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纽约时报:西方国家何以成中右翼天下?
关键字: 美国共和党控制国会两院英国保守党赢得选举美国2016年大选希拉里克林顿参选总统纽约时报中右翼时刻欧洲中右翼保守主义政党自由保守主义内塔尼亚胡利库德集团5月12日,《纽约时报》刊发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的评论文章《中右翼时刻》。布鲁克斯指出,当今世界虽然遭遇金融危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但是理应代表社会中低层阶级的左翼政治力量并没有取得胜利。相反,世界范围内,中右翼政治势力越来越受欢迎。在美国,共和党人控制国会两院;在英国,保守党再次赢得大选;在法国,右派和中右派在全国省议会选举中获得约2/3的席位;在以色列,崇尚自由保守主义的利库德集团在内塔尼亚胡的领导下获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对此,布鲁克斯认为,保守主义者的胜利并非来源于公众对其的好感,更可能是来源于对左翼政治力量的失望和怀疑。最后,布鲁克斯指出,美国选民与英国选民有时会彼此呼应,而这也为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纽约时报文章截图
以下为15日《参考消息》翻译文章:西方各国何以成中右翼天下
目前这一政治阶段让人意外的地方在于有这么一件事情竟然没有发生:世界没有向左转。考虑到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右翼在社会事务和民族问题上的不欢迎立场,你原本以为进步主义政党将会收获一个又一个胜利。
可恰恰相反,右倾政党发展得相当好。在美国,共和党人控制国会两院。在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利库德集团意外赢得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政策有关的大选。在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
这是怎么回事?
英国首相卡梅伦获得连任后与妻子在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前(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些许宏观趋势。首先是一些尖锐的进步主义经济观点似乎没法影响选民。
在过去几年,中偏左经济政策已经从“机遇进步主义”转变为“再分配进步主义”。机遇进步主义这种政策倾向会积极运用政府权力,为人们进入市场架起桥梁,比如像社区大学、基建项目和培训计划给予支持,但领导人不会过多干预市场,会在增税问题上考虑再三。
这一倾向在政治上颇为成功。克林顿和布莱尔的任期都很长。
再分配进步主义则会更加积极地通过增税来劫富济贫,反对贸易条约,并对市场进行更多干预。这种倾向在许多地方战绩不佳。英国工党二号人物埃德·鲍尔斯在一个由美国进步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的机构里担任联合主席。该机构撰写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进步主义文献——一份关于“包容性繁荣”的报告。结果,鲍尔斯在最近一次选举中甚至连他本人的议会席位也没能保住。
保守主义的胜利更可能来源于公众对左翼的怀疑态度,而非来自人们对右翼的好感。即便如此,中右翼政党在个别方面还是做得比较成功。
首先,他们旗帜鲜明地支持民族认同感。在眼下这个全球化时代,相信本国具有独特性的候选人容易得到选民的奖励。
其次,总的来说他们在财政政策上比较明智。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曾热烈讨论政府究竟应该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借债来刺激增长。与“紧缩派”(这些人质疑借债刺激法的效果)关系最密切的两个国家是德国和英国。虽然争议尚未消失,但这两个国家现在确实属于欧洲经济强国,两国领导层的状态也相当不错。
再次,这些领导人没有过分解读自己的权力。英国首相卡梅伦曾经承若要削减政府规模。按照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说法,他确实做到了。政府开支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从2010年的45.7%下降到现在的40.7%。公共部门就业岗位减少了100万。
但他的瘦身措施并没有做过头。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提高了。而政府为帮助底层居民采取了一些明智的措施。正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的那样,“10%最有钱的人肩负着最大的增税负担,领取最低工资的全职劳动者所缴纳的所得税仅为2011年的三分之一,总的来说贫富差距没有扩大——这与美国截然不同”。
英国与美国选民有时会彼此呼应。
卡梅伦的胜利暗示了哪种候选人有望在美国大选中取得佳绩。他在社会政策上倾向自由主义,在全球变暖问题上倾向环保,在经济政策上持务实保守态度。如果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不太讲意识形态。
从全球来看,选民对大型公共机构的幻想已经破灭了。他们似乎希望重新发挥地方控制力,主张属于自己的民族主义。但他们似乎同时希望公共部门能够略微瘦身,希望推进强有力的福利国家改革,希望劳动力市场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成为通向繁荣的阶梯。
不知为何,美国政界人士都在偏离这一趋势,希拉里·克林顿更偏左,共和党人则更加偏右。
- 责任编辑:陶立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44“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77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冲突升级?巴防长:印军“入侵”迫在眉睫 评论 204最新闻 Hot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
“这是逼中国放弃美债,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如果中国垮了,地球上每个国家都会垮,包括美国”
-