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澳中国留学生代购总值超6亿美元 有人年赚30万美元
关键字: 澳大利亚代购中国代购代购年赚30万美元据参考消息5月3日援引纽约时报报道,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正在将代购做成数亿美元的大生意。2016年,代购者向中国出口了超过6亿美元(约41.4亿人民币)的产品,每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约206.9万人民币)。为了拓展销路,澳大利亚当地企业纷纷向代购伸出了“橄榄枝”,但逃税、超时工作的阴影一直伴随着看似繁荣的代购业务,同时《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的降税措施也在进一步压缩代购的生存空间。
依靠熟人网络 发掘代购“第一桶金”
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张媛(音译)就是一名专业代购。她的第一批客户就是自己的亲戚,一位姨妈想要婴儿配方奶粉,一个表妹想买UGG(雪地靴)。作为一名刚来澳大利亚的留学生,帮他们买点东西寄回国,并收取一点佣金,成为了张媛赚取生活费的方式。
随着熟人的口口相传,她的代购生意也渐渐扩大。毕业之后,张媛没找到能赚更多钱的工作,于是就留在了墨尔本,开了一家代购公司。她的小公司现在雇有两名专门的购物者、两名包装工和两名客服人员,在墨尔本和她位于中国东部的老家杭州设有办事处。她通过网络得到订单,主要客户群是具有较强保健意识的富裕中国女性。靠着代购店,她所能挣的也远不止自己的生活费,现在她每年收入超过30万美元(约206.9万人民币)。
张媛在查看手机淘宝确定代购商品价位
“中国人对外国东西一直盲目崇拜,”25岁的张媛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表示。“所以,与其说购买昂贵的、但可能不安全的中国造的产品,为什么不买更便宜的高质量澳大利亚产品呢?”
中国消费者需求刺激代购繁荣
纽约时报认为,代购的繁荣是受到中国消费者对国内假冒商品和产品安全的担忧的推动。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之后,许多中国消费者一下子丧失了对于国产婴儿配方奶粉的信任,转为使用进口奶粉。但不良商家对进口奶粉进行掺假,甚至直接造假,使得中国消费者开始转投海外寻找供应。
澳大利亚作为奶制品大国,自然成为了中国消费者的首选。代购直接在澳大利亚的零售市场进行扫货,甚至造成过奶粉一罐难求的情况。
“曾有大量的婴儿配方奶粉,900克装的罐头,被人从这里的超市货架上买走,放入邮袋,通过学生寄往中国,”澳大利亚乳业公司(Dairy Australia)的高级分析师约翰·蒂洛普特(John Droppert)说。“整运货板的奶粉一下子就卖光了,因为人们在把奶粉邮寄回中国。”
为了应对中国代购扫货造成奶粉断货的情况,澳大利亚各大商店纷纷开始限购。据参考消息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超市巨头之一伍尔沃思(woolworth)有限公司曾因中文告示限购2罐,但英文告示却限购4罐,而受到种族歧视的指控。最终超市回应是标签错误,更改之后变成统一限购4罐。
引发种族歧视指控的中英文限购告示
伍尔沃思(woolworth)连锁超市
澳大利亚超市纷纷限购的同时,中国代购却能大量囤货。据参考消息援引港媒消息,曾有华人在墨尔本街边囤积了200多罐奶粉,准备销往内地。由于代购的加入,澳大利亚部分品牌奶粉能够买到3至5倍的高价。
除了奶粉,保健品,非处方药,羊毛制品,化妆品,首饰,名牌包,甚至水果都进入了中国代购的业务范畴。代购者不仅是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他们甚至可以制造需求。不少澳大利亚商品是先在代购圈里火起来,从而带动了中国消费者进行购买。代购者对于中国消费者的嗜好高度敏感,并且行动迅速,甚至在销售者还没有搞明白之前,先把某种产品全部扫空。
- 原标题:澳大利亚中国留学生把代购做成数亿美元的生意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张雅琦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评论 742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评论 154何立峰: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评论 305“中国猛龙首露利爪,实战证明自身价值” 评论 255印巴的“火”停了,但水呢? 评论 123最新闻 Hot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中方严管稀土出口,印度也“慌了”
-
“他有望在狱中赢得市长选举”
-
石破茂再强硬表态:美国,还不降
-
美方吹风会:中美都不想“脱钩”,同意税率下调115%
-
卡塔尔送大礼引争议,特朗普:免费的也骂?
-
美国小企业苦苦挣扎:利润蒸发甚至变为负数,最糟的时刻还未到来
-
特朗普施压后,泽连斯基表态:我去土耳其等普京
-
日车企利润暴跌超20%,“与中国竞争加剧”
-
中美会谈结束后,美国股指期货应声上涨
-
“特朗普夜不能寐,搞定全球问题比想象难得多”
-
靠岸中国货船数“归零”,美西港口官员惊到了
-
“出轨女下属”,英国海军一把手被免职
-
“听加州的,否则美国最大经济体地位不保”
-
流浪53年后,苏联金星探测器坠落地球
-
伊朗官员:美国不真诚,一开始就设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