哥总领馆强烈谴责
2021-11-11 07:17 海外华人 -
日本研究:福岛放射性铯将回流日本
2021-11-11 07:12 福岛核泄漏 -
中日举行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团长会谈
2021-11-11 07:00 中日关系 -
中美发布强化气候行动联合宣言,将建工作组
2021-11-11 06:44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
印度指控巴与恐袭有关,称空袭是行使自卫权 评论 82直播:跟着军工组探访俄罗斯兵器博物馆 评论 126巴军:击落6架印军机,含3架新锐“阵风” 评论 1204商务部: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 评论 419“指挥混乱!他突然擅自下令,特朗普都被蒙在鼓里” 评论 75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